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8: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的现状: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预期的目标: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操作,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除法的含义选择算法。
备课前的思考:(1)本节课学习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根据除法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应该达到的。(2)在回顾与反思环节应渗透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课本P23页例3,练习五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经历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感受平均分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教学准备:
学具:6颗糖或6个圆形纸片,练习本,笔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操作活动1.
活动2.
二、探索学习
教学例3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说一说。
想一想,画一画:15÷3=5(只)
用除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所以用除法计算。
15÷3等于几还可以怎么计算?用乘法检验。
15÷3=5,中的15,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
(1)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说一说。
(2)想一想,画一画:15÷5=3(个)
(3)用除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4)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计算。
(5)15÷3等于几还可以怎么计算?用乘法检验。
(6)15÷3=5,中的15,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不同点 相同点
(1)题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等分除) (1)都是平均分问题,用除法解决。(2)计算商时,都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2)题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
三、巩固应用
请你编一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等分除)
(2)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