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通过对比阅读,深入感悟老人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抓住关键句,联系老人的事例,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了解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重难点】
1.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难点:抓住关键句,联系老人的事例,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了解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教学过程】
一、电影链接,揭题导入
1.同学们,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大家都看过吗?这部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响亮的主题,看过的同学能来说说你最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2.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在祖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
3.揭示课题《青山不老》。
二、聚焦老人,走进故事
1.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如果老人的故事也是《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请你设想一个主题,并说说这位老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2.学生发言。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农,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植树造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
教师小结:根据“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结合阅读提示,研读“奇迹”
1.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前提示中,请大家一起朗读阅读提示,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2.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补学
出示句段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自由读读,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2)课文列举了很多数字,写出了创造的奇迹很大,那么如果这样写可以吗?出示两句话比较。
第一句: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第二句:十五年啊,绿化了一条条沟,造了一条条防风林带,一亩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联系比较:三千七百亩相当于多少个我们的学校?
出示资料加深理解:阙老师查了一下,叶村小学的占地面积不到30亩,就按照30亩算,3700亩相当于123个叶村小学的总面积,相当于50000个普通教室的总面积。以每10平方米种一棵树计算,需要种植247000棵树,15年平均每天栽种45棵树。
(4)指导朗读:这一串数字让我们看到了绿化面积之大,这一串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十五年的艰苦岁月。
出示句段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你从哪儿读出了奇迹?抓住两个“全”体会。
(2)作者又是用了什么写法来描写这一片树林的?抓住比喻的写法,从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对窗外的绿色进行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山沟里的绿色的赞美。
(3)坐在院子里,满眼是绿色的,林间凉风袭来,听见悠悠的树叶吹动的声音,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份舒畅、高兴、惬意的心情读这段话。
出示句段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1)这里的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抓住“如臂如股、劲挺、勇敢地顶住了凶猛”体会拟人的写法,感受老人勇敢、坚守和奉献的精神。
3.学习任务二: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2)抓住“地理环境”和“县志记载”两方面读懂大环境的险恶。
课文已经通过“大风肆虐、‘怪物’盘踞”来描写,为什么还要引用县志记载。着重体会引用县志记载的作用,这样写更有说服力。
(3)关注老人俭朴、单调的生活和三个“典型事例”来读懂小环境的艰苦。
(4)比较大环境的险恶和小环境的艰苦。老人面对享福和吃苦,依然放弃了城里自在悠闲的晚年生活,选择了山沟里艰苦的种树日子,他为什么这样选择?
(5)就是这样的选择、坚守、奉献,十五年来,老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齐读: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四、紧扣“不老”,发现表达
1.老人创造的一个个了不起的奇迹,和险恶的大环境、艰苦的小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强烈的震撼。
这篇文章的作者梁衡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出示篇章页: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篇文章的关键句在哪里?
2. 引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用生命捍卫青山,实现自己的价值。作者告别老人的时候,不由地感叹道——
3.悟“青山不老”的含义。青山不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预设:不老的是青山,这座青山代代常绿,生机盎然;不老的是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永存。
经过刚才抓住关键句体会,说说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4.这篇文章选入课文时作了一些删减,原作是这样的: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了。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作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
老人姓高,名富。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
4.这句“青山不老”既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文章主旨更鲜明,人物形象更高大,又包含了作者对老人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这篇报道就是采用“事例+观点”的写作思路,先报道老人的事例,最后抒发自己的观点。
五、拓展阅读,完成练笔
1.自由阅读《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文字介绍部分,边读边找一找令你感动的细节。重点抓住电动旗杆的设计者林治远焊接停止球的情节,他虽然有恐高症,但是还是徒手爬上22.5米高的旗杆去焊接那受损的停止球。
2. 读完后交流交流,谈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就是读这篇文章你要表达的观点。
【板书设计】
20.青山不老
精神永存
事例+观点
克服困难
大环境:环境恶劣
创造奇迹
小环境:生活艰苦搭建学习支架 提升阅读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我说课内容的主题是:搭建学习支架,提升阅读能力。下面我将从“多元视角解教材”、“三维考量定目标”、“五大板块展流程”和“板书设计练精华”这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多元视角解教材
1.单元视角:《青山不老》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义是“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本单元一共编排的四篇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优美生动,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辛的生活方式,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风沙漫天的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类。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时要根据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展开学习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抓住关键句的阅读策略感受奇迹的伟大,再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老人与青山、精神永存和青山常绿之间的内涵关联,最后让学生发现“事例+观点”这一表达方式。
3.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感悟,进行学法的迁移,升华情感。
二、三维考量定目标
基于以上对课标、文本、学情的全方位分析,特制定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通过阅读,深入感悟老人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抓住关键句,联系老人的事例,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背景条件。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思考。
2.学生对“明确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本课意在强化学生的这一阅读能力,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自主阅读思考的目的。
三、六大板块展流程
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呢?我以“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内涵”为核心,从五大板块展开教学: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研读奇迹;四、体会感悟青山不老;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板块一 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说说你对“青山”这个词的理解。课件出示图片,像这样长满了绿色的植物的山被称之为青山。
2.你们想不想看看这座青山之前的模样,课件出示。这就是我国的晋西北地区,那里土地沙化非常严重。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那里的故事。
3.补全课题:20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从两幅图来导入新课,通过鲜明的对比,从视觉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如此巨大的变化,为学习后面的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在初读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的了解,理清文章脉络。
1.出示初读要求:
初读要求:
1.默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学,解决字词难题。
3.随机交流,初识老人。
在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抓关键词句完成老人的信息卡。根据信息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读之后并不能完全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因此我搭建支架,让学生先完成老人的信息卡,通过信息卡提取信息,因此在初读过程中就清晰地理清文章脉络。
板块三 再读课文,研究奇迹
本环节是这堂课的非常重要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1.默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2.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学习活动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表格。
(2)课件出示句子: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一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①你知道三千七百亩有多大吗?
课件出示三千七百亩相当于2467900平方米,相当于50000个普通教室的面积。每10平方米种一棵树计算,需要种植246790棵,15年平均每天种45棵。
这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绿化面积之大,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十五年的艰辛付出。作者列举数字就让我们感受到老人创造的奇迹,那如果这样写可以吗?(课件出示两句话)
②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话表达方式虽然相同,但一条条、一亩亩远没有具体的数据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强。
(3)出示语段: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他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①这一句话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奇迹呢?哦!你是说“如臂如股、劲挺、勇敢地顶住”让我们看到了老人在荒凉的大西北创造的奇迹。
②是呀!这是作者亲眼目睹的奇迹呀!所以我们的作者才会感慨: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护了这片土地。这黄土和绿树就像是老人和青山,他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出示语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①你是从哪读出了奇迹?指名说:两个“全”让我感受到了这里长满了树,而且长得很好。
②这里还运用了比喻写作手法,作者把看到的、听到了、感受到的生动地描绘出来了。我还读出了作者对绿色山沟的赞美和对老人创造的奇迹感到敬佩。
③指导朗读:坐在院子里,满眼是绿色的,林间凉风袭来,听见悠悠的树叶吹动的声音。你的心情是不是特别的喜悦、惬意、舒适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默读2、3自然段,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活动三)
①同桌合作、讨论完成表格,谈谈感受:说明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
②课文通过“大风、干旱、霜冻等来描写已经能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为什么作者还要引用县志记载来描写呢?是的,县志记载更具有说服力。
③从大环境我们已经感受到老人生活环境的恶劣,一起再来看看老人生活的小环境。学着五位老汉的离世来概括另外两件事例。作者通过三个典型的事例让我们体会到老人生活的艰辛。
4.老人生活的环境不仅险恶、艰辛,而且他生活的方式非常的俭朴、单调。(课件出示)读,感悟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我主要抓住阅读提示里的问题,借助精彩句段的朗读,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分析了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奇迹,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但老人就是这样坚持不懈、顽强地拼搏着、努力着。将奇迹在层层深入的阅读中深化,让老人的形象在细细品读中高大。
板块四 体会感悟,青山不老
1.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郁郁葱葱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这里,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他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表面上是指老农创造了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了老农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
2.老农用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创造了奇迹,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3.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畅谈理解“另一种东西”“青山不老”,实现了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朗读体会,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相融升华。
板块五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的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
2.像老人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搜集他们的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感悟是多方面的,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吸收和表达相互推进,因此这一环节我主要提升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课后阅读感受文本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炼精华
20*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老人 创造奇迹 无私奉献
小环境——艰辛不老的青山,不朽的人生
——解读《青山不老》
《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滲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初识文本,了解课文内容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当代著名作家梁衡创作的散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体会老人为了保护自然、改造自然,奋斗一生,默默守护。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決;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決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角度;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落实到散文阅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思想情感。《青山不老》作为略读课文,在课文前面导语中设置了两个阅读任务: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第一个问题:重在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理解,完成对课文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任务一:了解奇迹及其创造条件。完成任务一可以分三步走:1.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抓住课文直接介绍奇迹的关键句通过一组数据体会给人带来的震撼;2.通过阅读课文描写植树造林带来变化的语句,进步感受奇迹带给人们的美好;3.通过读第2-3自然段中创造奇迹的背景和条件,概括大环境的恶劣和小环境的艰苦。与现在的美好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感受植树造林难度之大和老人种树决心之大,丰富对奇迹的理解与认识,丰满对老人形象的认识。
任务二:理解文章主旨内涵。课文第6一7自然段是作者看到老人创造奇迹之后发表的评论,点题并点明中心意旨。完成任务可以分三步走:1.阅读课文时先要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这里的“不会老”的本义;2到文章中去寻找暗含着“不会老”含义的语句;3通过几个关键句的理解,逐渐明晰“青山是不会老的”真正含义。
深入文本,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作者梁衡称《青山不老》这篇文章被选入课文是无心插柳之作
上世纪80年代,作者还是《光明日报》的记者,驻站山西。当时山西北部为风沙肆虐之地,不仅山西,还有华北、西北一带沙漠连着沙漠,对我国北方的农业和生态构成重大威胁。在山西当记者之前,作者就在内蒙古工作六年,对风沙之害有切肤之痛。黄河每年要从上、中游带走泥沙16亿吨入海。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一直是华北、西北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头等大事。也是作者采访中特别关注的话题。
1983年夏,作者在晋北神池县采访了这位山野老农,1987年作者调离新闻采访一线,到新闻出版署工作。回首基层记者工作,整理了一本研究性小册子,书名《没有新闻的角落》,讲怎样采访写稿。其中收录了这篇老农造林的消息,并配文写作体会《无尽的敬仰》。作者敬仰老农朴实、敬业、牺牲的精神,尤其是老农手持烟袋,谈笑说棺材的镜头。像这样普通的劳动者在那个年代的晋西北太多了。
对比文本,洞悉编者意图
《青山不老》经历了从新闻稿到文学稿再到被选入课本的过程。选作课文的时候有改动,
文学稿变成课文稿时砍掉了文章的开头一段:《三国演义》上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战争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文字更激动。
文章还删减了:1.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
2.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句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老人就是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为了赞扬像老农这样默默无闻奉献的劳动英雄。这样的精神与我们本单元的主题不谋而合,我想这也是编者选录这篇文章的用意吧!
文体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选自梁衡的文学稿,与最初的新闻稿有很大的区别:新闻说事,文学说人;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新闻里也说人,但是以事带出来的人;文学里也说事,但是以人带出来的事。梁衡的这篇文学稿已甩开新闻事件重点谈论老农的人格美了,形、事、情、理、典一样不少,是一篇标准的散文。如炕头上的谈话、他拄拐杖返回小院的背影,特别是最后那一段关于生命价值的理性总结,非常感人。
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加入了对景物的描写。在记叙中加入了对青山景色的描写,“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让我们通过这一描写,感受到了老农改造山林、改造山沟取得的成绩,在叙书中合理使用景物描写,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叙述的是事情,描写的多半是景物,结合要自然。两者的结合要为主题服务。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文中“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地。”这一句子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修辞手法。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又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体现了绿树和土地的紧密联系。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基于以上的文本的解读,我梳理了这节课的大致教学流程,从梳理文章脉络,到寻找关键词,再到借助阅读提示的信息,提取关键问题,再回到文章中解决问题,结合作业本帮助提供学习帮助,让学生学会抓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感受青山是不会老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