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
1.“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2.“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3.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下列事项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天竺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九年级(1)班同学们开展“诗言志·悟情怀”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晋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敢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日月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A.岳家军纪律严明精忠报国的精神 B.戚家军誓死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
C.郑成功抗击殖民维护统一的决心 D.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抗侵略的斗志
5.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方式。与下列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6.“(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下列关于“他”的这一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B.加强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C.体现了明朝的对外友好交往 D.发生在明朝后期
7.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名和庙宇,至今还保留着“三宝城”“三宝镇”“三宝塔寺”等名称,下面与这些名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8.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下列关于这一壮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
9.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勾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10.明朝中期,倭寇之所以能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患不断 B.海防松驰 C.倭寇强大 D.没有海军
11.当代作家柏杨说过“郑和是一位航海家,他下西洋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下列与郑和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 B.郑和率领船队先后六次下“西洋”
C.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2.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抗倭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13.“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
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14.《榜葛剌进麒麟图》描绘的是15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当时的中国人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与这一场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城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郑和下西洋 D.新航路的开辟
15.“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材料中的“奇迹”是指(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六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16.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17.明朝立国之后,以恢复华夏正统为己任,一改元朝威服天下的政策,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致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A.毕昇探索用胶泥刻字,发明活字印刷术
B.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的空前壮举
C.戚继光发明“鸳鸯阵”平定了倭寇之患
D.葡萄牙人来到中国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涛。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伴学生,艺业精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
——摘编自[后晋]刘驹等《旧斯书》卷一九九上《东夷倭国》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更实?
材料二
发明 传播
造纸术 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非洲
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由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等传入欧洲
火药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 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经海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入欧洲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材料三 明朝期间,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了极盛,以15世纪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但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例如,1405到1433年间……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功绩卓著,是史无前例的。首次远航28000人,乘船62艘……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波斯湾和红海海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率领船队进行“七次远洋航行”的是谁?为什么说这“七次远洋航行”是“史无前例”的?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原创题)
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材料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
材料三:“他是东方的航海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国形象……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
——英国李约瑟
(1)材料一中的张骞为开通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奠定了基础。写出这条大动脉的名称。通过这条大动脉传入中国的宗教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古代中日两国文化的友好交流,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的“他”在中外关系往来中有何壮举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这壮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请谈一谈古代中外友好交流给你的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唐朝推行兼容并蓄、开明开放的政策,在音乐、舞蹈、金银器制造、制糖等方面都广泛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影响,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唐文化也给予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西传,促进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文化的发展,对东亚、东南亚诸国的影响尤其明显。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频繁对外交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深受唐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两个。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明初对外交往发达的相同原因。
(4)综上,以古为鉴,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材料“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与郑和下西洋有关,属于典型的朝贡贸易,没有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明朝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传播了和平和友谊,排除BCD。故选A项。
2.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目的是扬国威,不以发展本国经济为目的,船队规模大,带去的中国特产都送给了沿路居民,促进了与东南亚等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在陆上,排除A项;鉴真东渡没有舰队,不符合题干中“舰队这么强大”,排除B项;戚继光抗倭不符合题干中“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解析】
【详解】
①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交流,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②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之间的交往,符合题意;③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往,符合题意;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交流,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B
【解析】
【详解】
根据《凯歌》中的关键信息“ 杀尽倭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体现了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过程中,戚家军誓死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B项正确;岳家军对抗的金国,不是倭寇,排除A项;郑成功对抗的是荷兰,收复了台湾,排除C项;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抗的是英国的鸦片输入,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其中丝绸之路是汉朝政府跟西域各国往来的史实;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我国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史实;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前期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是明朝中期抵抗外来倭寇的史实。故与他们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中外交往,B项正确;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无关,排除AC项;只有戚继光抗倭是抵抗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可知,他是郑和。1405年一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C项正确;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欧洲,排除B项;1368年明朝建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前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解析】
【详解】
郑和原名马三宝,明成祖赐姓郑。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也促进了华侨移居东南亚国家,因此至今仍受到东南亚各国的纪念。D项正确;张骞通西域是汉朝,鉴真和玄奘都是唐朝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8.B
【解析】
【详解】
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是贡赐贸易,没有增强明朝的综合国力和良好经济效益,排除AC项;D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排除。故选B项。
9.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明朝时期实行“海禁”,导致了沿海居民生路被断,从而和倭寇勾结,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使沿海形势逐渐稳定,当时政策的转变促成了倭患问题的解决。D项正确;东南沿海的私商不是倭寇主力,排除A项;明朝时期还有官方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解析】
【详解】
明朝时期,由于海防松弛,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B项正确;ACD项都是倭寇之所以能在我国东南沿海肆虐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与郑和下“西洋”相符的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可以看出为了击退倭寇,妇女老幼齐上阵,这一史实说明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赢得人民的支持,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涉及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人民起义抗倭反明,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于西汉,兴盛于唐朝、明朝,C项符合题意;张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玄奘沿着丝绸之路西行取经,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以及许多蔬菜瓜果(葡萄等),也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因此ABD项设计恰当,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5世纪早期时中国处于明朝前期,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因此与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发生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AB项;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解析】
【详解】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世界航海史上璀璨的奇迹,故D项正确;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开辟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排除A项;唐朝时,鉴真六东渡,传播了唐朝文化和佛学,排除B项;唐朝时,玄奘西游,往天竺求取佛经,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中期,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C项正确;英国、法国、西班牙,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7.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致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指的是明朝时期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郑和下西洋,B项正确;“毕昇探索用胶泥刻字,发明活字印刷术”属于北宋科技成就,排除A项;戚继光平定了倭寇之患是明朝中期反侵略战争,不属于友好交往,排除C项;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发生在1553年,且也不属于明朝主动开展的对外友好交往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8.(1)唐朝;遣唐使。
(2)中国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阿拉伯的国家起了桥梁作用。
(3)郑和;规模盛大,航海人数众多,航海范围惊人。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可得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一中的“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伴学生,艺业精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的遣唐使。
(2)
根据材料“12世纪传入欧洲”可得出“中国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根据材料“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可得出: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阿拉伯的国家起了桥梁作用。
(3)
郑和在1405年到1433年,即15世纪,率领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所以率领船队进行“七次远洋航行”的是郑和。根据材料三中的“首次远航28000人,乘船62艘”可得出“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航海人数众多”;根据材料三中的“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波斯湾和红海海口”可得出“这七次远洋航行航海范围惊人”;所以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航海人数众多,航海范围惊人,显示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居领先地位的技术优势,因此这“七次远洋航行”是“史无前例”的。
19.(1)丝绸之路。佛教
(2)鉴真东渡日本
(3)七次下西洋。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也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4)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加强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互通有无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因素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分析】
(1)
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3)
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指的是郑和,他曾七次下西洋。问题二:依据材料三信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国形象……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也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4)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外友好交流有利于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对外开放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取长补短(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20.(1)作用:吸收有益的外国文化,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日本、朝鲜。
(2)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3)原因:政策开放。
(4)开放促进进步,封闭造成落后。
【解析】
【分析】
(1)
关于“作用”,由材料“广泛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影响,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可得出吸收有益的外国文化,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由材料“唐文化也给予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深刻的影响”,可得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文化对日本、朝鲜和越南影响深远。
(2)
关于“特点”,由材料“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可得出时间长;由材料“郑和连续7次”,可得出次数多;由材料“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可得出规模大;由材料“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可得出航程远;由材料“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得出到达国家和地区多。关于“历史意义”,可以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等角度作答。
(3)
唐朝、明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推动了我国对外友好交往。
(4)
从唐朝和明初开放政策醋精社会进步来看,开放促进进步,封闭造成落后;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被动挨打,可见封闭造成落后。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