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9 10: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导读懂消息,初步掌握方法。
难点:理解平时表现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联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1.理解课题。
⑴ 揭示课题,读题。教学“授予”、“称号”。
①“予”的书写笔顺: 予。
②请做一个“授予”的动作。
说说“授予”的意思。(给予。)
哪个字的意思是“给”?(授。)指出“予”的意思也是“给”。
③正音。称号chenghao。称号就是赋予某人、某单位、某个事物的名称(多用于光荣的。)授予赖宁的称号——(“英雄少年”)。为什么加引号?(特定称谓。)
④“授予”除了和“称号”搭配,还可以和哪些词连用?
(授予荣誉、证书、学位、奖状、职称……)
⑵ 课文是一篇新闻报道,根据课题,说说报道什么消息。划下反映报道内容的分句。(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
⑶ 读划下的句子,质疑。(什么时间授予?为什么授予?)
2.揭示自学要求。自学,同桌议论。
⑴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⑵ 思考课后习题2,划出回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检查。
⑴ 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概括各节大意。
⑵ 解释“资源”、“挺身而出”、“树立榜样”的意思。
“树立”除了和“榜样”搭配,还可以和哪些词连用?(树立:信心、形象,典型,目标……指出“树立”多和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
⑶ 词语质疑。
⑷ 课堂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投影揭示)。
① 授予称号时间: 年 前夕。
② 授予称号原因: 年 月,为了 。
③ 报道的目的:1.
2.
此练习检查学生读书仔细程度和训练概括能力。操作时分步出现,先出现并完成①、②项。
4.借助练习导读,理解课文内容。
⑴ 交流练习答案,综合板书:
时间:1989年“六一”前夕。
原因:1988年3月,保护国家财产挺身而出扑灭山火,英勇献身。
⑵ 这部分内容是从课文哪几个小节中概括的?(1、2小节。)
⑶ 指名读第3小节,读后复述这一节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平时表现和号召向他学习。)
理解:①“榜样”是什么意思?(值得学习的模范、典型。)
②赖宁为我们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请联系一个事实,用上“这个事实说明什么”这样的句式说。(展开。如赖宁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说明他好学上进;他喜欢探险,还喜欢天文地理,说明他兴趣广泛……)
③赖宁的平时表现与他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有什么内在联系?(要点:懂得平时表现是基础即可。)
⑷想一想,《中国少年报》及时报道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的决定的是什么?
思考→同桌议论→完成课堂练习第3项填空→交流板书。(要点:①表彰;②号召向他学习。)
5.读课文,上结。强调学赖宁要从平时,从身边的事做起。
6.作业。
完成作业本1、2、5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单元训练提示,领会读懂消息方法,训练说话。
教学过程
1.听写词语。
2.借助谭堂练习,综合语言口头归纳消息主要内容。
① 思考准备→指名归纳、评价点拨→同桌互相讨论。
② 我们刚才归纳的主要内容,其实在课文什么地方已经明确了?(第1节和标题。)
重读第1小节→课题,指出这是新闻报道行文的基本特点。(标题和开头一段话,概括了消息主要内容。)
3.学习“单元提示”。
⑴ 默读,把“提示”分为两层。
⑵ 读第一层。三句话,讲了哪三方面意思?
⑶ 怎么读懂消息?为什么这样读?
4.巩固、强化。
⑴ 对照学习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与过去学的记叙文有什么不同。(体会消息的文体特点:标题概括内容要点;开头一段概括消息主要内容;篇末点出发消息的目的。体会消息语方特点:说清楚事情,文字简短,内容必须真实、新鲜。)
⑵ 听老师读几则消息,说出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你是怎么理解的。(从《少年报》或其他报上挑选简短的报道。)
5.说消息。要赖宁的活动中班里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请选一件事叙说,说清楚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好事,大家的反映和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语言简法,不必过多形容。)
思考后指名发方。鼓励交流→小级讨论。
6.总结。表扬好人好事,鼓励进一步开展学赖宁活动,读懂消息方法。
7.作业。
⑴ 完成作业本3、4两题。
⑵ 选择作业。
①仿课文写法,从交流的好人好事中选一件事给少先队大队部抽稿。(此题为指导写板报稿积累材料。)
②作业本习题6(点拨,这一段话要围绕“赞扬”这个中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