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8世纪中-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力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力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和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主导作用
重要标志
阶级关系
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变革
第十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人革命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XXXXX
名词解释
工
业
革
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转变为以机械化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一场引起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英国
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国
时空坐标
深入发展
工业革命的背景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①政治: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治,国内政局稳定。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颁布了一系列的国地法案。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拉机,解放了人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②经济:圈地运动使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材料三 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③殖民: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大量廉价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材料四 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④技术: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五 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⑤人才: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材料六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⑥市场: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圈地运动的影响
圈地运动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美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自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②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③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⑤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的进程
1765英国
他国
VS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生产领域:
1733
“飞梭”
1764
珍妮纺纱机
1768
水力纺纱机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棉纺织业
①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
②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2)管理领域:
③有什么影响?
①工厂出现的原因?
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采用机器生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工厂出现
②工厂出现的标志?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3)动力领域:
①蒸汽机出现的意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机
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②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④机器工业迅速成长;
⑤它产生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1785年瓦特
改良蒸汽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4)应用到各个领域: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冶金厂
面粉厂
棉纺织业
交通运输业
1814年英史蒂芬孙蒸汽火车出现
1807年美富尔顿蒸汽轮船出现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5)完成标志:
(6)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俄国
德国
英国——欧洲——北美
美
国
德国
瑞
典
戴姆勒
1883 汽油内燃机
狄塞尔
1897 柴油内燃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877年爱迪生发明电灯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理论基础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内燃机
◎[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
飞机
◎[德]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的
汽车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4)传统工业获得发展
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①科技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受到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产生发展: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③中 心: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④影响因素: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⑤工业组织:出现垄断组织
⑥发生于重工业领域(如钢铁、汽车、化工)
(5)特点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范围
部门
技术来源
能源
时代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以英国为中心逐渐影响他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轻工业为主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部门
工场手工业积累的经验技术
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研究的运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煤炭
电力、石油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工业革命的影响
1. 生产力的大发展
①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给实现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②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③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
(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
(2)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3)出现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英国纺织工厂
流水线生产
克虏伯钢铁厂垄断大企业
出现垄断组织
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得到了确立
管理日益
科学化
规模扩大
人员、资本集中
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3.2 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
垄断组织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垄断组织的特点:
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垄断的内容包括垄断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市场。
垄断组织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经营模式上,一些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3.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1)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①工业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
②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2)中间阶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开始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巩固统治地位
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各国改革
迅速崛起
对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4 社会生活的变化
(1)城市化: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生活改善: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4 .社会生活的变化
(3)文化素养: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女性教育: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5)人口问题: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在19世纪,中产阶级成立了众多的学术团体开办讲座,建立一系列的设施和机构。例如在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不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术知识,而且也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此外,理性休闲运动还倡导人们走出室外,来到乡村漫步思考和研究自然。……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56-1882年的(报纸销售)增长率高达600%。……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5 社会问题的出现与解决
(1)问题: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消极影响)
(2)解决措施: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一 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二 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6 .世界格局的变化
(1)原因: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殖民掠夺
全球航路的开辟
西班牙、葡萄牙崛起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殖民扩张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世界市场逐步扩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武力侵略商品输出
美国、德国崛起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瓜资出
(2)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
背景
工业革命的
进程
工业革命的
影响
概念
兴起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必然性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前提、成就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工业革命的急先锋——棉纺织业
蒸汽机的发明
工业革命集大成者——交通运输业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制造业实现工业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