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22: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八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表格中史论相符合的是
选项 史实 史论
A 三国时刘备派卫温到达夷洲 第一次与台湾建立联系
B 元朝设立宣政院 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C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建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D 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 加强了海防
A.A B.B C.C D.D
2.“中国历史上的边疆观已经历了2000多年。它与王朝国家的边疆形态、边疆治理和边疆政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下列关于各朝代的边疆治理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B.唐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区政务
C.元朝设置北庭都护府负责管辖琉球和澎湖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清顺治皇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又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1727年清政府正式设立驻藏大臣。他们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
A.完成国家统一 B.巩固祖国边疆 C.加强东南海防 D.阻挡殖民扩张
4.戚继光和郑成功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
A.开发和建设台湾 B.参加反清斗争
C.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安全 D.驱除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5.康熙帝是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在位时期的政绩?( )
A.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B.对台湾用兵,实现国家统一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平定蒙古贵族葛尔丹的叛乱
6.“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材料叙述的这一事件( )
A.加强了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
B.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辉章
C.进一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东南海防
D.促使中俄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7.下表内容反映的是
时间 事件 作用
公元前6O年 设置西域都护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1281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A.促进民族交融的举措 B.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
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8.下列图片内容共同见证了( )
敦煌壁画张骞拜别 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 与文成公主像 明长城遗址 伊犁将军府旧址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B.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过程 D.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9.下表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表格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时期 元朝 清顺治、康熙帝时期 1727年 1965年
史实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册封达赖和班禅 建立西藏自治区
A.设置安西都护府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北庭都护府 D.设置伊犁将军
10.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列文物都是在清朝时颁发的,文物反映出( )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金奔巴瓶
A.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B.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清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 D.清朝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11.根据“宣政院”“台湾府”“驻藏大臣”等内容,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2.施琅认为台湾“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断不可弃。”为此康熙皇帝( )
A.派郑成功收复台湾 B.设立市舶司 C.设立台湾府 D.设立宣政院
13.明清交替之际,沙皇俄国不断向东扩张。下面关于中俄关系的不正确表述是( )
A.雅克萨和尼布楚曾是俄军侵略中国的据点
B.清军水陆并进与俄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C.《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尼布楚条约》使中俄东段边界保持长期和平
14.康乾时期,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俄边界;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这些做法体现了( )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 D.边疆管理军事为主
15.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6.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组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生机。
——摘编自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投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上”指谁?他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体现其民族政策的史实。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
(4)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哪三种方式?
(5)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17.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这些国家中,以唐朝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和平友好局面。
(1)材料一中“松赞干布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2)材料二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图中统一全国的政权是谁建立的?在这一政权统治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材料三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轼:《栾城集》
(3)材料三中“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材料四 雍正(年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年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
——刘泽华等编著《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央政府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举措。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重要结论。
18.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材料三: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皇帝经过极大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统治者为加强西藏、台湾地区的管理设置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了哪些“努力”?
(4)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可以做哪些努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台湾正式正式成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域,进一步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地区的海防,D项正确;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达到夷洲,而不是刘备,排除A项;元朝时期,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排除B项;1684年,清康熙帝设立台湾府,而非郑成功,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D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唐太宗时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立;北庭都护府是唐朝武则天时设立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3.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后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因此他们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巩固祖国边疆。B项正确;完成国家统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加强东南海防与管理台湾相关,排除C项;阻挡殖民扩张,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安全,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故戚继光和郑成功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驱除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D项正确;开发和建设台湾、参加反清斗争只符合郑成功,排除AB项;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安全只符合戚继光,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时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因此不属于康熙帝在位时期的政绩的是“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A项符合题意;对台湾用兵,实现国家统一; 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蒙古贵族葛尔丹的叛乱;都属于康熙帝在位时期的政绩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6.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指的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遭到沙俄的欺压。“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指的是乾隆皇帝是对藏传佛教的推崇,体现了清朝的民族政策以及土尔扈特部回国后受到妥善安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辉章,B项正确;加强了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的是设置伊犁将军,设置哨所,驻军等措施,排除A项;进一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东南海防的是清朝设置台湾府,排除C项;促使中俄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的是康熙帝时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巩固了我国西北边疆;1281年,元政府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巩固了我国东南边疆;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巩固了我国西南边疆;根据图表内容反映的是各个朝代如何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的,是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B项正确;材料体现并不都是民族交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反抗侵略和对外交流,排除CD项。故选B项。
8.D
【解析】
【详解】
“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体现出汉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明长城体现出汉族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伊犁将军府旧址”体现出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四幅图共同说明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D项正确;四幅图体现出的是国内民族的交融,不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项;“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符合“伊犁将军府旧址”的信息,排除B项;图示不能说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727年处于清朝统治期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B项正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是在唐朝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AC项;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皇帝是设置管理新疆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颁发金奔巴瓶,这都表明了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A项正确,排除D项;图片只与西藏有关,反映不出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文物图片与设置机构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1.D
【解析】
【详解】
根据“宣政院”、“台湾府”、“驻藏大臣”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台湾府”是清朝管辖台湾设置的机构,“驻藏大臣”是清朝管辖西藏设置的机构,因此题干信息分别反映的是元朝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以提炼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南宋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指隋唐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是指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ABC项不符题意,故排除。故选D项。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康熙皇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C项正确;郑成功没有臣服过清朝,排除A项;市舶司是宋元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解析】
【详解】
结合课本所学,17世纪40年代,沙俄趁机抢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865年-1868年两次出兵雅克萨,打败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的签订,对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项表述与中俄关系的相关史实相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可知,清朝在边疆的不同位置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可见国家治理因地制宜,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国家疆域与前代的比较,排除C项;边疆管理军事为主,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新疆、台湾等地方的管理,奠定了我国历史版图,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A项正确;魏晋南北减肥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隋唐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6.(1)人物:秦始皇(或赢政)。汉武帝政治方面: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上”:唐太宗。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示例:文成公主入藏
(3)主要信息:元朝疆域辽阔。管理机构分别是:宣政院(西藏)和澎湖巡检司(台湾)。
(4)方式:武力镇压分裂势力;册封宗教首领:设立管辖机构。
(5)共同影响: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解析】
(1)
据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故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嬴政(秦始皇);汉武帝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
根据材料二“贞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上”是指唐太宗,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
据材料三“(元朝疆城)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可知,材料三反映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4)
材料四中的图一是平定准噶尔叛乱,图二是册封达赖喇嘛,图三是设立驻藏大臣,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平定叛乱、册封宗教首领、设立机构。
(5)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是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7.(1)文成公主入藏。设立机构管辖、和亲、册封等
(2)赵匡胤,女真族,忽必烈,回族,
(3)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
(5)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材料“松赞干布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成公主进藏,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根据材料“松赞干布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机构管辖、和亲、册封等措施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2)
根据材料二“《中国历史纪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因此①的建立者是赵匡胤;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234年金被元灭亡,因此建立政权②的是女真族;图中统一全国的政权是元朝,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又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等,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发展,到元朝末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因此材料二中“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影响是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4)
根据材料“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概括可知,中央政府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举措是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
(5)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等。
18.(1)和亲、会盟。
(2)宣政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澎湖巡检司
(3)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台湾府),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平定噶尔丹叛乱)。
(4)反对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祖国共产党的领导。(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图示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体现的友好交往形式是和亲,821年正式会盟体现的友好交往形式是会盟。
(2)
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根据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边疆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在台湾地区的澎湖岛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3)
根据材料可知,“康熙皇帝经过极大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说明康熙帝的措施是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和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乱。
(4)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从唐朝的和平友好交往到元朝时期设置相应机构加强管辖,到清朝时的平定叛乱,设置机构等措施可知,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行径,维护祖国统一;在民族关系和政策上,应注意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族政策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