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4章了解电路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4章了解电路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17: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L2均能发光,且电流表能正确显示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是(  )
3.下列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电流、电压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36 V      
B.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 mA
C.家庭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 A  
D.我国一般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
4.如图甲所示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L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M才能启动,开始运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5.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图乙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 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 A
B.灯泡L1和L2并联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和“3”接线柱  
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 A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在闭合开关S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应在图甲、乙两处连入的元件是(  )
A.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池    B.甲是电池,乙是电流表
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池    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均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一只电表示数增大,另一只电表示数减小到几乎为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甲灯短路 B.乙灯短路
C.甲灯断路 D.乙灯断路
8.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L1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1与开关S均短路     B.灯L1与开关S均断路
C.灯L2与开关S均短路     D.灯L2与开关S均断路
9.如图所示,先闭合开关S,再闭合开关S1,闭合S1后(  )
A.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
B.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小
C.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
D.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
1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练习测量电流时连接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存在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B.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C.撤掉导线b,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D.撤掉导线c,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 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从而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__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为多用途演示教学电表的接线情况,此时所测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示数为________。
 
13.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________(填“L1”或“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灯两端电压为________V。
14.如图所示为电路元件A和B的I?U图像。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电源电压为________V。若将它们并联在4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三、实验与探究题(15、16题各8分,17题10分,共26分)
15.下表是探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探究材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橡胶
探究材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1)由表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________电荷。
(2)羊毛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________(填“强”或“弱”)。
(3)由表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如果能,玻璃和尼龙摩擦后,尼龙将带________电荷。
16.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两个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3)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4)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填“灯L1断路”或“灯L1短路”)。
(5)排除故障后,他测出了L1支路上的电流I1=0.8 A,然后他把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分别测量出L2支路电流I2、干路电流I,两次测得的结果都如图丙所示,则I2=________A、I=________A。小明由此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关系是________(写关系式即可)。
(6)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UAB/V UBC/V UAC/V
1.4 1.4 2.8
(3)排除故障后,小明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
①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4)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互相交流,小华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小明的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另一个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和小华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1分,共22分)
1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 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 V,求: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是多少?
(2)灯L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灯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19.认真观察图,分析并解答下面的问题(需写出简要的说明):
(1)当只闭合S2时,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安?
(2)如果只闭合S3,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则A2的示数为多少安?
(3)若只闭合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安?
答案
一、1.A 点拨:甲、丙相互排斥,则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正电,则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正确。
2.C 3.D 4.C
5.A 点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 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 A的量程,连接“-”和“3”接线柱,A1读数为1.5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1.5 A-0.6 A=0.9 A,故A错误。
6.C 方法规律:解决此题可以利用假设法。如果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池,两灯泡并联,甲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闭合开关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故C符合题意。
7.B 8.D 9.C
10.C 点拨:撤掉导线a,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没有接入电路,电流表既不是测总电流,也不是测小灯泡L1的电流,故AB错误;撤掉导线b,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即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故C正确;撤掉导线c,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串联在L1的支路中,即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故D错误。
二、11.负;吸引轻小物体;绝缘;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12.电压;0~2.5 V;1 V 13.L2;12
14.7;0.7 点拨: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均为0.3 A,由图可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3 V,UB=4 V,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U=UA+UB=3 V+4 V=7 V。若将它们并联在4 V的电源上,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两元件两端的电压均为4 V,由图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分别为IA′=0.4 A,IB′=0.3 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路中的总电流I总=IA′+IB′=0.4 A+0.3 A=0.7 A。
三、15.(1)负 (2)弱 (3)能;负
16.解:(1)不相同
(2)如图所示。 (3)断开 (4)灯L1断路
(5)0.2;1;I=I1+I2 (6)只做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17.(1)调零 (2)L2断路(或L1短路) (3)等于 
(4)选用相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5)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四、18.解:(1)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灯L1和L2两端总电压,即电源电压U=5 V。
(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电压U2=3 V。
(3)灯L1两端的电压U1=U-U2=5 V-3 V=2 V。
19.解:(1)只闭合S2时,电路为灯泡L2的简单电路,灯泡L1无电流通过,故通过L1的电流是0 A。
(2)如果只闭合S3,两灯泡串联,电流表A1、A2测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A2的示数也为0.5 A。
(3)若只闭合S1、S2,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即干路电流I=0.5 A,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由图乙知,电流表A2所选量程为0~0.6 A,由指针位置可知,通过L2的电流I2=0.26 A;由于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L1的电流I1=I-I2=0.5 A-0.26 A=0.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