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5章探究电路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15章探究电路达标检测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6 17: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导体,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
B.相同的电压加在电阻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C.用不同的导体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D.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2.如图为定值电阻甲和乙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关于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大小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正确的是(  )
A.I甲=I乙 ,U甲>U乙      
B.I甲=I乙 ,U甲<U乙
C.I甲<I乙,U甲>U乙
D.I甲<I乙 ,U甲=U乙
     
3.如图所示的电路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再闭合S2,灯L1亮,灯L2不亮;③用试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试电笔只在c点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故障可能是(  )
A.灯L2短路  B.c点左侧的零线断路  
C.灯L2所在支路断路  D.c、d两点间断路
4.a、b为两段材料、长度均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将它们按如图所示串联在电路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阻丝a的阻值较大      B.电阻丝a两端的电压较大
C.流过电阻丝a的电流较大    D.两电阻丝串联后,总阻值变大
5.如图是小虹设计的一种“身高测量仪”,其中滑片P将电阻丝分成上下两部分,阻值分别为R1、R2,身高数据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测量时,身高越高(  )
A.电压表示数越小 
B.电压表示数越大 
C.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D.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应找到原因后再闭合开关
B.家庭电路中,控制灯具的开关既可安装在火线上,也可安装在零线上
C.可以将电烤炉、电火锅等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
D.电器设备起火,可直接用水灭火
7.某家庭电路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三个插座是串联的
B.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
C.彩灯接入电路后都不亮,是由于其中的一个小彩灯短路
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确保安全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至中点的过程中(  )
A.小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    
B.小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C.小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    
D.小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 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
A.1:3     B.3:1
C.2:3     D.3:2
10.如图所示,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它在温度为80 ℃和100 ℃时的阻值分别为240 Ω和200 Ω;阻值不计的报警器在电流达到12 mA时开始报警,超过25 mA时将损坏;相关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当电路开始报警温度为100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和电路的最高报警温度分别用R0和t0表示,则(  )
A.不能求得R0的值
B.不能求得t0的值
C.将P向左移,可提高该电路开始报警时的温度
D.利用此电路,可将开始报警时的温度设定为80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R1为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A,
R2的阻值为________Ω,干路电流为________A。
12.两个电阻分别为20 Ω和30 Ω,将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它们两端电压之比是________。
13.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将用电器核心部件烧毁,很多用电器都装有“保险管”(图甲),图乙、丙是两个熔断电流为“10 A”和“20 A”的某种型号“保险管”的截面图(保险丝的材料相同),那么________图保险管的熔断电流为“10 A”,理由是它的保险丝电阻较________(填“大”或“小”)。
14.两个标有“5 Ω 1 A”和“10 Ω 0.6 A”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等效电阻为________Ω,电源电压最多为________V;若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最大是________A。
15.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R1阻值的两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3 V,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________。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不变,定值电阻R1=10 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 Ω 1 A”的字样,电压表所选的量程为0~3 V,电流表所选的量程为0~0.6 A。当闭合开关S,滑片P向右移动,则电流表示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确保电路的安全,R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7.请你设计一个电路,实现门口和床头的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卧室里的照明灯。
18.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它相当于一个开关。只有房卡插入卡槽里,房间内的电灯和插座才能工作。如图所示是房间内已经连好的部分电路图,S1是房卡开关,S2是控制电灯的开关。为使电灯和插座都正常工作,请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题6分,共12分)
19.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
(1)小华同学连接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正确,连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填“A”或“B”)端。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小灯泡的阻值为________Ω。

20.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通电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丽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 V不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则故障可能为定值电阻R________(填“断路”或“短路”)。
(3)图乙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当R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时,闭合开关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滑动从而达到控制R两端的________不变的目的;若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是5 Ω、10 Ω、15 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___Ω。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1分,共22分)
21.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0=20 Ω,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 V。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
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30 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 A。当闭合开关S、S1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3)当闭合开关S、S1时,电路的总电阻。
答案
一、1.D 2.B 3.D 4.D 5.B 6.A 7.D
8.B 点拨: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至中点的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则灯泡的亮度不变,故B正确。
9.A 点拨: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和R2串联,I串=0.2 A,R串=R1+R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I1=0.8 A,R1==,电源电压不变,R2=R串-R1=-=,==。
10.B 点拨:图中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路开始报警温度为100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250 Ω。温度为100 ℃时,R1=200 Ω,可得:R0=R总-R1=250 Ω-200 Ω=50 Ω,故A错误。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题中没有具体的图像,因而无法求解,故B正确。报警电流不变,即总电阻R=R1+R0=250 Ω不变,将P向左移,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R1的电阻要变大,而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其电阻变大时,温度应该变低,故C错误。将开始报警时的温度设定为80 ℃,由题可知,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40 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50 Ω-240 Ω=10 Ω,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以内移动滑片,只能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而不能读出其接入电路中的具体阻值,所以不能利用此电路将开始报警时的温度设定为80 ℃,故D错误。
二、11.0.6;15;1 12.1:1;2:3 13.丙;大
14.15;9;1.5 点拨:两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两电阻之和,即5 Ω+10 Ω=15 Ω;串联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6 A,故电源电压最大为U最大=I最大R总=0.6 A×15 Ω=9 V;若并联时,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5 Ω×1 A=5 V,则“10 Ω 0.6 A”的电阻中的电流为I2===0.5 A,故干路电流最大为1 A+0.5 A=1.5 A。
15.4.5;1:1 点拨: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其示数U2=3 V,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R1阻值的2倍,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R1两端的电压的2倍,即U1=U2=×3 V=1.5 V,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的电压U=U1+U2=1.5 V+3 V=4.5 V;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当滑片P在a端或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相等,即I1:I2=1:1。
16.变小;10~50 Ω 点拨:当闭合开关S时,R1、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根据电阻并联的特点可知总电阻变大,根据I=可知总电流变小,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因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且电流表所选的量程为0~0.6 A,干路电流为0.6 A时,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最大,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定值电阻R1通过的电流I1===0.3 A,此时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2=I大-I1=0.6 A-0.3 A=0.3 A,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2小===10 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干路电流最小,电路安全,则R2的取值范围是10~50 Ω。
三、17.解:如图所示。

18.解:如图所示。

四、19.解:(1)如图所示 。 (2)断开;A (3)2.2;11

20.解:(1)如图所示。 (2)断路 (3)3;左;电压;7.5

五、21.解:(1)当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零,只有R0工作,电压表示数为零,
由I=得电源电压U=I1R0=0.3 A×20 Ω=6 V。
(2)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最大,R和R0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得:=,即=,则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R=40 Ω。
22.解:(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流表示数是0.3 A,根据I=可得电源电压U=I1R1=0.3 A×30 Ω=9 V。
(2)当闭合开关S、S1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互不影响,结合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即干路电流增大了0.2 A,故通过R2的电流为0.2 A,由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R2===45 Ω。
(3)当闭合开关S、S1时,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路的总电流I总=I1+I2=0.3+0.2 A=0.5 A,电路的总电阻R总===18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