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九年级10月反馈练习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惬(qiàn)意 拾级而上 B. 姿雎(suì) 消声匿迹
C. 精髓(suǐ ) 分道扬镳 D. 雀跃(qǜè) 不置保贬
2. 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A.书:字条。 B.罾:用网捕。
C.以:同“已”已经。??? D.怪:对……感到奇怪。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盛夏时节的太湖是个收获的季节。
B.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C.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D.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安全,各方要立即停止行动。
B.近年来,随着华裔青年林书豪奇迹般地崛起美国蓝坛,华裔“虎妈式”教育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C.2012年预期房价将有所回落,但总体降幅不会很大,人们希望的一触即发的情景是不会出现的。
D.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认真的外交对话。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音乐大师贝多芬32岁时耳突然聋了。当时,他心情痛苦,绝望至极,甚至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还写过遗书。但他并没有自杀,反而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伟大创作。他的最后一部杰作《第九交响曲》是在他的听觉完全丧失以后完成的。
A. 逆境能使人发奋图强。 B. 战胜自己,就是强者
C. 人要经得起困难的考验 D. 最杰出的作品往往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的。
二、阅读分析(共49分)
(一)(12分)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7.下列句中的“之”和“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2分)( )
A.怅恨久之 B.楚人怜之
C.何陋之有 D.辍耕之垄上
8.下面关于本语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蒙恬的先辈是齐国人,在其祖父这一辈才从齐国到秦国去的。
B. 蒙恬早年并非是将军,后来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
C. 秦始皇非常推崇蒙氏一族,对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很信任。
D. 蒙恬和他的士兵曾在外东征西讨了十余年,最后才在上郡安定下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自齐事秦昭王 事: ②大破之 破:
③据阳山,逶蛇而北 北: ④信任贤之 贤: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恬者,其先齐人也。(2分)
翻译:
(2)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2分)
翻译:
(二)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3分)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1. 阅读上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诗人用一个“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怎样的特点?(1分)
(2)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__
(三)(6分)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12.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2分)
答:
13.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4.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答:
(四)有所畏惧(5分)
郭庆晨
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
②自古以来,圣人们就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生在世,就需有所敬畏。也就是说,要秉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操守,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荀子则认为:“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他们不但指明了敬畏的对象,而且把有无敬畏精神视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由此可见,有所敬畏对于人们在世上安身立命的重要程度。?
③有所畏惧能够使人严于律己、谨慎为官、堂堂做人。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杨震不受。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夜幕无知者。”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从此,“四知”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④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比如何进。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这时,有人提醒他宦官张让、段珪等人(即“十常侍”)要谋反。可何进并不以为然,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这是恃权而无恐。
⑤经验证明,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往往是失败;相反,倒是有所敬畏、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这是因为,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神灵”、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16.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五)凝望一棵开花的树(13分)
王长敏
①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
②整个春天我仰望着天空,看一棵棵沉默不语的树正吐露芳香,我常在一棵树下站定,想探访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秘密,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洋槐树的树皮,被四季的风雨雕刻成皱巴巴的脸,在这随处丛生,其貌不扬的树上,当一串串白白的、黄黄的、亮闪闪的花儿挂满枝头的时候,一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那一串串的花朵上浅下暗,像盛满香料的杯子,清清的花香在春风里一次次掠过纯净,宽广的天空,让一个没有风景的村庄香飘四方。我蓦然发现一棵棵开花的树才是村庄的灵魂,一串串,一朵朵花才是树的灵魂。一棵开花的树多么遵守季节的秩序,每一个春天的到来,就把洁白的灵魂挂在树梢上,它们之所以选择了那样的高度,是为逃避一双肮脏的手掌,或低俗或恶俗的攻击?
③和一个村庄一样卑微的洋槐树、苦楝树、椿树、石榴树、梨树,它们和乡村的房屋,农舍,田野的庄稼一样保持着永久的沉默。但它们用芳醇的花香,或苦味的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慧,很超脱的喜悦,我在整个春天被这浓郁的香气迷住了。我看见了生活里的大美和大雅。
④我在书本垒砌的阶梯上爬行,一棵棵开花树站立成我精神的守望者,我是五月出生,和石榴花同期,我自信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力量。也许被那时的贫穷,闭塞,落后,愚昧的乡村生活所苦。或被满地烂泥堆积的土路,破旧不堪的屋舍等杂乱无章的凄凉风景所伤,我逃跑般离开了村庄,一去再也没有回头,仿佛心有余悸对那个村庄再作回忆,我向往富足,自由,浪漫的城市生活。我在一本本书里寻找出路,在一门门学问中学下去,我掌握着先进实用的技术。我从一个单位调换到另一个单位,我认识许多该认识和不该认识的人,我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我认识了被物质欲望燃烧得忘却灵魂存在的男人和女人,看清了争名夺利者的丑陋灵魂,我被虚情假意的友情爱情蒙骗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多么孤独的灵魂,心头涌动着无限抑郁的烦闷。我想关掉手机,关上防盗门离开人群过一段净心的生活,在红尘滚滚里这是不可能的,许多莫名其妙的流言将会把人淹死。
⑤远离了故土,远离了那蓊蓊郁郁的开花的树,一个极度困惑,极度迷茫的时间段,我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听到了古筝,在一曲曲琴韵里寻找到了一片片苍苍的森林,梨花或洋槐花灼灼的白光正在阳光里复制我年少的梦。沉默不语的树啊,我蓦然发现万叶吟风的夏夜,一棵开花的树的语言就是古筝琴韵,我从小未曾见到的古筝,我一接触它竟无师自通地和它沟通了,像一见钟情的恋人。仿佛与树相伴的日子我就听懂这种音乐所表达的深沉的感情。在每一个酒醉的夜深人静,一曲曲古筝伴随我,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我自认为我是认真地、小心地一路走过来的,我已拥有许多知识和学问,其实我的纯洁的灵魂正不知不觉地被物欲抽走了。
⑥当我开始把目光从城市的名枷利锁里收回,投入大自然的一棵自由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我的目光有了阳光和绿色可以停留,有了自由呼吸的纯净空气,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而清澈。
17.文章第(2)段中作者说“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惊奇”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8.题目《凝望一棵会开花的树》中的“凝望”一词作何解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19.请你从散文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20.“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中的“精神”指什么?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答:
(六)(10分)
2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愿将腰下剑, 。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5)羌笛何须怨杨柳, 。
(6)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7)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也便成了路。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2.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加入NBA,曾分别与金州勇士队和休斯顿火箭队签约,但只能作为替补上场。进入纽约尼克斯队后开始受到瞩目,成为首发球员,职业生涯头五场首发共得136分,为1974年之后NBA最佳,并当选NBA东部周最佳球员。他,就是林书豪,他的表现引起了全美乃至全球华人的极大关注,一时之间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有人说,他的成功来自于坚持,有人说他的成功来自于机遇,也有人说他的成功来自于目标明确。作为中学生的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请发表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二)(60分)
23.作文
题目:你是我的一本书
要求:⑴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⑶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九年级语文10月反馈练习答案
(二)(3分)11.(1)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写出长的特点即可。)(1分)
(2)体现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情感。(2分)
(五)(13分)
17.(2分,意思对即给分)使其貌不扬的树变得美丽起来,让杂乱无章的村庄也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
18.(3分,意思对即给分)“凝望”:集中目力远望(目不转睛的看)(1分),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惊奇、喜爱、赞美和敬重之情(2分,没有“敬重”的意思扣一分)
19.(4分,意思对即给分)“像盛满香料的杯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浓郁(1分),“掠过”一词突出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情态,“一次次”则突出了香气之浓,花期之长(1分),全句表达了作者对开花的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20.(4分,意思对即给分)精神:卑微、沉默、其貌不扬,但它们用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慧、很超脱的喜悦(2分)。 影响: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而清澈。(或: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我看见了生活中的大美和大雅,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2分)
(六)21.略
三、22. (6分)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精练、流畅,得6分。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得5分。有观点,条理较清楚,语言较通顺,得4分。
23.作文切入分4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