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花城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 噢!苏珊娜》|花城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06 20: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课题 《噢!苏珊娜》 课型或模块 唱歌课
学校
执教人
性别 女 年级 4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关爱朋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即兴创作表演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然的情绪。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诙谐的情绪演唱《噢!苏珊娜》,并能运用断、连、渐强、渐弱演唱技巧,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噢!苏珊娜》是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深受大众喜爱并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它表现了对朋友真诚的情意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
全曲结构简洁,音乐素材精炼而又郎郎上口。歌曲由6个乐句组成,其中5个乐句采用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表达主题,对比乐句的旋律采用和声色彩的变化,让歌曲情绪更上一层楼。整首歌曲主题在弱起节奏、附点和切分节奏的共同带动下,流露出轻快、诙谐、风趣的音乐风格。
教学策略 讲授法、 示范法 音乐欣赏法、体验性音乐教学法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尤克里里、牛仔帽、卡片 、小乐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
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戴着牛仔帽,穿着牛仔衣,让学生找出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美国乡村音乐。并介绍美国乡村音乐。
学生回答老师穿着的特别之处地方以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充满好奇,充满期待学习歌曲。 牛仔帽、尤克里里
从老师的衣着打扮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自然的想去了解美国乡村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展开阶段 二、节奏练习:
1、节奏对比。
分别用双响筒敲打两条节奏。让学生对比那里不同,让学生找出不同之处。
2、得出新的节奏型,小附点节奏。
3、最后在把它转移到在新的节奏型中,在找学生上来打节奏。
三、学习歌曲
游戏。
教师现场唱乐谱请学生听到12乐句的摇手指,46乐句做邀请动作。
旋律接唱,补充旋律,在把简谱完整演唱。
教师弹奏歌曲
提问歌曲是什么情绪、节拍、速度?。朗读歌词。用双响筒引导学生朗读。并让学生从歌词中得出讲什么具体故事,用图片来讲解。
5、加上歌词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6、提问学生如何处理歌曲?在让学生加上处理完整演唱歌曲。
7、了解作曲家



二、用“驾”来读节奏,老师用双响筒敲打在让同学来敲打。
三、
学生回答老师问题、按照步骤学习歌曲。 双响筒
卡纸
钢琴
尤克里里

节奏环节:用形象生动的骑马情景来让学生用“驾”代入小附点节奏。使之轻松的学习并掌握了附点节奏。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学习歌曲环节:老师通过游戏、提问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使学生轻松的掌握和学习了歌曲。
拓展阶段 拿出2个牛仔帽,请2个学生上来学着弹尤克里里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出示各种小乐器让学生来进行伴奏。
其他同学创编律动为歌曲伴奏。
用歌奏的形式完整地表现歌曲
部分学生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部分学生做律动并为歌曲伴唱。 牛仔帽
各种小乐器
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即兴创作表演的能力
结束阶段
请同学说说身边友情的故事。
2教师小结
3.一起用欢快的歌声、边跳边唱着歌曲《噢!苏珊娜》离开教室。 学生分享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情感升华,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关爱朋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