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的音色。
3.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的第二乐段,感受其音乐中的欢快。
教学方法:
1.通过音色对比初步感受小提琴和口笛音色的不同。
2.通过体验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打击乐器、填词卡。
教学设计:
一、 师生问好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的老师与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穿的服装不一样。
师:是的,老师穿得的可是苗族服装,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苗
族。苗族除了有美丽的衣服,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歌。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著
名的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在听的过程中请模仿旋律哼唱歌曲的第一句。
(选择题)
师:《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曲苗族飞歌,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陈刚老师将这首
歌曲改编成了一首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我们一起来听听,你能听出这是哪
一种乐器演奏的吗?你还能听出这首乐曲由几个段落组成的吗?
生:1、乐曲为小提琴。2、乐曲分为三段。
二、新课教授
(1)聆听第一段
师:我们一起来聆听乐曲的第一段,这一段乐曲让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或几个动作来表达吗?
(2)聆听第二段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旋律,第二乐段旋律与第一乐段旋律的关系是怎样
的?再说说这一段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生:重复、对比,这一段的情绪热烈、激情的。
师:第一段音乐表现出鸟儿呼唤人们劳作的场面,那第二段乐曲所要表现的是
什么场面呢?
生:第二段乐曲想要表现的是人们勤劳的劳作场面。
师:多么欢乐的场面,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吧!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参与音乐?
(小组准备并练习)
★伴奏: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跳舞:为音乐编一个舞蹈动作。
★劳动:用道具锄头表现苗族人辛勤劳动的场面。
小组展示
(3) 第三段
师:我们听一听第三段音乐与哪一段音乐相似?
★第三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音乐最后又把我们带回那苗家山寨的秀丽
景色。
4、再次完整体验音乐
师: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苗岭的风光,体验了苗族人的快乐生活,下面让我们
看看一个小视频,看看视频中用了什么方式表达这段音乐?
生:画谱法。
师:我们再次聆听这首乐曲,试着用将整首乐曲用画谱法画出来。
三、 拓展:
让我们一起走进苗族,苗族主要聚集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
广西等地。而湖南的苗岭,集聚在湘西。苗族人能歌善舞,他们会在闲暇时聚
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高兴时还会边劳动边唱歌。苗族人民勤劳善良,聪明
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们知道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阿幼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