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8200103505003.7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1.(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2021·广西梧州·八年级期中)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 B.“文革”中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被压制 D.“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3.(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4.(2021·广西北海·八年级期中)1978年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平反冤假错案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5.(2021·广西崇左·八年级期中)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七千人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6.(2021·广西防城港·八年级期中)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党内根本不存在所谓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确凿的事实证明,硬加给刘少奇同志的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的诬陷。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是完全错误的。该决议
A.标志着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7.(2021·广西崇左·八年级期中)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9.(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一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理解正确的是
A.把人们的思想从姓“资”、姓“社”里解放出来 B.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D.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10.(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1.(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1978年12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下图所示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决定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3.(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文件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4.(2021·广西玉林·八年级期中)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5.(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6.(2021·广西防城港·八年级期中)下图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 B.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
C.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7.(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8.(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纲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文化建设为纲 D.以思想建设为纲
19.(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这个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1.(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这项工作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社论中党的这项“中心工作”是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阶级斗争 D.军事建设
22.(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得很成功……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摘编自《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 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摘编自阳奎兴《深刻理解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为了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中,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
(3)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与哪一次会议召开有关?自此,我们党引领人民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
(4)材料三中“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23.(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农村广泛宣传《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这一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
(2)材料二反映了土地改革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3)依据以上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用一段文字描述其内在关系。
24.(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1)请写出两个B时期为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2)材料二中,1978年以来,“走自己的路”是指哪条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道路选择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题干图片很明显是台阶状图形。显示了中国在一个一个台阶的上升。从辛亥革命时期被压迫被奴役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实现了独立,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我国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所以答案选C。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左”倾错误的延续,束缚着人们的思想,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D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排除A项;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与徘徊状态无关,排除B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被压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8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D项符合题意;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解析】
根据“1978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信息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故选C;这场思想运动否定了“两个凡是”方针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排除AD;平反冤假错案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
5.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C;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A;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内的民主集中制,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排除B;中共十三大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排除D。
6.B
【解析】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总结,科学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B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进行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并且作出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符合题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共十三大提出,A不符合题意;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B不符合题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思想路线,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它冲破了“两个凡是”及其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A.以阶级斗争为纲;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没说的都是文革的错误。所以答案选C。
9.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C;A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排除;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A符合题意;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中国的威望,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C
【解析】
依据题干提示信息“1978年12月”“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项正确;雅尔塔会议召开在1945年2月,排除A项;1955年召开万隆会议,排除B项;1956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D项;故选C。
12.C
【解析】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可知,这次会议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C;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A;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排除B;1978年5月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
13.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故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4.A
【解析】
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这里”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A正确;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排除C;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D。故选A。
15.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与改革开放相关,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慢慢走上富强之路,D符合题意;“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A排除;“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反映的是文革,B排除;“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C排除。故选择D。
16.B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课本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B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分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A排除;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C排除;中国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排除;故选B。
17.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排除;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排除;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D排除。故选择B。
18.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毛泽东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1976年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故B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纲,故A不合题意;以文化建设为纲、以思想建设为纲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9.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正确;1921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A排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B排除;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排除。
20.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这个讨论”指的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结果是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党诞生的意义,排除A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内容,排除C项;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属于经济领域,不属于思想领域,排除D项。故选B项。
21.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78年”“全党的中心工作”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A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C;B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选A。
22.(1)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党和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的重大失误,使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
(3)
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由“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可知,材料三中“这条道路”具体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23.(1)①场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②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政权,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巩固政权。通过土地改革使新解放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随着新生政权的巩固,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主义探索,尤其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经济上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治上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①场景: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的场景;②时间: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2)根据所学,可从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政权;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等角度分析总结。
(3)①结合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②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伟大的历史转折。
(4)可从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巩固政权;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政权;随着新生政权的巩固,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社会主义探索,由于我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出现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等分析总结。
24.(1)措施:西藏和平、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立足国情;坚持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年度尺信息B对应“1949年—1952年”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
(2)
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
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立足国情;坚持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