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8900103505003.11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练习题
1.(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其领导核心是( )
A.李克强 B.胡锦涛 C.江泽民 D.习近平
3.(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几番(???????)
A.一 B.两 C.三 D.四
4.(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描述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里的“宏伟蓝图”指的是(???????)
A.“三步走”战略 B.“中国梦”
C.十三五规划 D.“双百”奋斗目标
5.(2021·广西梧州·八年级期中)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摆脱贫穷,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不断为民造福
6.(2021·广西北海·八年级期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科技强军
7.(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8.(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近年来我们明显觉得党风有了好转。这得益于中央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反腐败斗争。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
A.从严治党的要求 B.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
C.体制改革的要求 D.加强人民民主权利的要求
9.(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0.(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会议是
A.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B.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
C.中共第十九届三中全会 D.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
11.(2021·广西防城港·八年级期中)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是
A.“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2.(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于近代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的探索
B.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
C.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国梦
13.(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2021年4月16号中央环境督导组通报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申报不严不实,把城市污水直排江中,造成江水黑臭。这体现中央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的哪一发展理念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
14.(2021·广西北海·八年级期中)近年来,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这主要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5.(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中共十八大以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①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建军100年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改革开放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6.(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了自己的就职宣言,其中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A.人民的梦
B.国家的梦
C.军队的梦
D.民族的梦
17.(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18.(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1)材料一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概括评价邓小平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共十八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哪些(任举一例)?
19.(2021·广西防城港·八年级期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时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新华网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材料一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指的是什么?它的实施对我国“三农”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中所述的“中国道路”被称为什么?最早提出走这条道路的是哪次会议?
(4)材料三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5)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20.(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走在时代前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转型】
材料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开启了一个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马丁?雅克
(1)材料所述“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源于哪一会议的召开?会议作出了哪些决策最终使“中国经济得以转型”?
【道路抉择】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2)材料中“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是?
【方向引领】
材料三: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材料三内容是邓小平在发表的什么重要讲话?这些“谈话要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一句话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指导】
材料四:中共十九大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改编自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上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1.(2021·广西梧州·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体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地城、领域都是全面的,是没有“掉队者”的小康;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统筹配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提出一系列严格管理干部、完善制度法规的全方位、高标准管党治党举措。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该布局有何深远影响?
(3)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什么努力?
22.(2021·广西北海·八年级期中)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不断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20年,已经突破10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法新社称,“2020年,中国GDP增长2.3%, 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材料三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重大会议?会议上做了什么历史性的重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怎样的历史新征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请用一 句话说说你的感悟。
(3)奋斗百年路,共筑宏伟蓝图。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年。根据材料三概括我们党到本世纪中叶奋斗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新宏伟蓝图国家应该怎么做?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做那些努力?
23.(2021·广西崇左·八年级期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015年版)
材料三???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发表这段话有何重要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在哪一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并列举一个与深圳同年建设的经济特区。
(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弘扬什么精神?其最终目标是什么?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除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还开展了哪些工作?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24.(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1)材料一中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措施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材料二: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这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两个属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
材料四: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理论。
(4)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出卓越的贡献,我们该如何综合评价这一位敬爱的老人?
材料五:“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5)依据材料五,请问“中国梦”的提出者是谁?“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25.(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民主政治建设和指导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 7亿。全国各地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推选为人民代表。
——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全会讨论关系国家前途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此次会议意味着中国从此踏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选自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提出许多新理念,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有何特点?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文献规定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哪一机构?图二中人物刘少奇同志遭受残酷迫害是发生在哪一时期?说明了当时社会存在什么重大问题?
(3)据材料三,针对“两个凡是方针”,中国思想理论界掀起哪场运动?材料三会议召开后,党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此次会议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有何重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哪个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行动指南?
26.(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给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政治遗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回答问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边的图示补充完整。
A 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依靠分别是什么?
(4)为实现中国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
(5)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排除A项;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大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故D符合题意;李克强 不是中共十八大上选举的领导核心,A排除;十七大上,选举了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局书记,故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上选举了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C排除。故选择D。
3.A
【解析】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项正确;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排除A项;十三五规划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排除C项;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双百”奋斗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解析】
根据材料“摆脱贫穷,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可知,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中国人民的需求,摆脱贫穷,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不断为人民谋福利,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从严治党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深化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解析】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项不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符合题意,故选D;ABC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符合题意,排除。
7.C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项符合题意;“四个全面”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方法,排除A项;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排除B项;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任务就转到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要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的“中国梦”完全变为现实。排除D项,故选择C。
8.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反腐败斗争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党的要求。故选项A符合题意;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反腐败斗争属于改进工作作风内容,而不是其要求,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反腐败斗争并不是要求对我国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为了从严冾党,加强党的建设,不是为了加强人民民主权利的要求,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9.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0.D
【解析】
据所学可知,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D正确;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不符题意;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B错误;中共第十九届三中全会认为,开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C不符题意。
11.D
【解析】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D符合题意;ABC项与“旨在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等不符,排除。故选择D。
12.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故B符合题意;中国梦始于近代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的探索,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国梦,故AC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B。
13.D
【解析】
根据材料“2021年4月16号中央环境督导组通报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申报不严不实,把城市污水直排江中,造成江水黑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央重视生态环保,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D符合题意;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材料未涉及,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材料未涉及,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材料未涉及,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4.D
【解析】
依据所学姿势可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年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材料内容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故选D。
15.C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6.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人大代表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7.(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解析】
(1)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著名理论;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论断。
(3)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根据上述问题中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可知,上述问题反映的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形成的相关史实。
1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中共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议;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议;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19.(1)事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变革:改革开放。
(2)“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议:中共十二大
(4)“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认识: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标志“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指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材料 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2)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了农民生产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据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所述的“中国道路”被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早提出走这条道路是中共十二大;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据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新发展理念的特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20.(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中共十二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源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作出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最终使“中国经济得以转型”。
(2)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材料中“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内容是邓小平在1992年发表的重要讲话即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在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根据材料中“中共十九大”“报告”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勇于创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担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甚至于时代的责任,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注入更多的自信、温暖与希望;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柱,我们要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敢于实现梦想的决心;
【解析】
(1)基本内涵:根据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归纳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内容: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的具体表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努力: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勇于创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担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甚至于时代的责任,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注入更多的自信、温暖与希望;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柱,我们要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敢于实现梦想的决心。
22.(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感悟: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家:必须走中国道路(或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等(言 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重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征程。
(2)据材料二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史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据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知,我们党到本世纪中叶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实现新的宏伟蓝图,国家必须走中国道路(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等。
23.(1)意义: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大会:中共十五大。
(2)原因: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
(3)精神:和平友好、开放包容;最终目标: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工作: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路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解析】
(1)意义:材料一出自1992年在南方谈话,结合所学可知,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大会: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原因: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使深圳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经济特区: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3)精神:根据“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出和平友好、开放包容;最终目标:根据“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得出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工作:根据所学,可列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事例。
(4)最伟大的梦想:根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得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路径:根据所学,可从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角度分析总结。
24.(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3)深圳;珠海(或汕头)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措施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属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中国梦”的提出者是习近平;“中国梦”指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5.(1)择优选举,涉及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极高民主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时期;说明当时我国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3)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由“阶级斗争为纲”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4)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 7亿”“全国各地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推选为人民代表。”这些内容反映了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涉及广大地区,择优选举,具有广泛群众性、极高民主性;
第二小问: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课本所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小问: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到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第三小问:通过上一问可知,没经过法律程序,就定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罪名,说明当时我国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3)第一小问: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后,思想界出现了“两个凡是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针对“两个凡是方针”,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此次会议意味着中国从此踏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可知这次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第三小问:由上一问可知“此次会议”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4)第一小问: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小问: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力量力量里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6.(1)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南方谈话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者缺一不可) 依靠:人民
(4)布局: “四个全面”
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写完整)
(5)认真学习,增强本领,坚定四个自信,面向未来,践行中国梦,为社会主义建设时刻做准备。(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党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在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1992年邓小平进行了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党召开了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一百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超过100次,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所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4)为实现中国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5)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下的青少年必须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传承老一辈的优良品格,为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因此青少年必须认真学习,增强本领,坚定四个自信,面向未来,践行中国梦,为社会主义建设时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