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2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6 16: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第四篇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唐)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王弗
敏而静
轼读书 终日不去
轼与客言于外
君立屏间听之
退必反覆其言曰
恐不能久
其与人锐
其去人必速
已而果然
了解王弗
了解王弗
苏轼的结发妻子叫王弗,四川眉州进士王方之女。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
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写作背景
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年,公元1075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现实里的境遇,对亡妻依旧的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悼亡词。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后题材扩大,现在广义的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
悼亡诗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朗诵
演唱
初读感知
你读出了词人何种感情?
伤心欲绝 痛彻心扉
初读感知
整体感知
本词题为“记梦”——写“梦”,围绕“梦”怎样概括这首词的文思?
以“梦”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梦前――梦中――梦醒
记 梦
梦前思量(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尘满面,鬓如霜。

梦中相逢—— 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
梦醒悲凉——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译:十年来生死相隔,双方茫然不相知。尽管不去想,却又实在难以忘怀。你的孤坟在千里之外的眉山,我到哪里去倾诉满心的凄凉?纵使相重逢,应该也不认识,我早已风尘满面,鬓发也白如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意疏通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译: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故乡,卧室小窗前,你正对镜梳妆。彼此相看,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有一行行泪水流满面。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意疏通
在这首悼亡词中,哪一句用情至深,最能打动你?请你也饱含深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一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相思而不相知之痛
此情无计可消除之难
无处倾诉之悲
世事沧桑之哀
梦前思量
上片:抒写对亡妻永远难忘的思念之情和爱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凉、辛酸和伤痛。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温情不再之苦
欲说还休之恸
梦中相逢
梦醒悲凉
相思无期之恨
下片:通过写人、记事、抒情写了梦中相逢之喜和醒后之悲
有学者发现,苏东坡的词作中,写到“梦”这个字的大约有一百多首,但惟独这一首是有时间的,他为什么要把这个时间特别地写出来? (公元1075年)
我们再来翻一翻苏轼的诗集,还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这首词写后差不多连续三年,他每年要在正月二十日写一首诗。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元丰三年(1080),梦的5年后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元丰四年(1081)梦的6年后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元丰六年(1083) 梦的8年后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元丰三年(1080),梦后5年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元丰四年(1081)梦后6年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元丰六年(1083) 梦后8年
诗词延申:
苏东坡词作中的“铭记日”
在差不多连续三年的时间,苏轼为什么要在同一天用同一个韵来写一首词?
乙卯正月二十日,也许苏轼在梦中和他的妻子曾经进行了一场充满悲酸与深情的灵魂的对话,以至于苏轼在那么多年后,依然希望能够在每一年的这一天可以再一次梦到她。
苏轼一生的三个女人:
王弗(结发之妻)——爱情(11、27)
“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依靠)。”
王润之(继室)——家庭(25、46)
“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王朝云(小妾)——红颜知己(23、34)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方方《喜欢苏东坡》

诗词拓展:
词情总结
请用一句诗小结梦前、梦境、梦后的情感?
记 梦
梦前思量(怀念)——
梦中相逢——
梦醒悲凉——
无计可消除
无声胜有声
绵绵无绝期
现实
梦境
现实
题虽为记梦,实际是以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虚实结合,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此情
此时
此恨
来是偶然,走是必然。
人间的某些擦肩而过,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有情有意又有天真的心,就会发现生命没有比这一刻更美的。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诚挚地珍惜,要深深地疼爱。
——林清玄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作业:
1.背诵诗词
2.请你替苏轼写一封情书!
“弗儿,十年了,我与你一生一死已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你可知道,我从来不需要刻意的去想你,因为我不曾有一刻,真正的忘记你。……”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