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9500120777002.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
1.(2021·广西梧州·八年级期中)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成果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是(???????)
A.农业、商业 B.工业、交通运输业 C.工业、农业 D.交通运输业、商业
2.(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53年
3.(2021·广西北海·八年级期中)“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改革开放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4.(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B.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培养建设人才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6.(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7.(2021·广西梧州·八年级期中)这个国家在1950~1957年之间共给了中国81亿卢布(旧卢布),用于工业建设援助,其中包括211个项目。1958年8月增加了47个项目,1959年2月又增加了78个项目。“这个国家”应是
A.美国 B.法国 C.苏联 D.英国
8.(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1·广西防城港·八年级期中)“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大规模建设的重点”。据此,我国开始实施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0.(2021·广西贺州·八年级期中)下图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据此可知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千克/人)
2.37
4
538.3
发电量(千万时/人)
2.76
10.9
2949
A.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B.印度钢产量低于中国
C.美英的经济实力相当 D.中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11.(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起点是( )
A.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 B.工业水平很高,门类齐全
C.工业水平很低,但门类齐全 D.工业水平很高,基础雄厚
12.(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等。”该材料描述的场景发生在
A.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B.“文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3.(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下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的应对方法是
国别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电产量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实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4.(2021·广西防城港·八年级期中)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5.(2021·广西桂林·八年级期中)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示意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②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③“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④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70年来,全世界没有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坚持不懈,与时俱进的编制实施计划规划。“一五计划"实施的重点是
A.发展轻工业、商业 B.发展农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发展重工业
17.(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中)如图所反映的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跨进喷气技术时代,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该成就出现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8.(2021·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下图是《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对比图》,促使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实行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
——摘自《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会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了哪一重大历史任务?材料二“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了什么?
(2)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图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以上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的特点?
参考答案:
1.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其中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引人注目,因此B项正确,ACD项排除。故选B。
2.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D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新中国成立,还没有开始工业建设,排除A项;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有制定工业发展五年计划,排除B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也还没开始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解析】
根据题干“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所以答案选B。
4.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A符合题意;B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排除;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不是在一五计划时期,C排除;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D排除。故选择A。
5.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工业。编制并实施“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也、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B正确;人民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进攻的序幕,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A排除;“培养建设人才”“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任务,CD排除;故选B。
6.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排除A;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排除C;“大跃进”运动是探索社会建设道路上的失误,与题干无关,排除D;故选B。
7.C
【解析】
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一五计划,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我国,不可能援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ABD。故选C。
8.B
【解析】
1953—1957年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我国尚未成为工业强国,排除①,④正确;地图印证了我国一五计划工业基地多布局于东北,故②正确;由材料“大型轧钢厂”等,结合所学,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③正确。故选②③④组合,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9.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A
【解析】
通过表中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可知,中国在纲、发电量都落后于印度和美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A项符合题意;从表中可知,印度钢产量高于中国,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英国,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中国重工业发展迅速不符合史实,也无法在题干中得出,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11.A
【解析】
由“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以看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过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是在工业十分落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A项正确;当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而且门类不全,基础薄弱,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C
【解析】
据题材料“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等。”可知,上述现象发生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生产出我国第一台解放牌汽车;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3.C
【解析】
根据表格“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同时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等。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C;材料中内容与三大改造、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土地改革无关,排除ABD。
14.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故A符合题意;“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故B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故C不符合题意;1978年后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B
【解析】
据“1953-1957”可知,题干描述的是一五计划的内容。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的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在题干及图片中体现不出来,④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16.D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D正确;发展轻工业、商业;发展农业;培养建设人才也是一五计划的内容,但不是实施的重点。ABC排除;故选D。
17.A
【解析】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飞机厂建成投产,我国成功仿制新型喷气式飞机,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够制造喷气式飞机国家之一,A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非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排除BCD项。故选A项。
18.C
【解析】
根据题干“《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对比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的钢、煤、电力、石油等工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从1953年开始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重点发展重工业,激发了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在加上苏联对工业项目的原值,到1957年底,主要的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大跃进运动从1958年开始的,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9.(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2)“一五”计划;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政治上:法治化,民主化;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材料二的“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会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2)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政治上: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