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三大改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清远·八年级期中)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人民公社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2.(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A.废除资本家的剥削
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D.为农业、手工业改造提供范例
3.(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中)1956年,全国96.39%的农户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该材料表明我国
A.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2021·广东韶关·八年级期中)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5.(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史实 结论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6.(2021·广东·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己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7.(2021·广东深圳·八年级期中)“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与乐松生这一行为直接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八字方针
8.(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9.(2021·广东·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八年级期中)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贫下中农组织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合作社突破重重困难,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全村农民纷纷要求入社。这表明农业生产合作社
A.成立的过程非常顺利 B.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开展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10.(2021·广东·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
A.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
B.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健全了农村的基层组织
D.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1.(2021·广东广州·八年级期中)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 三大改造
② 改革开放
③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 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2.(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公社→社会主义公有制
13.(2021·广东深圳·八年级期中)1953年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飞上天!”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 D.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14.(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15.(2021·广东韶关·八年级期中)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埋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16.(2021·广东·珠海东方外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是《我的幸福年代》。这里“幸福年代”的含义是
A.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7.(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单干户好比牛车,互助组好比汽车,农业生产合作社好比火车”。据此判断,该报道( )
A.赞扬了农村合作社的优势 B.表达了粮食丰收的喜悦
C.暴露了农村合作社的局限 D.揭示了三大改造的实质
18.(2021·广东·珠海东方外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漫画《奔向社会主义》生动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与漫画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9.(2021·广东·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21·广东·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八年级期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21.(2021·广东·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八年级期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22.(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因为
①农民缺少生产工具、资金②不能合理地利用耕地
③很难使用机械化的工具④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21·广东·河源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期中)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24.(2021·广东·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八年级期中)1925 年徽商联合创办同庆楼菜馆,1956 年元月全店职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25.(2021·广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八年级期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26.(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一五”计划完成后
27.(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据学者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工业化成就突出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城市化进程缓慢 D.生活水平的提高
28.(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一本历史资料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同学们各抒己见。下列言论最正确的是
A.甲:不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确立 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29.(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与此思想相应的措施是
A.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合理调整工业
二、综合题
30.(2021·广东中山·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制定此法律的“大会”的名称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
31.(2021·广东深圳·八年级期中)中国共产党历经100年的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铸就了今天的伟大中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 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 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 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到1957年,中国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这一时期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费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新中国走“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主要的任务是?
(4)根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教导得到改造”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对国家有何影响?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中确立的?
32.(2021·广东茂名·八年级期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国家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二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人民网
材料三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材料四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2)材料一中第二种梦想实现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改变土地所有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3)材料三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50年代初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请从工业和交通业方面列举取得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各一例。
33.(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1951年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证
图二∶公私合营大生第一纺织公司股权凭证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材料三: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棉、钢、煤都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其中棉花产量增长26%,钢产量增长296%,煤增长100%。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新中国初期采取的哪一重要举措?图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哪一做法是中国的创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排除A项;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土地改革完成标志着我国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另外,它与整顿经济秩序都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解析】
依据题干“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领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A项指的是土地改革;C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以此失误;D项表述错误。故选B。
4.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事件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所学,三大改造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其中改造形式分别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实行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A中土地所有制是从地主所有转变为了农民所有,未实现公有制;B、D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符合题意,故选C。
5.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所以本题史实正确,结论错误,故选B项。
6.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己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关于三大改造中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过程,表明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AB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7.B
【解析】
根据“1954年”、“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自1953年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其中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ACD都与“公私合营”无关,排除。故选B。
8.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故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故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故选择D。
9.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合作社突破重重困难,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全村农民纷纷要求入社”,这表明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农民拥护,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选项D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的过程,题干中没有体现,A排除;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工业化的开展不符,B排除;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矛盾,C排除。故选D。
10.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为了改变单家独户不能支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改革开放是197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是1966-1976年,依据时间排序,①③④②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土地仍是地主阶级所有制;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我国的土地制度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6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故选B项;ACD项趋势排列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1953年……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可知,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故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故A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故C不符合题意;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与史实叙述不符,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ABC叙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没有进行三大改造;1952年的土地改革完成时,我国还没有进行三大改造;1957年的“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已经完成了三大改造。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D
【解析】
根据题干“195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是《我的幸福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幸福年代”的含义是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故D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A;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BC。故选D。
17.A
【解析】
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题干的“单干户好比牛车,互助组好比汽车,农业生产合作社好比火车”赞扬了农村合作社的优势,故A符合题意;粮食丰收的喜悦、农村合作社的局、三大改造的实质在报道中不能体现,排除BCD。故选A。
18.B
【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关键词“公私合营”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创造性地开创了赎买政策,最终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结果,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B符合题意;ACD项与“公私合营”不符,排除。故选择B。
19.C
【解析】
依据表格时间及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953--1956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引导农民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故C项与题意相符;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AB与图表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以后实施的,与图表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0.B
【解析】
据“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可知,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B项正确;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1976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1.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社会生产力落后,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C。
22.D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的贫苦农民无资金,缺乏生产工具,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①②③④正确,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中国开始腾飞,故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大跃进”运动开始是在1958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是在1966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B
【解析】
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 举,故B符合题意;我国对农业河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排除A;我国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实行无偿没收,排除C;政企分开是我国对内改革的措施,排除D。故选B。
25.A
【解析】
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实行赎买政策,这不仅缓和了民族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抵制和反抗,而且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因素,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故A符合题意,成立生产合作社对应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不符合题意。建立人民公社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C
【解析】
依据歌词“长鞭呀,那个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可知,这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是在1953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D项“一五”计划完成后是1957年,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故选C。
27.B
【解析】
依据题干“据学者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招聘、招工广告属于私营经济,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公有制成为单一的所有制,私营经济基本不复存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D
【解析】
根据材料“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可知,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D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是公有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29.A
【解析】
根据材料“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在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法律文献。土地改革使把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已经是公有制,排除C项;调整工业不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0.(1)大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趋势:在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私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下降;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比超过私有制经济。
(3)政治: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分别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此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图表信息可知,1952年我国私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占比较大,多于公有制经济,到了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占比超过了私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占据多数,从中体现的趋势是在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私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下降;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比超过私有制经济。
(3)根据两则材料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对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进行分点概括。政治: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1.(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社会主义力量。
(2)大多数的贫、雇农处于无地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①国民经济有所好转②工业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低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4)三大改造②社会资料由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1)根据材料“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社会主义力量。
(2)根据材料“占有总耕地的 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 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可知,大多数的贫、雇农处于无地的状态,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颁布了相关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
(3)根据材料“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可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门类不全、人均拥有量低,所以需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通过三大改造,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所以“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教导得到改造”与三大改造有关系。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结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确立。根本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劳动积极性提高。
(3)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工业发展增长速度快。一五计划。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交通业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由材料一“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可知,第二种梦想是通过土地改革完成的,第二种梦想实现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为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所以改变土地所有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3)由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可知,材料中数据的变化与三大改造有关,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材料四《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反映了50年代初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当时的英国和美国。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远远少于当时的英国和美国。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交通业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
33.(1)土地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
(2)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企业多分布于东北地区
(3)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解析】
(1)根据材料“1951年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证”可知,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根据材料“公私合营大生第一纺织公司股权凭证”可知,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实行了赎买政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大创举。
(2)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可知,汽车制造厂、机床厂、大型轧钢厂都是重工业,由此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根据地图所给提示可知,这些企业多数分布在东北地区。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工农业业产品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是实行了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使工农业产品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