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甘肃·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开启了一个历史新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将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富强”。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2.(2021·甘肃平凉·八年级期中)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3.(2021·甘肃·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4.(2021·甘肃·金昌市龙门学校八年级期中)“文革”中他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上文中的他是指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彭德怀
5.(2021·甘肃平凉·八年级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其核心人物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6.(2021·甘肃张掖·八年级期中)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开展冤假错案平反 D.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7.(2021·甘肃·酒泉市新苑学校八年级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党以来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
A.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C.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8.(2021·甘肃兰州·八年级期中)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确立
9.(2021·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10.(2021·甘肃·金昌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A.彭德怀
B.刘少奇
C.林彪
D.江青
11.(2021·甘肃·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12.(2021·甘肃·金昌市龙门学校八年级期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13.(2021·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4.(2021·甘肃·金昌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15.(2021·甘肃·金昌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6.(2021·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孙中山 B.毛泽东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17.(2021·甘肃·金昌市龙门学校八年级期中)1981年,哪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8.(2021·甘肃·酒泉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期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邓小平、江泽民 C.毛泽东、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19.(2021·甘肃·景泰县第四中学八年级期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0.(2021·甘肃·酒泉市新苑学校八年级期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1.(2021·甘肃张掖·八年级期中)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二、综合题
22.(2021·甘肃·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举两例即可)
(3)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3.(2021·甘肃·景泰县第四中学八年级期中)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写道:“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校八年级学生以“追梦人”为主题展开学,请你参与,并完成学习。
【独立梦】
(1)国家独立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最终实现国家独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工业梦】
材料1:1952年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人均) 2.73千克 4千克 583.5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2)材料1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面对这种状况党和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这个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富裕梦】材料2:通过统计数据可知,农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73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427元,中国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
(3)材料2说明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4.(2021·甘肃·金昌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二本次会议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1)材料一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你怎样评价这部宪法?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什么时间召开的?这次会议做出了那一历史性决策?
(3)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项符合题意;A项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D项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由此可知ABD三项与题干“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信息不符。故选C。
【点睛】
抓住信息“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是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过程和影响。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将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富强。
2.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3.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作出到了重要决定,会后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所以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意义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属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等客观叙述,均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4.A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A
【解析】
根据题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A项符合题意;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是中共十五大确立的,B项不符合题意;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C项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6.D
【解析】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D符合题意,排除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排除A;开展冤假错案平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不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排除C。故选D。
7.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在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C项;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国国情,认为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决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故排除A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故排除B项;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是同时进行,故排除D项。
8.C
【解析】
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78年发生的事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A排除;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B排除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排除。所以答案选择C。
9.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0.B
【解析】
根据题干“最大的冤案”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刘少奇被污为“判读、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B项符合题意;彭德怀被迫害不是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A项不符合题意;林彪在文革期间是反革命集团的领导者,C项不符合题意;江青也是文革期间的反革命集团的领导者,D项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1.B
【解析】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伟大转折”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富强。故此题选择答案B。
12.A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A选项符合题意。三大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B选项不符合题意。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C选项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全面改革使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得到废除,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4.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B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AD两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题干“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是解题的关键。即“中国新生”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据课本所学,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结束了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5.C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会议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C符合题意;AB项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排除。故选择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6.B
【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及所学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了。根据材料“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及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7.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8.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据此可知,歌词颂扬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C项正确;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江泽民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胡锦涛是党的第四代领导核心,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9.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革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真对这种“个人崇拜”,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A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之后,B排除;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C排除;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与“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不符,D排除。故选择A。
20.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项正确;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排除A项;“一五”计划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但是一些党的领导人仍然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21.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它冲破了“两个凡是”及其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A.以阶级斗争为纲;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没说的都是文革的错误。所以答案选C。
22.(1)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任选两例。
(3)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可知,材料二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依据两则材料信息,作为青少年学生,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等。
2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2)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3)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2)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我国的一五计划就是学习的苏联,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1978年12月;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邓小平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被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