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提升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提升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7: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化学键与物质构成提升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8题)
1.下列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A.C和O B.N和O C.H和Cl D.Mg和Cl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Na2O
B.CaBr2
C.KF
D.MgS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S2-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式:
C.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D.含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O
4.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
B.H2O的电子式:
C.N2的结构式:N≡N
D.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中国科学院首次用人工合成淀粉,该过程需要和的参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的电子式为:H-H
C.的结构式为:O=C=O D.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6.下列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种类最多的是
A.NaOH B.NH4Cl C.CH3COONH4 D.HC≡CH
7.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O2 B.BF3 C.CS2 D.SCl6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35Cl2和37Cl2互为同位素
B.苯的分子式为C6H6
C.制造氢弹用的氘的核素符号为
D.N2的结构式为:N=N:
10.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
A.N2 B.HCl C.MgCl2 D.KOH
11.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KCl B.HCl C.H2O D.N2
12.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每个N5+中含有36个质子
C.N5+N5- 属于离子化合物
D. N5+N5-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①S2-的结构示意图: ②MgCl2 的电子式:
③质量数为133、中子数为78的铯原子: ④醛基的电子式
⑤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A.①③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14.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5.下列各组分子均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
①H2S ②CO2 ③HCl ④CCl4 ⑤NH3 ⑥CO ⑦BF3 ⑧HClO
A.①④⑧ B.②③⑥ C.②④⑦ D.④⑤⑧
16.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NH3和34g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均为3NA
B.7.8g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
C.5.6g铁粉与0.1molFeCl3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D.常温下,11.2LCO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1NA
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H2O2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CaO和NaCl晶体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
D.H2 SO4在熔融态不导电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只存在于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之间
B.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它一定含共价键
C.物质中化学键被破坏,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非金属单质中都含共价键
二、综合题(共5题)
19.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D中的X为___,写出①②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2)①②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填选项)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填字母)。
20.(一)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5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当反应进行到2 min时,测得容器内有4 mol NH3.则:
(1)2 min时,容器内n(N2)= _______ ,c(H2)= _______ 。
(2)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 。
(二)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及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又知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A、B、C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
(2)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1.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含有少量H2S羰基硫(COS),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化学产品质量下降和大气污染。
(1)氨水可以吸收H2S,若生成物是NH4HS,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利用含Fe3+的溶液可以脱除其中的H2S。将H2S和空气按一定流速通酸性FeCl3溶液,可实现空气脱硫得到单质硫。FeCl3溶液吸收H2S过程中,溶液中的n(Fe3+)、被吸收的n(H2S)随时间t变化如图。
①t1以前,溶液中n(Fe3+)不断减小的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t1以后,溶液中n(Fe3+)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___。此时,溶液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
(3)羰基硫的碱性水解是常用的脱硫方法,其流程如图:
①已知B是硫化钠,C是一种正盐,则B的电子式为___,C的化学式为___。
②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
③如图是反应②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Na2S初始含量为3mmol)。由图像分析可知,a点时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___(填含硫微粒的离子符号)。
22.按要求填空:
(1)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则理论上1 mol N2生成NH3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_______kJ;事实上,反应的热量总小于理论值,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两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3)第三周期内,X、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XY型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某非金属X的最高正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b个氧原子,则这种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5)X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Y元素和X元素原子的次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X和Y形成的化合物YX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23.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硼氢化物的熔点如表所示:
硼氢化物 NaBH4 Al(BH4)3
熔点/℃ 400 -64.5
两种物质熔点差异的原因是___。
(2)已知NH3和水一样会发生类似的自耦电离2H2OH3O++OH-,所以某同学认为NH3和水一样为电解质,根据这位同学的思路写出Ca(NH2)2电子式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A. C原子和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A项错误;
B. N原子和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B项错误;
C. 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C项错误;
D. Mg原子和Cl原子之间形成离子键,D项正确;
答案选D。
2.C
【解析】
化合物电子式中,相同离子不能合并,选项A不正确;化合物电子式中钙离子右上角没有标出其所带的电荷数,选项B不正确;化合物电子式中硫离子的电子式应加中括号,选项D不正确。故答案选C。
3.D
【解析】
A. S2-的结构示意图为:,而S2-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 乙烯的结构式为:,故B错误;
C.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故C错误;
D. 含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质量数为10+8=18,该核素为O,故D正确。
答案选D。
4.B
【解析】
A.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该原子表示为:Cl,故A正确;
B.水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氢氧共价键,电子式为,故B错误;
C.两个N原子间通过三对共用电子对成键,电子式为,则其结构式为N≡N,故C正确;
D.钠为11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原子结构示意图:,故D正确;
故选B。
5.B
【解析】
A.C原子序数为6,核外电子排布为2、4,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
B.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是碳氧双键,其结构式为:O=C=O,故C正确;
D.是倒立“V”形结构,其分子结构模型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
【解析】
A.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所以有两种化学键;
B.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N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其中一个是配位键,有3种化学键;
C.醋酸铵中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醋酸根离子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铵根离子中存在极性键和配位键,所以一共有4种化学键;
D.乙炔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所以有两种化学键;
通过以上分析知,含有化学键种类最多的是醋酸铵,C正确;
故答案选C。
7.D
【解析】
A.BaCl2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KCl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MgF2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K2O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C
【解析】
对于共价化合物,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合价绝对值+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8,则该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含H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满足,据此判断。
A.H2O2中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3+3=6,B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F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
C.CS2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4+4=8,C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S元素化合价为-2,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6=8,S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C符合题意;
D.SCl6中S元素化合价为+6,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6+6=12,S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9.B
【解析】
A.35Cl2和37Cl2均为氯元素形成的氯气,为同一种物质,涉及的元素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A错误;
B.苯的分子式为C6H6,B正确;
C.制造氢弹用的氘的核素符号为或D,C错误;
D.N2的结构式为,D错误。
答案为B。
10.C
【解析】
A.N2为非金属单质,只含N≡N,是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HCl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1个H-Cl键,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其电子式为,故C正确;
D.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D错误;
答案为C。
11.A
【解析】
A.KCl含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
B.HCl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H2O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氮气只含共价键,属于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2.B
【解析】
全氮类物质具有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选项A正确;
B.每个中含有质子为个,选项B错误;
C. 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选项C正确;
D.和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结构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判断,把握原子、离子的构成、离子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为选项D,和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之间存在共价键。
13.A
【解析】
①S2-的结构示意图: ,故正确; ②MgCl2 的电子式: ,故错误;③质量数为133、中子数为78的铯原子: ,故正确; ④醛基的电子式 ,故错误;⑤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故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
14.C
【解析】
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为Cl、X为Si,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
A项、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故B错误;
C项、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故C正确;
D项、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
①H2S的立体构型为V形,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故①错误;②CO2为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②正确;③HCl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故③错误;④CCl4为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④正确;⑤NH3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型,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故⑤错误;⑥CO 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故⑥错误;⑦BF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⑦正确;⑧HClO为直线形分子,原子吸电子能力不同,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故⑧错误。为非极性分子的有②④⑦,故答案为C。
16.B
【解析】
A.H2O2的结构式为H-O-O-H,故34gH2O2即1mol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均为2NA,故A错误;
B.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n(Na2O2)==0.1mol,Na2O2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组成,即0.1molNa2O2中含有0.2molNa+和0.1mol,所以含有0.3mol阴阳离子,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故B正确;
C.5.6g铁粉物质的量n(Fe)==0.1mol,由Fe+2FeCl3=3FeCl2可知,0.1molFe与0.1molFeCl3反应,Fe过量,计算转移的电子数应根据FeCl3来计算,由于Fe3+得1个电子变Fe2+,所以,0.1molFeCl3完全反应转移0.1NA个电子,故C错误;
D.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质子数小于11NA,故D错误;
答案为B。
17.A
【解析】
A.NaOH中含有O-H共价键,同时含有离子键,它是离子化合物,A不正确;
B.H2O2中既含有H-O极性键,又含有O-O非极性键,B正确;
C.CaO和NaCl晶体都是离子晶体,熔化时都要破坏离子键,C正确;
D.H2 SO4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在熔融态时不导电,D正确;
故选A。
18.B
【解析】
A.离子键也可能存在于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如NaOH,A叙述错误;
B.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B叙述正确;
C.物质中化学键被破坏,该物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氯化钠溶于水或熔融时发生电离,C叙述错误;
D.非金属单质中不一定都含共价键,如He,D叙述错误;
答案为B。
19.(1) 19.00 20 8 CaF2
(2)a
(3)BC
(4)B
【解析】
(1)
根据图示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是20号元素,故其原子序数是20。D是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8,则X为18-2-8=8。①是F,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获得1个电子,元素化合价为-1价;②是Ca元素,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在反应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表现为+2价,故二者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CaF2。
(2)
不同元素的质子数不同,二者的原子序数不同,属于①②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合理选项是a。
(3)
在A、B、C、D结构示意图中,A表示F,B表示Cl,C表示Cl-,D表示Ar,因此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Cl、Cl-,故合理选项是BC。
(4)
A表示F,B表示Cl,二者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1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二者性质相似,故与A表示的微粒性质相似的是B。
20. 3 mol 0.4 mol/L 9:13 + H+ =SO2↑+H2O
【解析】
(一)(1)根据化学三段式列式计算;
(2)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量之比;
(二) 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则推出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所以B为O;又因为B、D同主族,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B,所以D为S;B、D原子序数之和的是24,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又因为A、C同主族,所以A为H;C为Na,据此分析。
(一)(1)反应的方程式为:
则2min时,容器内n(N2)=3mol,c(H2)==0.4mol/L;
(2)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N2)=3mol,n(H2)=2mol,n(NH3)=4mol,则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3+2+4):(5+8)=9:13;
(二)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则推出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所以B为O;又因为B、D同主族,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B,所以D为S;B、D原子序数之和的是24,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又因为A、C同主族,所以A为H;C为Na。
(1)由A、B、C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OH的电子式为;
(2)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则X为NaHSO3,X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SO2↑+H2O。
21. H2S+NH3·H2O=NH4++HS-+H2O 2Fe3++H2S=2Fe2++S↓+2H+ t1以后溶液中同时发生两个反应,Fe3+氧化吸收H2S和Fe2+被O2氧化再生Fe3+,当两个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中n(Fe2+)保持基本不变 2H2S+O22S↓+2H2O Na2CO3 2S2-+5H2OS2O32-+4H2↑+2OH- SO42-
【解析】
Fe3+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与S,同时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天然气中的羰基硫(COS)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是一种正盐,推测C为碳酸钠;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2O32-、SO42-等其它含硫物质。
(1)氨水中的一水合氨与H2S反应中和反应,生成NH4HS,离子方程式为H2S+NH3·H2O=NH4++HS-+H2O。
(2)①由图可知,t1前n(Fe3+)迅速减小,被吸收的n(H2S)显著增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H2S=2Fe2++S↓+2H+;
②t1以后溶液中同时发生两个反应,Fe3+氧化吸收H2S、Fe2+被氧气氧化再生成Fe3+,当两个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中n(Fe3+)基本保持不变。t1以后Fe3+起催化作用,总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3)①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硫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COS与氢氧化钠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含有+4价碳元素的正盐,该正盐为碳酸钠,其反应方程式为COS+4NaOH=Na2S+Na2CO3+2H2O。
②图示说明:硫化钠溶液加热生成了Na2S2O3和氢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则离子方程式为2S2-+5H2OS2O32-+4H2↑+2OH-。
③根据图像可知,a点时氢气是10mol,说明反应中共有20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3mol硫化钠分子必须提供20mol电子,全部转化为硫代硫酸钠转移12mol电子,全部转化为亚硫酸钠转移18mol电子,全部转化为硫酸钠转移24mol电子,所以a点时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SO42-。
22. 放出 92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充分反应的最终结果是达到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因此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理论计算值 CaF2 S=C=S H(2b-m)XOb
【解析】
(1)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热=吸收的总能量-放出的总能量,根据反应热的正负判断吸放热即能量大小,根据反应限度与反应热的关系分析;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来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并确定所属的类型;
(3)根据元素化合价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知识来回答判断;
(4)根据化合价守则来确定物质的分子式;
(5)根据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能推断出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电子层结构能推出具体的元素。
(1)反应热=吸收的总能量-放出的总能量,所以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946kJ+3×436kJ-2×3×391kJ=-92kJ,所以是放出热量,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即充分反应的最终结果是达到最大限度,所以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理论计算值;
(2)XY2是离子化合物,X必然是2价的元素(不可能是4价的C和Si),由于X离子比Y离子多一个电子层,即X原子与Y原子相差3层电子,因此X只能是Ca,Y可以是F、O、C,但是只有CaF2恰好是38电子,满足题意,因此XY2是CaF2,如果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必然是4价元素或者Be,通过电子计算,不难发现只有CS2满足要求.二硫化碳的结构式为:S=C=S;
(3)X、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XY型化合物,则可以看成A是+2价,第ⅡA族的镁;B是-2价,为第ⅥA族的硫,所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4)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非金属X的最高正价为+m,设氢原子的数目是x,根据化合价守则,则x+m+(-2)×b=0,所以氢原子个数为2b-m,即酸的化学式是H(2b-m)XOb;
(5)根据题意,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则Y最高正价为+7,Y为Cl元素,再由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且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推出M为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可能Ca元素,该化合物为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CaCl2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23.(1)前者为离子晶体,后者为分子晶体
(2)
【解析】
(1)
硼氢化钠熔点为400℃是由活泼金属钠离子与硼氢根离子组成,属于离子晶体,硼氢化铝熔点为-64.5℃,属于分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弱,离子晶体的熔点高,故答案为前者为离子晶体,后者为分子晶体;
(2)
某同学认为NH3和水一样为电解质,所以会发生类似的自耦电离,故可知Ca(NH2)2是离子化合物,由金属阳离子Ca2+和 氨基负离子NH2-构成,电子式为,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