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新沂市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新沂市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7:00:1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徐州新沂市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说法正确的,在前面的( )中画“√";错误的,画“×"。(每题3分,计45分)
1.(2021三上·新沂期末)把完好的塑料杯子底部开一个吸管粗的孔,再把杯子口向下压入水中时,水将充满整个杯子。
2.(2021三上·新沂期末)打气倚压杆被向外拉出时,气简内充满空气,堵住出气口再向内压压杆时,活塞能向内移动一段距离,这证明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3.(2021三上·新沂期末)把很薄的完好的塑料袋尽可能地张开成筒状,保持口向下,它就可以在空气中缓缓上升了。
4.(2021三上·新沂期末)空气占据空间,没颜色,透明,有质量。
5.(2021三上·新沂期末)人、大树和鸟都生活在大气层中。
6.(2021三上·新沂期末)人们会用冷暖、阴晴、雨雪、风等信息来描述天气情况。
7.(2021三上·新沂期末)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置于阳光下,移到脸前最近处再读数。
8.(2021三上·新沂期末)要精确地知道一次下雨降水量,我们可以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然后测量。
9.(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果没有风旗、风向袋和风速计,人们就无法观测风、判断风。
10.(2021三上·新沂期末)观察云,主要观察云的形态和天空中的云量。
11.(2021三上·新沂期末)野外观测风,为了正确描述风向,应当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位。
12.(2021三上·新沂期末)天空中飘着几片云,这些云边缘向同一侧抽出丝线。这时的天气应当记录为阴天。
13.(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果湿布擦桌面后留在桌面上的水没有进入到桌面中,桌面就不会干。
14.(2021三上·新沂期末)水沸腾时,水面处和水面下其他地方的水都在快速地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从水中溢出来,水就不停地翻滚着。
15.(2021三上·新沂期末)水结冰、冰熔化,它们都还是水,数量上没有变化,占据的空间也不变化。
二、选择合适的选项前的序号。(每题3分,计30分)
16.(2021三上·新沂期末)使一个完好的塑料袋的袋子张开到最大,再扎紧口,袋子很难再回到两层塑料膜相贴合的状态,这使我们观察到了(  )。
A.物体有质量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是无色的
17.(2021三上·新沂期末)将10气筒空气打入到已经鼓起的皮球中,这时出现的变化是(  )
A.每个空气微粒都变小
B.空气不再占据空间
C.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
18.(2021三上·新沂期末)在研究风的成因的模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纸条和点燃的线香。它们的作用是(  )
A.观察到空气流动和流动的路线
B.香燃烧产生风,吹动纸条
C.共同推动空气微粒向一个方向流动
19.(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图是气温计正常使用中在一天早晨时的情景。此时的气温是(  )
A.8°C B.2°C C.-2°C
20.(2021三上·新沂期末)用直壁平底的玻璃容器来制作简易雨量器时,使用的刻度条(  )
A.是每隔1亳米一条刻度线
B.越接近底部时,刻度线越稀疏
C.越接近容器口时,刻度线越稀疏
21.(2021三上·新沂期末)要想知道当地2022年1月份天气的特点,应当(  )
A.记录每天的天气信息并整理分析
B.记录几天的天气信息绘成图表
C.查阅气象台发布的以前多年天气信息
22.(2021三上·新沂期末)一个月气温的最高气温,就是指(  )
A.每天气温的平均值
B.每天最高气温中的最大值
C.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
23.(2021三上·新沂期末)一阵风中,野外的一排原本直立的小树都向南倾斜着,风停后小树仍然直立着,这阵风的风向是(  )
A.北风 B.南风 C.不能判定的
24.(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果要用实验来检验“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否正确,那么实验中应当(  )
A.把食盐放入水中后,有的开始搅拌,有的一直不搅拌
B.把不同多少的食盐同时放到不同杯子内相同多少的水中,同时进行搅拌
C.把相同多少的食盐同时放到不同杯子内冷热不同的水中,保持不动
25.(2021三上·新沂期末)以下方法中,能使食盐在水中溶解更快的做法是(  )
A.不停快速地搅拌水
B.将食盐做成最大的块状
C.把它们放到冷藏室中
三、整理与思考。(计25分)
26.(2021三上·新沂期末)请将现在我们确定的空气的特征用网状图的形式整理在下面的空白处。
27.(2021三上·新沂期末)图中的深水桶内装大半桶水,水面浮着一些泡沫小球。玻璃杯内一个干纸团被贴在了杯底处。这时杯口向下压入水中,一直到杯底也到达水面下。这时,被杯口盖住的那些泡沫小球会不会到达纸团处?这说明了什么?
28.(2021三上·新沂期末)怎样测量气温才会得到可靠的气温数据?
29.(2021三上·新沂期末)精细的食盐与沙子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做能把它们分开?请在下面空白处有顺序地写出想到的步骤。
30.(2021三上·新沂期末)下图是研究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进行中的情景。A处是线香,B处是蜡烛,C处手捏羽毛在洞口上方。当把所有器材按图中所示的样子放置好,线香和蜡烛都没有被点燃时,几乎看不到C处羽毛什么现象。当点燃蜡烛和线香后不久,从透明窗口看到线香的一些烟从A处到B处,从B处到C处,羽毛向上倾斜明显。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杯里的空间。如果塑料杯子完好, 再把杯子口向下压入水中时 ,杯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不会进入整个杯子。该题塑料杯子底部开了一个孔, 再把杯子口向下压入水中时 ,空气会中开孔中逃出,但不会全部逃出。此时杯中的水占据空间,杯中的水慢慢上升,但由于杯中还有占据空间的空气,所以水不会充满整个杯子。
2.【答案】(1)正
【考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拉伸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扩张。 该题堵住出气口再向内压压杆时 证明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但打气倚压杆被向外拉出证明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扩张 。
3.【答案】(1)正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 此时保持口向下,塑料袋中的空气和塑料外中的空气一样重,若对塑料袋加热, 热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膨胀后的空气微粒往上升。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浮在冷空气上方,就可以在空气中缓缓上升了。
4.【答案】(1)正
【考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占据空间,同时空气是有质量的。
5.【答案】(1)错误
【考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千米的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准确的说,地球上的生物住在大气层的下面,地壳的上面。
6.【答案】(1)正
【考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7.【答案】(1)错误
【考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时,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读数时要看清楚数字。并不是移到脸前最近处再读数。
8.【答案】(1)错误
【考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降雨量的多少要用雨量器来测量。下雨时把雨量器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雨停之后,通过外筒上的刻度,及时读出降雨量是多少毫米并做好记录。
9.【答案】(1)错误
【考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气象站使用专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进行测量风速和风量。如果没有风旗、风向袋和风速计,人们可以借助地面的物体,专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观测风、判断风。
10.【答案】(1)正
【考点】云量
【解析】【分析】观测云,主要观察天空中的云量。观察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1.【答案】(1)错误
【考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风向。指南针,是用来辨别人所在的方位,并不是用来确定风向的。
12.【答案】(1)错误
【考点】云量
【解析】【分析】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 填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汇总所占的多杀进行区分。天空中云量很多,云的份数大于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很难看见太阳,这样的天气为阴天。当天空中见不到太阳,天空是黑压压、灰蒙蒙的,说明是阴天。本题天空中飘着几片云,说明云量很少。当天空中云量很少或者没有云时候,天气为晴天。
13.【答案】(1)错误
【考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 湿布擦桌面后留在桌面上的水没有进入到桌面中,臬面会变干 ,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14.【答案】(1)错误
【考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才能发生的。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各种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达到沸点以及继续吸热,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该题水沸腾后,需要持续加热,同时温度为100℃,水才可以不停地翻滚着。
15.【答案】(1)错误
【考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结冰后不流动、固定形态、变成固体,体积变大。所以水结冰,冰熔化,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
16.【答案】B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完好的塑料袋子张开到最大,此时塑料袋里已经装满无色无味的空气,由于空气占据空间,扎紧后袋子很难回到之前的状态。
17.【答案】C
【考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许多多的微粒组成的。空间占据空间的变化是由于组成空气的许多微粒的间距(注意不是每个空气微粒,是微粒的间距)发生变化引起的。10气筒空气打入已经鼓起的皮球中,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被压缩了。
18.【答案】A
【考点】风
【解析】【分析】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从上面的圆洞中跑出,吹动上面的纸条,纸条抖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将洞口处线香的烟雾带进纸盒中。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19.【答案】C
【考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气温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个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2摄氏度或1摄氏度。零上温度是自0℃向上的数,表示温度越来越高。以0℃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读数时,“零上”可以省略不读。红色液柱停在0刻度,读作零摄氏度,写作0℃。红色液柱向下少了几个就是零下几摄氏度。读数时,“零下”必须读出来。该题中的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1℃,红色液柱向下少了2格,读作零下二摄氏度,写作-2℃。
20.【答案】A
【考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简易雨量器时,我们应该选择直简透明的玻璃容器,在容器外壁贴上刻度条(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纸,用来防水。
21.【答案】A
【考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要想知道当地某个月份的天气特点,需要记录这个月份中每天的天气信息并整理分析,只记录几天的天气是不可以的,以前多年的天气信息对本月的天气特点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22.【答案】B
【考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在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在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23.【答案】A
【考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有八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小树都向着南倾斜,说明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即为北风。
24.【答案】A
【考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要求有且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也就是两组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才能够判断这个不同的条件是不是影响因素。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只有搅拌和不搅拌这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即:①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②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③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④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⑤将结果记录下来。⑤将结果记录下来。
25.【答案】A
【考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影响食盐溶解快慢因素的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热水能加快溶解,搅拌能加快溶解,研碎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26.【答案】
【考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有占据空间、有质量、很轻、很软,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流动。
27.【答案】不会;这说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不会进入,纸团不会湿,泡沫小球也不会到达纸团处。
28.【答案】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考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测量方法不对,那么测量结果肯定是错误的。比如气温计放置的位置或者时间不对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9.【答案】①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②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考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放置一会后全部沉淀在烧杯底部。
30.【答案】在模拟实验中空气被加热后,往上走,盒中其他区域的冷空气遇热后,使的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形成了风。
【考点】风
【解析】【分析】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从B处上面的圆洞中跑出,吹动C处的羽毛,羽毛抖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A处的圆洞补充进来,将洞口处线香的烟带进纸盒中,即 从A处到B处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徐州新沂市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说法正确的,在前面的( )中画“√";错误的,画“×"。(每题3分,计45分)
1.(2021三上·新沂期末)把完好的塑料杯子底部开一个吸管粗的孔,再把杯子口向下压入水中时,水将充满整个杯子。
【答案】(1)错误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杯里的空间。如果塑料杯子完好, 再把杯子口向下压入水中时 ,杯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不会进入整个杯子。该题塑料杯子底部开了一个孔, 再把杯子口向下压入水中时 ,空气会中开孔中逃出,但不会全部逃出。此时杯中的水占据空间,杯中的水慢慢上升,但由于杯中还有占据空间的空气,所以水不会充满整个杯子。
2.(2021三上·新沂期末)打气倚压杆被向外拉出时,气简内充满空气,堵住出气口再向内压压杆时,活塞能向内移动一段距离,这证明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答案】(1)正
【考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拉伸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扩张。 该题堵住出气口再向内压压杆时 证明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但打气倚压杆被向外拉出证明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扩张 。
3.(2021三上·新沂期末)把很薄的完好的塑料袋尽可能地张开成筒状,保持口向下,它就可以在空气中缓缓上升了。
【答案】(1)正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 此时保持口向下,塑料袋中的空气和塑料外中的空气一样重,若对塑料袋加热, 热空气受热后会膨胀,膨胀后的空气微粒往上升。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浮在冷空气上方,就可以在空气中缓缓上升了。
4.(2021三上·新沂期末)空气占据空间,没颜色,透明,有质量。
【答案】(1)正
【考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占据空间,同时空气是有质量的。
5.(2021三上·新沂期末)人、大树和鸟都生活在大气层中。
【答案】(1)错误
【考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千米的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准确的说,地球上的生物住在大气层的下面,地壳的上面。
6.(2021三上·新沂期末)人们会用冷暖、阴晴、雨雪、风等信息来描述天气情况。
【答案】(1)正
【考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7.(2021三上·新沂期末)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置于阳光下,移到脸前最近处再读数。
【答案】(1)错误
【考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时,眼睛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读数时要看清楚数字。并不是移到脸前最近处再读数。
8.(2021三上·新沂期末)要精确地知道一次下雨降水量,我们可以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然后测量。
【答案】(1)错误
【考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降雨量的多少要用雨量器来测量。下雨时把雨量器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雨停之后,通过外筒上的刻度,及时读出降雨量是多少毫米并做好记录。
9.(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果没有风旗、风向袋和风速计,人们就无法观测风、判断风。
【答案】(1)错误
【考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气象站使用专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进行测量风速和风量。如果没有风旗、风向袋和风速计,人们可以借助地面的物体,专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观测风、判断风。
10.(2021三上·新沂期末)观察云,主要观察云的形态和天空中的云量。
【答案】(1)正
【考点】云量
【解析】【分析】观测云,主要观察天空中的云量。观察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1.(2021三上·新沂期末)野外观测风,为了正确描述风向,应当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位。
【答案】(1)错误
【考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风向。指南针,是用来辨别人所在的方位,并不是用来确定风向的。
12.(2021三上·新沂期末)天空中飘着几片云,这些云边缘向同一侧抽出丝线。这时的天气应当记录为阴天。
【答案】(1)错误
【考点】云量
【解析】【分析】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 填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汇总所占的多杀进行区分。天空中云量很多,云的份数大于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很难看见太阳,这样的天气为阴天。当天空中见不到太阳,天空是黑压压、灰蒙蒙的,说明是阴天。本题天空中飘着几片云,说明云量很少。当天空中云量很少或者没有云时候,天气为晴天。
13.(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果湿布擦桌面后留在桌面上的水没有进入到桌面中,桌面就不会干。
【答案】(1)错误
【考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 湿布擦桌面后留在桌面上的水没有进入到桌面中,臬面会变干 ,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14.(2021三上·新沂期末)水沸腾时,水面处和水面下其他地方的水都在快速地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从水中溢出来,水就不停地翻滚着。
【答案】(1)错误
【考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才能发生的。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各种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达到沸点以及继续吸热,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该题水沸腾后,需要持续加热,同时温度为100℃,水才可以不停地翻滚着。
15.(2021三上·新沂期末)水结冰、冰熔化,它们都还是水,数量上没有变化,占据的空间也不变化。
【答案】(1)错误
【考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结冰后不流动、固定形态、变成固体,体积变大。所以水结冰,冰熔化,占据的空间会发生变化。
二、选择合适的选项前的序号。(每题3分,计30分)
16.(2021三上·新沂期末)使一个完好的塑料袋的袋子张开到最大,再扎紧口,袋子很难再回到两层塑料膜相贴合的状态,这使我们观察到了(  )。
A.物体有质量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是无色的
【答案】B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完好的塑料袋子张开到最大,此时塑料袋里已经装满无色无味的空气,由于空气占据空间,扎紧后袋子很难回到之前的状态。
17.(2021三上·新沂期末)将10气筒空气打入到已经鼓起的皮球中,这时出现的变化是(  )
A.每个空气微粒都变小
B.空气不再占据空间
C.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
【答案】C
【考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许多多的微粒组成的。空间占据空间的变化是由于组成空气的许多微粒的间距(注意不是每个空气微粒,是微粒的间距)发生变化引起的。10气筒空气打入已经鼓起的皮球中,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被压缩了。
18.(2021三上·新沂期末)在研究风的成因的模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纸条和点燃的线香。它们的作用是(  )
A.观察到空气流动和流动的路线
B.香燃烧产生风,吹动纸条
C.共同推动空气微粒向一个方向流动
【答案】A
【考点】风
【解析】【分析】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从上面的圆洞中跑出,吹动上面的纸条,纸条抖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将洞口处线香的烟雾带进纸盒中。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19.(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图是气温计正常使用中在一天早晨时的情景。此时的气温是(  )
A.8°C B.2°C C.-2°C
【答案】C
【考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气温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个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2摄氏度或1摄氏度。零上温度是自0℃向上的数,表示温度越来越高。以0℃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读数时,“零上”可以省略不读。红色液柱停在0刻度,读作零摄氏度,写作0℃。红色液柱向下少了几个就是零下几摄氏度。读数时,“零下”必须读出来。该题中的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1℃,红色液柱向下少了2格,读作零下二摄氏度,写作-2℃。
20.(2021三上·新沂期末)用直壁平底的玻璃容器来制作简易雨量器时,使用的刻度条(  )
A.是每隔1亳米一条刻度线
B.越接近底部时,刻度线越稀疏
C.越接近容器口时,刻度线越稀疏
【答案】A
【考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简易雨量器时,我们应该选择直简透明的玻璃容器,在容器外壁贴上刻度条(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纸,用来防水。
21.(2021三上·新沂期末)要想知道当地2022年1月份天气的特点,应当(  )
A.记录每天的天气信息并整理分析
B.记录几天的天气信息绘成图表
C.查阅气象台发布的以前多年天气信息
【答案】A
【考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要想知道当地某个月份的天气特点,需要记录这个月份中每天的天气信息并整理分析,只记录几天的天气是不可以的,以前多年的天气信息对本月的天气特点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22.(2021三上·新沂期末)一个月气温的最高气温,就是指(  )
A.每天气温的平均值
B.每天最高气温中的最大值
C.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
【答案】B
【考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在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在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23.(2021三上·新沂期末)一阵风中,野外的一排原本直立的小树都向南倾斜着,风停后小树仍然直立着,这阵风的风向是(  )
A.北风 B.南风 C.不能判定的
【答案】A
【考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有八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小树都向着南倾斜,说明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即为北风。
24.(2021三上·新沂期末)如果要用实验来检验“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否正确,那么实验中应当(  )
A.把食盐放入水中后,有的开始搅拌,有的一直不搅拌
B.把不同多少的食盐同时放到不同杯子内相同多少的水中,同时进行搅拌
C.把相同多少的食盐同时放到不同杯子内冷热不同的水中,保持不动
【答案】A
【考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要求有且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也就是两组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才能够判断这个不同的条件是不是影响因素。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只有搅拌和不搅拌这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即:①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②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③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④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⑤将结果记录下来。⑤将结果记录下来。
25.(2021三上·新沂期末)以下方法中,能使食盐在水中溶解更快的做法是(  )
A.不停快速地搅拌水
B.将食盐做成最大的块状
C.把它们放到冷藏室中
【答案】A
【考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影响食盐溶解快慢因素的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热水能加快溶解,搅拌能加快溶解,研碎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三、整理与思考。(计25分)
26.(2021三上·新沂期末)请将现在我们确定的空气的特征用网状图的形式整理在下面的空白处。
【答案】
【考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有占据空间、有质量、很轻、很软,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流动。
27.(2021三上·新沂期末)图中的深水桶内装大半桶水,水面浮着一些泡沫小球。玻璃杯内一个干纸团被贴在了杯底处。这时杯口向下压入水中,一直到杯底也到达水面下。这时,被杯口盖住的那些泡沫小球会不会到达纸团处?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不会;这说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考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不会进入,纸团不会湿,泡沫小球也不会到达纸团处。
28.(2021三上·新沂期末)怎样测量气温才会得到可靠的气温数据?
【答案】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考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测量方法不对,那么测量结果肯定是错误的。比如气温计放置的位置或者时间不对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9.(2021三上·新沂期末)精细的食盐与沙子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做能把它们分开?请在下面空白处有顺序地写出想到的步骤。
【答案】①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②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考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放置一会后全部沉淀在烧杯底部。
30.(2021三上·新沂期末)下图是研究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进行中的情景。A处是线香,B处是蜡烛,C处手捏羽毛在洞口上方。当把所有器材按图中所示的样子放置好,线香和蜡烛都没有被点燃时,几乎看不到C处羽毛什么现象。当点燃蜡烛和线香后不久,从透明窗口看到线香的一些烟从A处到B处,从B处到C处,羽毛向上倾斜明显。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
【答案】在模拟实验中空气被加热后,往上走,盒中其他区域的冷空气遇热后,使的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形成了风。
【考点】风
【解析】【分析】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从B处上面的圆洞中跑出,吹动C处的羽毛,羽毛抖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A处的圆洞补充进来,将洞口处线香的烟带进纸盒中,即 从A处到B处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