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加伏特舞曲》选自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该乐曲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旋律轻快流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针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观察能力强的特点,我在本课中大量的融入律动、舞蹈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肢体运动等形式感受音乐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模唱主题旋律时容易出现困难,我在乐段中编创上歌词,来帮助学生熟悉、记忆旋律。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体验、参与乐曲的表现,逐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熟悉音乐主题,并能与他人合作进行乐曲表现。
(三)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能哼唱主题旋律,并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
(四)教学难点:
能与他人合作参与乐曲表现。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响板、碰铃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弹琴问好
2、绅士淑女问好
二、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呀,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小演奏家的视频,想不想看一看呀?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师问:谁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器?(生:小提琴)
师总结:小提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强!这段音乐,是比利时著名的作曲家戈赛克创作的《加伏特舞曲》中的一段。
今天,我们将用不同的形式,参与并体验这首经典的乐曲。
三、民主导学
(一)聆听全曲
师:首先呢,让我们完整地听赏一遍,听完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二)讲解第一乐段
1、随乐律动(动)——走四拍然后拍手的动作。
师:现在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下这首乐曲吧!首先,请欣赏第一乐段!
问1:请大家仔细聆听并观察,老师的动作与音的高低有什么联系?
问2:聆听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2、模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唱)加入歌词
(1)随乐曲默唱旋律。
(2)师生随乐曲接龙演唱旋律。
(3)随琴演唱。
3、图谱参与(画)
(1)生尝试画
师:谁能试着根据音的高低起伏画出“跳起来”的旋律线呢?(请两个孩子上台画)
(2)师单独画
师画图谱,生观察!
(3)生上台领画图形谱
4、加入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师哼唱,生尝试伴奏
(2)随乐伴奏
(3)全班整体随乐伴奏
(三)再听全曲
要求:当你听到熟悉的旋律时,我们就用乐器进行伴奏;听到不熟悉的旋律时,身体随着音乐随意的晃动。乐曲结束后,请告诉我,你所熟悉的旋律/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师总结一:最前面和最后面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欢快、活泼”的旋律。
师总结二:前后乐段相似,中间乐段不同的结构我们成它为单三部曲式。
(四)听赏第二乐段
(1)初听第二乐段、画旋律线
师:观察老师画图谱,思考一下,与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的情绪相比,第二乐段音乐情绪变成什么样的呢?
(2)与第一乐段对比,分析第二乐段音乐情绪
师总结:乐曲从第一乐段的“欢快、活泼”,变成了“优美、抒情”。
(3)学习B乐段
A、对照动作谣,观看微视频
B、展现“动作谣”
师生共跳动作谣
(五)听赏第三段(律动表现)
(1)请一组搭档展示
(2)全体展示
师:请大家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那就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六)完整表现全曲:舞蹈乐器分组表现
师:如果宫廷演出中能有乐器的伴奏,会更加精彩。这一次呢,两边的同学,伴奏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请两边同学轻轻地拿出你们座位下的小乐器。中间两组的同学起立,请跟着老师一起舞蹈。《加伏特舞曲》宫廷汇演现在开始。
四、知识考察导结:
我们今天聆听的乐曲是什么呢?(生:《加伏特舞曲》)它是由(比利时)国家的(戈塞克)创作的呢?它是由( )乐器演奏的呢?
五、拓展延伸:
师:有兴趣的同学呀!回家后可以收集一些其他乐器演奏的不同版本的《加伏特舞曲》,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随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