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06 20: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用欢快 、明亮的声音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认识附点音符,能准确的说出附点的作用。
能够运用声势动作随乐参与表现,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藏族儿童歌曲,旨在让孩子们用载歌载舞的方式 迎来又一个新的学期的美妙音乐课堂。藏族民歌旋律起伏跌宕,情绪欢快热烈,重在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诠释跳跃的旋律,在边唱边表演中体验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尽情抒发他们内心的愉悦与激情。课本中配有声势动作,参与到歌曲中,课堂气氛会更活跃,歌曲也会更热烈。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节奏很感兴趣,这首歌正好可以一边唱,一边做动作,也能锻炼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
教学重难点: 附点音符 声势动作
教学方法:教唱与律动相结合
教学用具:电子琴,唢呐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播放藏族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并跟着老师的动作,一起跳起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这首歌曲之中。
(2)导入新课:教师告诉学生刚听到的音乐,是藏族的,并借助图片,带着学生了解西藏,简单介绍藏族的地域特点,语言,衣着服饰,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
(3)出示本课的歌曲:藏族民歌——《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听,并感受歌曲的速度。
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演唱情绪 生做出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稍快,演唱时要高兴的,快乐的,使自己的声音明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歌曲的情感。【设计意图:首先点明演唱情绪,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方便教学,学生带着感情去演唱,才能体会出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教唱歌曲: 首先,教师出示歌谱,首先跟琴来唱歌谱,教师弹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注意歌曲的速度,以及附点音符,教师细心引导,让学生唱准,唱好高音。歌谱唱完后,我们让学生把歌词换成啦……演唱,来加深印象,并初步感知歌曲的风格。其次,让学生幻想自己穿上了藏族的衣服,聚集在一起,欢快的歌唱 。最后,教师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教师在教唱歌曲时,提示坐姿,演唱情绪,并用稍快的,明亮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学生熟练后,跟伴奏演唱,或老师一句学生一句,交换演唱,激发兴趣。【设计意图:在演唱教学中,首先让孩子们跟琴唱歌谱,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音高,乐感等,对孩子很有必要。教师的一个小环节,孩子在无形中会提高一大步,从而迈进音乐的大门。】
(5)参与声势动作:教师出示课本第6页的声势动作。X X /X X /X X /XX X /通过打节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师生练习,加深印象。教师坐在凳子上示范,跺脚,拍手的动作,学生跟学,要注意最后一小节第一拍跺两下,练习两遍后,提醒学生脚要轻松地跺,不要抬得过高。跟伴奏做律动,首先全体学生演唱歌曲,再边唱边动,到第二段时,教师示范转身,换方向再做律动,也可参照课件的视频自学第二段的动作。教师提醒表情,转身之后,面部的方向,朝向观众,为以后上台表演做铺垫。【设计意图: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对节奏感兴趣。歌曲中参与律动,更好的感受到歌曲明快的节奏,欢快,活泼的气氛。】
(6)音乐知识:附点音符的唱法。教师板书,讲授附点音符,时值,以及附点的作用,通过师生划拍练习,准确唱出附点音符的时值,这是本课的重点。【歌曲中出现了附点音符,而且附点节奏使歌曲更加欢快,气氛更热烈。只有唱好它,情感才会升华。】
(7)巩固新知: A看看谁的耳朵最灵?听拍节奏,找出你听到的节奏型。
(1)X X X X / X X/
B 对比附点节奏的旋律与不带附点的节奏旋律的不同之处?
(3) 6 6 5 / 2 3 5 6 //
(4) 6 . 6 5 / 2.3 5 6 //
(教师弹琴,引导学生认真听,通过对比,知道附点节奏前长后短。)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附点,掌握了附点音符的时值,并感受到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有推动旋律的作用,使歌曲的气氛更加热烈。
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唢呐教具,学生观察,并想象藏族人们吹唢呐的热烈场面,了解藏族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格。能够跟老师一起来跳藏族舞蹈,感受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首先,组织活动,把凳子靠墙,教师出示藏族人们聚集在一起的舞蹈场面,学生和老师围成两个圆圈,想象在庆祝节日......在欢快的舞蹈中结束。
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配合挺好,在讲解附点音符时,用的时间恰到好处。需要改进的方面,(1)在教唱这首新歌时,用时太短,忘了让孩子们跟伴奏演唱,是一个失误。如果让学生再多唱两遍,孩子们对这首歌曲的旋律,音高会更熟悉,效果也会更好。由于歌唱教学用的时间短,后边的律动教学就延长了。各环节的时间没有把握好。(2)在教律动时,教师忘记提醒,跺脚时不要抬的太高,要轻松的,转身练习时,只顾着让孩子们把面部转过来,忘记说,上半身也要稍微转一下,还是讲的不够全面。今后一定会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争取最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