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0: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20 曹刿论战
九年级语文组
《曹刿论战》出自《左氏春秋》。此文章虽篇幅很短,但精彩程度不亚于《左传》开篇《郑伯克段于鄢》。
话说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暗杀,月余后,公孙无知亦被暗杀。齐国王位空虚,公子纠、公子小白分别从鲁国、莒国赶回齐国争夺继承权。公子小白先行回到临淄,即位,是为齐桓公。
由于鲁庄公曾帮助过公子纠,还引起战争,所以齐、鲁结仇。齐桓公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也就是鲁庄公十年,率兵浩浩荡荡杀向鲁国。然后便有了本文的内容。
背景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提问】判断·改正
订正:《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做笔记
课前听写(100分)
1、齐师伐我 2、肉食者谋之 3、又何间焉
4、肉食者鄙 5、何以战 6、衣食所安
7、弗敢专也 8、必以分人 9、小惠未遍
10、牺牲玉帛 11、弗敢加也 12、必以信
13、小信未孚 14、神弗福也 15、小大之狱 16、虽不能察 17、必以情 18、忠之属也
19、可以一战 20、战则请从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牺牲

可以
词类活用:孚、福
特殊句式:倒装句和省略句
检测题内容
一词多义:
见 其
之 焉

古今异义:


牺牲

可以

词类活用:孚、福、鼓、下
特殊句式:倒装句和省略句
以上内容需要识记,望同学们利用早读时间认真记忆!注意画圈词语、红字以及实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
1.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曹刿协助鲁庄公用策略战胜齐国
2.曹刿为什么要“论”战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做笔记
专题训练 断句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必考题型,文言文断句方法以及技巧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辦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
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基本原则
⑴总原则: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例如,“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本纪》)。
⑵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列传》)。
⑶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例如,“久之/荆柯未有行意”(《刺客列传》);再如,“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屈原列传》)。
⑷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羽本纪》)。
⑸句中出现标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
⑹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⑺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⑻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例如,“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孔子世家》);另如,“於/鲧哉”(《尚书》)
⑼词与词之间并列时,不必断句;但短语之间并列时,中间有较大的停顿,两者之间则需要断句。
例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这一句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内部则不必断句。
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
下列对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然莫省为仲微也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B.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C.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D.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A
第一段
第一,曹刿的身份
曹刿是一种区别于旧贵族的新兴力量的代表。
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指的是卿大夫阶层,先秦生产力低下,只有大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吃上肉。所以曹刿的潜台词是:这些老贵族目光短浅,不能高瞻远瞩。要打仗,还是得靠我曹刿,他们已跟不上时代啦!”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这分明是对旧贵族赤裸裸的挑衅,也是对旧贵族所代表的旧秩序的蔑视。可以看出,一种趋势已初现端倪:旧贵族的权威逐渐没落,新兴力量逐渐加强。正是这种趋势,推动着春秋战国大变革,使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因为它像多米诺骨牌一般推翻旧秩序:旧贵族权威没落——新兴力量加强——一国之主开始重视民的力量,贵族与国主互相分权的局面结束——政治制度逐渐走向集权化——分封制不可避免地瓦解。
此外,曹刿的这种特殊身份有助于他看清时代,并为战争胜利作出重要的准备。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第二,庄公与曹刿的对话
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打仗呢?”
庄公回答:“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会把他分给‘人’。”
曹刿反驳:“小恩小惠未能遍及,‘民’是不会听从您的调遣的。”
庄公又答:“寡人祭祀神灵的祭品不敢向神虚报,必须以信待之。”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曹刿再反驳:“小信用无法使神灵信服,所以神不能保佑鲁国。”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无法完全明察秋毫,也必须以情理待之。”
曹刿闻此,喜出望外,表示赞同:“这便是忠的含义。鲁国可以凭借此打仗了!”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鲁庄公提出三种方案,曹刿否定其二,认可其一。
方案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这里需要注意“人”和“民”两个字的不同含义,因为如果将“人”与“民”笼统地理解成现代汉语中的“人民”一词,则文段解释不通。如果这样解释,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都是取信于民的表现,曹刿便不可能说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这样的话。只有“人”与“民”的含义不同,文段才顺理成章。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那“人”该如何翻译?我认为将其翻译成贵族最为妥当。因为在庄公的意识里,贵族是最靠得住的,只有笼络住贵族,战争才有胜利的可能。(当然我并没有充足的证据,如各位有何高见,请在评论区留言!)
庄公过于重视贵族,忽略了民的力量,所以被曹刿否定。
课文内容解读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方案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先秦时代的国君都非常重视“天”的力量,认为有了“天”的支持,自己的国就能稳固,也时常用“天”来做文章。
比如《子鱼论战》中的子鱼说: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他聪明地借天之名劝阻宋襄公不要与楚国作战。可惜宋襄公没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与楚国作战,输得一败涂地。
又如《王孙满对楚子》中,王孙满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来维护周王室仅存的尊严。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那“人”该如何翻译?我认为将其翻译成贵族最为妥当。因为在庄公的意识里,贵族是最靠得住的,只有笼络住贵族,战争才有胜利的可能。(当然我并没有充足的证据,如各位有何高见,请在评论区留言!)
庄公过于重视贵族,忽略了民的力量,所以被曹刿否定。
课文内容解读
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段
那“人”该如何翻译?我认为将其翻译成贵族最为妥当。因为在庄公的意识里,贵族是最靠得住的,只有笼络住贵族,战争才有胜利的可能。
庄公过于重视贵族,忽略了民的力量,所以被曹刿否定。
课文内容解读
课文内容解读
欣赏与思考
我们毛主席曾对这种策略大加赞扬: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在后世,虽战争形式已与先秦千差万别,但“长勺之战”中“敌疲我打”的军事思想被广泛沿用。
A.曹刿(guì) 遂逐其师(suì)  下视其辙(zhé)
B.登轼(shì) 彼竭我盈(yíng) 一鼓作气(zuò)
C.旗糜(mǐ) 弗敢专也(fú) 夫大国(fū)
D.玉帛(bó) 又何间焉(jiàn) 小惠未遍(biàn)
C
【解析】C项中,“糜”应为“靡” ,“夫”应读fú。
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语文组第20课复习案(补偿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小惠未遍 ( )
(2)必以情 ( )
(3)忠之属也 ( )
(4)齐师败绩 ( )
(5)既克,公问其故 ( )
(6)夫大国,难测也 ( )
遍及、普遍
诚心

大败
已经
推测,估计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尽自己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我发现他们的车轮痕迹散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重点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文言文阅读(2021年中考真题)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乙)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
(1)又何间焉 (2)阡陌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间”,参与;“阡陌”,田间小路。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参与
田间小路
袁安听说以后,怀疑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观察。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求我们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以”,凭借;
“从”,跟随;“疑”,怀疑;“阴”,暗地里。
2. 翻译下列语句。
(2)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 甲、乙两文各有一句话体现了执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求我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甲文可以结合“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得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可以结合“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得出:重德化,不任刑罚。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诸葛亮
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