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多媒介
【学习目标】
学会通过各种媒介来获取信息。
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信息,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
发挥多种媒介在宣传功能上的优势,确定宣传主题、目标受众和媒介种类,进行传播。
设计宣传方案,拟写宣传语,确定媒介使用策略,有计对性地进行设计,利用多种媒介来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重难点】
1.培养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习如何利用多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所谓多媒介,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影像和声音,多媒介首先是一种技术的指称,除了计算机,多媒介包括多种新生的影像媒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生的影像多媒介有DV、网络播客、网络博客、手机电视、电子游戏等。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全新的媒体——自媒体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自媒体是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公民用以即时发布讯息的一种载体,如QQ、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社区、直播等。自媒体无疑是人人参与、人人呈现、人人发布的“公民媒体”“平民媒体”“个人媒体”,是一种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形式。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携带方便的电子终端产品的普及,自媒体势不可挡,于是人人低头滑动屏幕的“低头族”成为一种风景。
新媒体、自媒体传播有方便、快捷、资讯丰富等优点,但“低头族”现象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人身安全隐患、视力下滑、荒废学业等等。因此我们在充分自主化、个性化运用多媒介的同时,也要有媒介使用的自律性,保证时间上有节制,内容上弘扬正能量,不做“标题党”,不夸大宣传,更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自主探究
1.小调查:你最常用的三个媒介平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垃圾分类
(1)请为社区(村)垃圾分类拟写一条户外悬挂的宣传标语,上口易记,号召力强。
(2)请以社区(村)宣传工作人员的身份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宣传文案,助力本辖区垃圾分类实施推广。
3.经过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我们成功遏制住了疫情,为世界争取了宝贵时间、经验、物资,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居家抗疫期间,哪一件事情,或者哪一个瞬间场景、哪一幅图片、一则消息最触动你的心灵?请选择其中之一,写一篇随笔,要有事实,有观点,不少于300字。
三、活动实践
1.学校近期拟举办一次戏剧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参加这一活动。小组合作,为班级的节目写一个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
①确定宣传主题、目标受众和媒介种类。每小组选择一种媒介,集中力量宣传,充分发挥这种媒介在宣传功能上的优势,例如校报、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具有权威性,而一些自媒体平台则传播迅速,吸引力强。
②设计宣传方案,拟写宣传语,确定图片、音视频材料的使用策略等。要根据所选媒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例如在校电视台播放宣传短片,要设计短片画面内容,撰写画外音文稿;进行网络直播,要选择恰当的直播场地,撰写内容脚本;使用网络公众号发布文章,则要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标题的吸引力,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
③根据受众情况和媒介特点,选择最佳发布时间。因为是校园活动,主要受众是老师和同学,所以如使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可以选择课间、午间发布信息;如使用网络推广,则应选择晚上或周末发布信息。此外,还要注意把握宣传的频率,频率过高,容易使受众厌烦;频率过低,又达不到宣传效果。
④多媒介的运用可以充分自主化、个性化,但同时我们要有媒介使用的自律性,不做“标题党”,不夸大宣传,更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活动示例:写画外音
①什么是画外音
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即不是由画面中人或物直接发出声音,都称为“画外音”。
画外音通俗点理解就是:注解,题外话。事实上它就是一旁注与补充,以便人们对事实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它往往与主题有点相关,可作为辅助之用。也可以说是在一边解说。
②画外音的特点
画外音可以描述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画面的背景、叙写对象、事件直接议论抒情。
画外音常常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和合理的联想来传递图片的丰富内涵,增强图片的感染力,起到宣传的效果。
写画外音要实(画面内容)虚(画面意蕴)结合地揭示摄影者的立场、情感、态度。
③练习写画外音
(1)冬日,晴空。北京街头出现了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乔木,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议论。(不超过35字)
【画外音】园林工人精心装饰着冬日的北京,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一位生态学家,指着街头一株株仿真的椰子树说:“这些用化学原料制成的椰子树不仅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阳光照射下还会释放有害气体……”(不超过35字)
【画外音】没有科学便没有环保,生态学家呼吁,去掉装饰,还原冬天的本色。
(3)小骆驼问妈妈:我们的睫毛为什么这么长?妈妈说:为了挡风沙。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呢?妈妈说:为了储存水和养料。小骆驼继续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说:为了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小骆驼很高兴,但它又问:“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待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去沙漠远足呢?”
请你给这则寓言写一段“画外音”,揭示它蕴含的道理。(不超过30字)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或: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展现一个人的才能。或:如果没有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机会,天才、人才和庸才就没有区别。
四、拓展延伸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善用多媒介,目前中学生有手机的特别多,请你谈谈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弊端。
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弊端:第一,学生经常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听歌曲、阅读网络小说等,严重影响学习和休息,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手机上网使学生不能抵制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第三,手机易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学生购买手机的钱和话费,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第四,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第五,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有些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或网上查询获取答案。
【反馈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
罗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自主、自我、自由为典型特征的自媒体以感性、个性、散乱等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传播。自媒体一方面蕴含着提升主体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却隐藏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导致自媒体环境下的部分信息存在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涌现出的“微电影”可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成为时代发展的又一“符号”,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制作而言,微电影具有与之相区别的审美与价值定位。其以“青年化”“生活化”“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获得了社会广大受众的认可,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
所谓“微电影”,是指在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一种以“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为内容特征,以精致、简短、简约为表现特征的电影。微电影实现了电影从传统精英制作模式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制作,但又脱离于普通拍摄记录的影视作品。实践中,不同视角下的微电影具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可将其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其中,自由创作型系个人情感意志的自由表达,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企业定制型则是由企业投资进行制作,内容倾向于广告化、商业化;专业制作型是由专门的影视公司进行制作,以商业化为创作取向。
从当下微电影所反映的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题材来源于现实,“再现”于现实,能够让广大受众置身于剧中,具有纪实性与真实性,系一种纪实的美学。在这一点上,有别于通过各种电影特技来塑造美、抽象美的传统的蒙太奇流派。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微电影在取材源于现实、“照顾”现实的同时,也渗透许多非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如运用再现场景的拍摄手法,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相区别。
当我们在对微电影进行审美鉴赏时,需要从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即应该从微电影剧情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否则便偏离了剧情所反映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义。例如,微电影《京杭运河行》中,从剧中最为典型的“桥和船”画面,衔接到一段段的历史和今天的画卷,从小处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宏大,摆脱了传统“宏观选题”的叙事背景。对此,我们在对剧中所透露的美进行解构时,不能仅就剧中画面进行美的欣赏,应该将其上升到整个京杭大运河宏大的背景中,从大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欣赏。
可见,以“微电影”为典型的现代电影,在传承蒙太奇流派的审美构造时,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倾向于纪实主义的审美构造。该种审美构造或许可以说是奇观化、平庸化,但不能脱离其内在的真实性,从而使得广大受众感同身受,以塑造其内在的美。
[注]蒙太奇:指剪接组合镜头,以形成完整的电影片。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电影”作为自媒体的一种,具有自主、自我、自由的典型特征,其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感性、个性、散乱等特点。
B.“微电影”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等具体体现了“微”的特点。
C.“微电影”之所以成为时代发展的“符号”,是由于其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
D.“微电影”具有精致、简短、简约的表现特征,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
2.下列对“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的分析与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以“青年化”“生活化”“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的“微电影”,凭借“奇观化”“平庸化”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这一点上区别于传统电影制作。
B.“微电影”实现了从传统精英制作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制作。
C.从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的题材来源于现实,又“再现”于现实,其纪实的美学特征有别于传统的蒙太奇流派。
D.“微电影”取材源于现实,但也采用许多非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与传统的电视纪录片有一定区别。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存在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能造成部分信息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结果。
B.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微电影”可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这三类中只有自由创作型不以营利为追求目标。
C.文中举《京杭运河行》的例子,说明了微电影的欣赏要透过剧情对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
D.与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不同,“微电影”兼顾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以内在的真实性塑造内在的美,来赢得广大受众。
【参考答案】
【反馈检测】
1.【答案】D
【解析】选D。“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与文意不符。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文中没有明确其传播方式。
2.【答案】A
【解析】选A。“凭借‘奇观化’‘平庸化’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与原文不符。
3.【答案】D
【解析】选D。“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文中没有依据。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