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生物的变异(2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7.2.5 生物的变异(2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20:59:50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存在于不同种类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以及个体之间(亲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
知识回顾
二、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1.由 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2.单纯由 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
环境
水稻
中国古代育种成就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资料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我国水稻品种已有糯稻和粳稻两种。
距今2500-3000年左右,农作物在播种前要进行选种。
如《诗经·大雅·生民》中提到“嘉种”这优良品种。
《齐民要术》(公元533年-544年)收录了大量农作物品种名称,其中水稻品种36个(其中糯稻11个)。
《康熙几暇格编译注》记载康熙曾用育种方法,培育出一种“早熟”、高产的水稻优良品种——“御稻”。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古代育种成就
家禽家畜
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已经饲养马、牛、羊、鸡、
犬和豕(猪)“六畜”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猪、鸡、鸭、马的国家之一。
汉武帝大力倡导养马,进行大规模繁殖和杂交改良内地马种。
汉唐以后,各代先后从西域输入良种马改良马种。
汉代在猪的选育方面经验和技术相当成熟。从华南和华北一些
地方汉墓出土的青瓦猪外形来看,当时猪种已经具有优良品质。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遗传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思考:
(1)人们在培育优良品种过程中,希望得到的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培育优良品种中,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遗传和变异原理?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阅读课本第46页.图7-20,尝试完成以下填空:
(1)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奶牛的产奶量不同主要是由 决定的。
(2)在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我们将产奶量 (高/低)的奶牛选择出来,进行繁育。
(3)根据遗传变异的原理,繁育后的奶牛后代有的产奶量更高,有的产奶量更低,有的与原来的奶牛产奶量接近,说明后代还会出现 。因此,我们要再从中选择、繁育。
1.选择繁育高产奶牛
(1)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奶牛的产奶量不同主要是由 决定的。
(2)在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我们将产奶量 (高/低)的奶牛选择出来,进行繁育。
(3)根据遗传变异的原理,繁育后的奶牛后代有的产奶量更高,有的产奶量更低,有的与原来的奶牛产奶量接近,说明后代还会出现 。因此,我们要再从中选择、繁育。
遗传物质

变异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这是由于: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并进行繁育,后代还可能会出现变异,再从中选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而且产奶量还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1.选择繁育高产奶牛
(属于人工选择育种)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讨论:
(1)图中有几对相对性状?分别是什么?该相对性状由什么决定?
(2)图中利用什么方法把高产和抗倒伏这两个性状组合在一起?
高产和低产、易倒伏和抗倒伏两对相对性状。由基因决定。
利用杂交方法。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2.高产抗倒伏小麦
(属于杂交育种)
这是由于: 通过杂交育种方式,让杂交后代同时具有抗倒伏的基因和高产的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表现。
神舟十三号的三位宇航员不仅在2022年春晚为全国人民送来了“太空祝福”,他们还带着来自大庆的12000粒种子遨游太空。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1)彩椒和太空椒在品质上有什么优点?
(2)各色彩椒的培育是用了什么育种方法?
(3)太空椒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彩椒和太空椒在品质上有什么优点?
(2)各色的彩椒的培育是用什么育种方法?
彩椒
太空椒
果大、品质好。
杂交育种。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3)太空椒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彩椒
太空椒
太空椒是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漫游,受到宇宙射线影响,引起其内部遗传物质的变化。
这种变异能遗传。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这是由于: 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种子播种后,经人工选育得到的。
3.太空椒
(属于诱变育种)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遗传育种的主要方法:
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还有许多,建议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无子西瓜、转基因大豆如何抵抗除草剂、高产优质转基因奶羊新品种。
思考:
(1)人们在培育优良品种过程中,希望得到的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培育优良品种中,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遗传和变异原理?
人们希望得到可遗传的变异。
如: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DNA结构发生变化或染色体结构数量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一般都是可以遗传的。
科学家的故事
阅读课本49页,了解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 李振声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孔令让(在小麦抗赤霉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利用卫星搭载进行的水稻太空育种,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水稻;
B.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C.用化学药品处理染色体加倍的甜菜,比普通甜菜含糖量高;
D.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晒黑。
D
课堂练习
2.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和某种野生稻,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人工选择培育; B.诱导基因发生改变;
C.杂交育种; D.转基因育种。
C
课堂练习
3.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
A.性状; B.遗传物质;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B
通过本节学习,我知道: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主要方法有:
人工选择育种、 和 ;
无数的育种专家如袁隆平等,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谢谢观看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第二课时)答疑
思考:用某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使到甜菜的染色体翻倍,该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请问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答:这种变异能遗传。
遗传物质的变化包括DNA结构的变化、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
什么是遗传工程(基因工程)育种?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把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的细胞,有目的地改造其遗传性状的育种方法。
育种过程: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筛选获得优良个体
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红绿色盲;
B.用杂交方法培育出的矮秆高产小麦;
C.用射线照射培育出的抗病茄子新品种;
D.因长期进行日光浴而出现的健康肤色。
D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进方形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原本球形的西瓜会长成正方体形。这种“方形西瓜”受到了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普通西瓜的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选育,培育出含糖量高、纤维少、个头大的太空西瓜。
(1)“方形西瓜”的变异属于 的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会结出 形的西瓜。
(2)太空西瓜含糖量高、果实大,其根本原因是普通西瓜种子的___________在太空条件下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
(3)这两个材料说明,生物的变异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巩固练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进方形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原本球形的西瓜会长成正方体形。这种“方形西瓜”受到了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普通西瓜的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选育,培育出含糖量高、纤维少、个头大的太空西瓜。
(1)“方形西瓜”的变异属于 的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会结出 形的西瓜。
不可遗传

巩固练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进方形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原本球形的西瓜会长成正方体形。这种“方形西瓜”受到了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普通西瓜的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选育,培育出含糖量高、纤维少、个头大的太空西瓜。
(2)太空西瓜含糖量高、果实大,其根本原因是普通西瓜种子的___________在太空条件下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
巩固练习
遗传物质
可遗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进方形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原本球形的西瓜会长成正方体形。这种“方形西瓜”受到了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普通西瓜的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选育,培育出含糖量高、纤维少、个头大的太空西瓜。
(3)这两个材料说明,生物的变异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巩固练习
遗传物质
环境
谢谢观看(共41张PPT)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一、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别:
1.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 。
2.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 种精子,分别含 染色体;
女性只有 种卵细胞,含 染色体。
XY
XX
2
X、Y
1
X
知识回顾
二、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 。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XX
XY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自于生物的变异。
不同种类的生物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你还能举出生物变异的其他实例吗?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小熊带好朋友到家玩。他把超市买的两袋花生,分给大家吃。他们发现一袋花生果实小,一袋花生果实大。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大花生里面有小花生,小花生里面有大花生?
花生果实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品种不同。
要是栽培条件好,我想小花生也会变成大花生。
这样说不科学!大小花生是指它们果实大小的平均值而言。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阅读课本45页“提示”,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区分大小不同的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
(2)测量花生果实的哪个部位?
(3)怎样选择30枚花生?
(4)本次探究有哪些基本步骤?
通过测量来区分。
测量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
随机抽样。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阅读课本45页“提示”,梳理探究实施的步骤。
1.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30枚。
2.测量花生的果实长轴并记录。
3.整理数据,并通过曲线图或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1.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30枚。
2.测量花生的果实长轴并记录。
3.整理数据,并通过曲线图或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选用什么工具测量花生果实长轴?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1.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30枚。
2.测量花生的果实长轴并记录。
3.整理数据,并通过曲线图或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选什么工具和方法测量能使测量结果更精准?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1.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30枚。
2.测量花生的果实长轴并记录。
3.整理数据,并通过曲线图或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选什么工具和方法测量能使测量结果更精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花生长度
大花生长度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小花生长度
大花生长度
单位:毫米( mm )
设计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并通过曲线图或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花生长度 29 30 29 29 30 27 32 31 33 33 28 26 31 27 30
大花生长度 46 33 38 42 39 36 45 32 36 43 45 33 36 42 46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小花生长度 31 37 32 33 32 27 28 26 30 28 29 29 28 30 34
大花生长度 45 50 39 37 39 29 31 45 46 49 37 38 35 36 43
小花生果实长轴平均值:30.0mm
大花生果实长轴平均值:39.7mm
数据处理1:求平均值
单位:毫米( mm )
长度(单位:毫米)
数据处理2:柱形图
数据说明:这种两种花生是大小不同的品种。
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物质差异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
数据处理3:曲线图
数据处理3:曲线图
1.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范围内的数量明显要多于小花生果实的数量。
说明:这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品种的花生。
数据处理3:曲线图
2.大花生品种中有较小的花生,小花生品种中也有较大的花生。
说明:同一品种的花生个体间,果实大小的性状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由环境因素引起。
不可遗传的变异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通过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我们知道:
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间存在变异,这是由遗传物质差异引起的;
同一品种花生个体间,果实大小也存在变异,这种变异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5.讨论:
(1)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不一定。
这一粒饱满的大花生种子种下去,有大有小,但其平均值仍和原大花生品种相近;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大花生品种也可能结出较小的花生。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5.讨论:
(2)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营养不足,果实变小;
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营养充足,果实会变大。
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物性状表现。
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
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请你判断,下面实例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1)小明从事野外地质考察工作,皮肤被晒黑。
(2)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含糖量提高。
你还能举例说说吗?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课堂练习
1.“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产生万紫千红的原因是( )
A.生物的遗传; B.生物的变异;
C.环境温度的不同; D.光照的不同。
B
课堂练习
2.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正确的是( )
A.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抽取35枚;
D.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枚。
C
课堂练习
3.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种在肥沃土壤的小花生种子结出了较大的花生种子;
B.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黝黑;
C.用化学药剂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其含糖量提高;
D.经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C
课堂练习
4.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的毛色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
A.普遍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B
课堂练习
5.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一对肤色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
B.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C.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了矮茎个体;
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比较高大。
D
通过本节学习,我知道: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存在于不同种类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以及个体之间(亲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
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 。
单纯由 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环境
谢谢观看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答疑
花生果实大小的性状受遗传物质(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思考:从大花生品种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不一定。
遗传物质(基因)
控制花生种子大小(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
假设控制“大”的基因为“A”,控制“小”的基因为“a”。
那么大花生基因型为 和 ;小花生基因型为 。
AA Aa
①当大花生基因型为 AA
后代均为AA
(大花生)
②当大花生基因型为 Aa
亲代
Aa × Aa
精子或卵细胞
A a A a
子代
AA
大花生
aa
小花生
Aa
Aa
aa
花生果实大小的性状受遗传物质(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思考:从大花生品种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不一定。
环境因素
每一粒花生种子获得的营养、水分等环境因素不同。
小结: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水毛茛
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环境等因素有关;
C.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D.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
巩固练习
2.选取饱满的纯种小麦播种于农田,发现靠近路边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A.小麦种子发生变异;
B.环境引起性状改变;
C.所播种的小麦种子质量良莠不齐;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
B
巩固练习
3.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高茎豌豆的后代有出现矮茎个体;  
B.色觉正常夫妇生下色盲孩子;
C.肤色正常夫妇生下白化病孩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D
巩固练习
4.关于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抽取大小两种花生时,应随机抽样;
B.要对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长轴进行测量;
C.得到测量结果后,用大花生的最大值与小花生的最小值比较;
D.测量的结果也可以用柱形图表示。
C
巩固练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