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 总复习专题二:物质间的关系与转化习题强化复习课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 总复习专题二:物质间的关系与转化习题强化复习课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22:5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 总复习
专题二:物质间的关系与转化习题强化
(复习课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
巩固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基础知识,通过化学反应理解物质间的关系以及物质间的转化。
学会对题目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有用信息;掌握物质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
建立并扩写化学知识体系,建构分类学习化学的学习习惯,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培养科学态度。
【作业内容】
本课时作业以复习专题:物质间的关系与转化习题强化为核心,设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和创新应用三个主要部分,同时设有误区与收获部分,合理保障每位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个人不同的收获,在反思总结中得以进步。结尾增设知识归纳部分,有效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基础过关★(5题,必须做)
基础强化,透彻物质间的关系与转化
1.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
A.Cu2+、Na+、C1- B.Na+、、
C.、K+、 D.Ag+、Mg2+、Cl-
【参考答案】C
【设计意图】
本题主要考察物质间的关系,以离子共存为载体考察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学生需要以酸碱盐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知识基础,理解题意继而判断答案。本题体现了酸碱盐等物质关系中今年高频考点:离子共存,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类似题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作答习惯。
2.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表中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与图示关系不符的一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H2O O2 CuO
B C CO2 CO
C CaCO3 CaO Ca(OH)2
D Cu CuO CuSO4
【参考答案】B
【设计意图】
本题主要考察物质间的转化,以图表结合的形式考察相关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化。学生需要结合图表所提供的的信息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进行判断,完成作答。本题不仅能完成对学生读图读表能力、分析能力的考察,更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素养。
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如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B
【设计意图】
本题以新颖的题型作为载体,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鉴别进行分析。学生首先需要认真理解题意,理解题目表达的流程与检验内容,再结合酸碱盐化学性质等基础知识即可完成作答。本题不仅能完成对学生读题和分析能力的考察,更有助于学生建构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的习惯。
4.绘制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防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名称是氧化铁
B.①反应可能是Fe2O3+3Al2Fe+3AlO
C.⑤反应可能是3NaOH+FeCl3=Fe(OH)3↓+3NaCl
D.⑤~⑨全部是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C
【设计意图】
价类二维图是现阶段各类考题中的热点之一,这类坐标图利用不同的横纵坐标,将元素与化合价有效联系在一起,全面考察了学生关于不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一类较为综合的分析类题型。本题不仅先利用价类二维图考察学生的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关系与转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_____。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_____。
(3)FC+D中生成的C和D体积比_____。
(4)I+F(气体)H+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参考答案】CuO 高温 1:2 CO+H2OH2+CO2
【设计意图】
本题是一道综合类题目,主要考察物质的推断与转化相关知识。本题结合了图形转化和物质推断等考点,既是对学生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考察,同时也是对常见化学反应的巩固与检验,有助于学生消化前面所学知识,巩固物质推断题作答方法。
★能力提升★(2题,认真做)
提升1 :突破难点:物质推断题
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E的化学式是______,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_。
(4)金属C在______的条件下容易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只写一条)。
【参考答案】(1)化合反应 (2) (3)H2 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或反应②中稀硫酸过量) (4)潮湿的空气中(或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防止金属腐蚀(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设计意图】
本题是一道综合类题目,主要考察物质的推断与转化相关知识。本题结合了图形转化和物质推断等考点,既是对学生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考察,同时也是对常见化学反应的巩固与检验,有助于学生消化前面所学知识,巩固物质推断题作答方法。
提升2 :紧跟热点:物质关系题
2.如图是A、B、C、D、E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可溶性A与可溶性C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下列属于酸性化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 B.SO3 C.CO
(3)根据如图判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组合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A+B ②A+C ③A+D
【参考答案】(1)Ba(OH)2+Na2CO3=BaCO3↓+2NaOH(合理即可)(2) AB (3)③
【设计意图】
本题以新颖的题型作为载体,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鉴别进行分析。学生首先需要认真理解题意,理解题目表达的流程与检验内容,再结合酸碱盐化学性质等基础知识即可完成作答。本题不仅能完成对学生读题和分析能力的考察,更有助于学生建构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的习惯。
★创新应用★(1题,选择做)
1.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 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 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操作 a”的名称是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
(5)160g CuSO4与足量NaCl 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 CuCl 最多是_____g。
【参考答案】Cl- Cu2+ SO3+H2O=H2SO4 化合反应 过滤 NaCl CuCl难溶于水,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保留CuCl 快速去除CuCl表面的水、防止其变质 99.5
【设计意图】
流程题是往年中考中必考题型,本题主要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作为为考点,结合工业流程对学生的知识使用能力进行考察。本题难度不太大,但制备的物质以及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学生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对解题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题为选做作业,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提升信息分析及计算能力,难度系数相对较高,需要学生观察数据,提炼出信息,从而进行作答。
★反思总结★(1题,认真做)
(1)请总结本次复习内容中存在的困难:
(2)针对易混淆的知识拟采取的方法:
【参考答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陈述
【设计意图】进行学情监控和学习反馈,以更好地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组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