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优密卷A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优密卷A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09: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优密卷A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4分)
1.这家便(biàn pián)民超市里的蔬菜很便(biàn pián)宜。
2.小张担任书记以来,工作一直很劳累(1ěi lèi),但也积累(lěi lèi)了不少工作经验。
3.朝鲜(xiān xiǎn)半岛盛产的新鲜(xiān xiǎn)帝王虾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4,历史上,有许多朝代的都(dū dōu)城都(dū dōu)建在西安。
二、看拼音,写词语。(9分)
mù tòng jīng yàn shè huì dà yáng zhōu
( ) ( ) ( ) ( )
xiōng dì gōng jiàng ér qiě ā lā bò
( ) ( ) ( ) ( )
三、查字典,填表。(6分)
查加点字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应选的解释(在序号上画“√")
创 举 ①向上拍,向上托;②动作行为;③提出;④全。
欲断魂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霄要;④将要。
形态各异 ①不相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
四、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15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填空。(6分)
qiē qiè 一切( ) 切( )开 情真意切( )
chéng shèng 乘( )车 乘( )法 一乘( )轿子
住 佳 ( )节 ( )房 才子( )人
保 宝 ( ) 存 ( )贵 ( )护环境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例:(骑)马 ( )担子 ( )粽子
例:(精美)的图案 ( )的遗产 ( )的画
例:改进(造纸术) 创造( ) 吸收( )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3分)
(1)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 )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 )
(3)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 )
4. 选词填空。(3分)
建设 建造 建立
(1)今年春天,这里要( )一个新的工业基地。
(2)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 )的。
(3)我们要为( )现代 化强国贡献力量。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2分)
(1) 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缩句)(2分)
3.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他一下子拽住了。(改为“把”字句)(2分)
4.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2分)
六、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7分)
1.古时候用【 】学富五车【 】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 【 】清明上河图【 】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 】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
3.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如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这些节日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七、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排队。(3分)
( )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起来。
( )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但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 )几千年前,要记录一件事,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
( )再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帛上,但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才能用。
(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 )东汉时代,蔡伦吸收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元日》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元日”指 。这首诗中描写的春节风俗有 、 、 。
2. 从王维的“温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菜萸少一人“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重用节有 、 的习俗,表达了诗人 之情。
3.《纸的发明》一文按照 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表达了作者 之情。
4.“文房四宝”是指 、墨、 、砚,“雅人四好”指 、棋、书、 。
九、口语交际。(4 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 你最喜欢哪种习俗 为什么呢 跟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十、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22分)
(一)赵州桥(节选)(10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 ”这句话,别从 、 、
、 等方面来介绍赵州桥的。(5分)
2.选文中画“ ”的部分用 (事例 数据)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1分)
3.选文中的“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用“ ”画出来。这种设计有哪些优点 用“ ”画出来。 (2分)
4.假如你行走在赵州桥上,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2分)
(二)万里长城(12分)
佚 名
①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②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战国以来,多个诸候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逐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③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停止 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域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
④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新疆罗布泊,东至吉林省东南部,全长约10000千米的长城,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侵扰,从没(间断 间隔)过对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年间,其间经过18次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东南老龙头的“边墙”。
⑤( )。现在经过(精心 细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们登高远眺,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长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 (3 分)
2.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请用" ”画出来。(2分)
3.第⑤自然段的开头应该是哪句话 请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3分)
A.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B.长城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C.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4.用“ ”画出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2分)
5.从“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中的数据,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
十一、 快乐练笔。(8分)
万里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结合图片,写一写。
万里长城多么雄伟壮观啊!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优密卷A
(参考答案)
一、1. biàn pián
2. lèi lěi
3. xiǎn xiān
4. dū dōu
二、牧童 经验 社会 大洋洲 兄弟 工匠 而且 阿拉伯
三、J 、 8 ②Y 谷 4 ④γ 巳 3 ①
四、1.qiè qiē qiè chéng chéng shèng 佳 住 佳 保 宝 保 2.示例:挑 包 宝贵 名扬中外 奇迹 经验
3.示例:(1)价格 (2)牢固 (3)惊动
4.(1)建立 (2)建造 (3)建设
五、1.(1)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桃符取下,换上新桃符。 (2)(我)向牧童打听附近哪儿有酒家,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村子。
2.洨河上有石拱桥。
3.就在这个紧急时刻,他一下子把马笼头拽住了。
4.虽然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六、1.“ ”, 。 2.《》 , 。 3. , 、 、 、 , 。
七、2 4 1 3 6 5
八、1.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 放爆竹 饮屠苏酒 换新桃符
2.登高 插茱萸 对亲人的思念
3.时间 对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的赞美(意近即可)
4.笔 纸 琴 画
九、示例: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习俗。我最喜欢看赛龙舟。因为那样的赛事很壮观,能够渲染节日气氛,还能激发我们拼搏向上的精神。
十、(一) 1.赵州桥非常雄伟 长度 宽度 建筑材料 形状特点
2.数据
3.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节省了石料。
4.示例: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1.防止 间断 精心
2.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3.C
4.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5.示例:我体会到修筑长城的人口规模之大。
十一、示例: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起伏在崇山峻岭之间。站在长城上,居高临下,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万里长城沿着连绵不断的山脉,向远处延伸,消失在雾霭笼罩的群山之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