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知道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创新的;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影响。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难点: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天下有道
?
科学社会主义
一、不忘来路,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
成就和挫折
问题1: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遭遇了哪些挫折?
一、不忘来路,奠定基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基
毛泽东
成就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
挫折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
二、开辟新路,砥砺前行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问题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呢?请阅读课本46至48页,自主完成表格。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阶段 时间 会议(事件) 内容
初步提出 1978
1982
发展完善 1987
1992
最终确立 1992
1997
二、开辟新路,砥砺前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1978年相比,1983年深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比办特区前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基本建设投资比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总和增长20倍。
——张宝忠《早春的气息——一九八四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纪事》,《解放军报》(2018年8月)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开辟新路,砥砺前行
问题3: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实际国情是什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
某书中评论关广梅:“关广梅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为她赢得了租赁企业家和女改革家的称号,也让她成为了“社”“资”问题的焦点。”
“她干的事是社会主义吗?”
问题5: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南方谈话内容
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4.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5.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
二、开辟新路,砥砺前行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二、开辟新路,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呢?请阅读课本46至48页,自主完成表格。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阶段 时间 会议(事件) 内容
初步提出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
198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完善 198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 南方谈话 强调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最终确立 199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
二、开辟新路,砥砺前行
问题6:如何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时代命题
中国人民
中国理论
中国道路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时代周刊》主题: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三、走好正路,不负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发展的?请阅读课本48至51页,自主完成表格。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2017年
1.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议主题: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会议主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主要矛盾;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问题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发展的?请阅读课本48至51页,自主完成表格。
问题8:你从中能看出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吗?
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多方面挑战,成功应对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战胜了1998年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妥善处理了1999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和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等,充分展示了我们党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8月)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上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走好正路,不负人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三、走好正路,不负人民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上作报告
北京2008奥运会
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走好正路,不负人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上作报告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课堂小结
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讲话(2022年1月)
1.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一位外国政要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D.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堂练习
B
D
B
作品推荐
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
书籍:《改革开放简史》,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拓展思考
如何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课后拓展
谢谢观看
八年级(下)—人教版—历史—第三单元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 疑
问题一:本课的知识点繁复,在记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学生提问
1982年
1987年
1997年
2002年
2012年
2017年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使用时间轴梳理史实
问题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道路名称 主要理论
中国特色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井冈山道路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
关系:继承和发展
党和人民
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以下是某同学的学习大纲,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理程 D.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2.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指导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B
A
3.材料
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历史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都得到适当的认同。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至2000中国的奋斗》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的共同点。(4分)
共同点:①指导思想相同,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道路相同,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③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节答疑结束,
欢迎学习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