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7 16: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中美、中日建交
3
全方位外交
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的相关史实。
3.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内容讲解
1.背景:
2.时间:
3.会议: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
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材料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
合作探究
我国为什么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二:1971年当联合国通过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决定时,76票赞成票中绝大多数是亚非拉国家投的。那天非洲人在大会会场激动地跳起舞,毛泽东说:是亚非拉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二 、 中美、中日建交
先来看看
(一)中美建交
材料四:“艾森豪威尔(1953—1961年美国总统)发出同样的警告,说只要不伤及平民,他认为美国没有理由(对中国)不使用核武器……”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一:“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中国等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 ----《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
威胁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敌对措施?
1951年
禁运
材料三:
材料一:
包围
封锁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  
1.背景——20世纪70年代:  
材料三: 1972年2月,尼克松在飞往北京的航程中对工作人员说了6点,包括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材料一: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转动大球”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
《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敌对
正常化
通过三则材料,我们能看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中美关系变化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①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与苏联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
国家利益
合作探究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共同要求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美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标志着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时间 事件
近代
现代
知识拓展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1901年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成为英法侵略者的帮凶
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美国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美国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建交后的中美关系改善过程曲曲折折,纠纷不断,但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是积极进步的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毛泽东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中国又获得了哪一外交突破?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周恩来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谈
(二)中日建交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高潮
三、 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 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1.背景 
2.举措(了解一下则可) 
3.成果 
成就2: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成就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成果 
成就3:中国举办的重要会议。
4.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温馨提示:请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方面思考。)
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课堂小结
1.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第26届联合国大 D.第27届联合国大会
随堂检测
基础巩固
C
2.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1971年基辛格访华 B.乒乓外交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3. 下图是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某期的封面。封面上的照片为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合影。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照片为运动员游览美国名胜所拍
B. 照片拍摄于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
C. 此举打开了中美人民友谊的大门
D. 表明美国社会各界赞同中美建交
C
4. 1972年3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28万美元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超过1971年274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