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共价键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7题)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B.NaOH C.NaCl D.
2.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化学键的是( )
A.Na2O2 B.CaCl2 C.CaC2 D.NaOH
3.(g) (g)+ H2(g) △H = +124 kJ mol-1。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则X值为( )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1 412 348 X 436
A.264 B.536 C.612 D.696
4.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Y2为红棕色气体,Z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C.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化合物XY、Z2Y、Z2Y2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5.以下变化中只是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氢氧化钠溶于水 B.溴溶于四氯化碳
C.氯化铵受热分解 D.金刚石熔化
6.下列各组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MgCl2和KCl B.NaOH和NaCl
C.H2O2和Na2O2 D.NH3和NH4Cl
7.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工业上用来制盐酸、漂白粉等。工业上利用浓氨水吸收氯气工业的尾气,反应生成NH4Cl,该技术高效的处理尾气中的氯气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反应的方程式为:。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l2具有氧化性,与NH3反应时得到电子 B.NH3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氮元素全部被氧化
C.若有22.4LN2生成,则至少需3molCl2参与反应 D.该反应中只发生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8.下列有关共价键的成因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成键后两原子的原子核距离更近些,体系的能量会更低 B.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最大程度重叠
C.共用电子在形成共价键的原子的核间区域出现的概率大 D.形成化学键,体系的能量降低
9.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氧化钠 B.溴化氢 C.氯化铵 D.氯化镁
10.“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2O2 B.H2SO4 C.AlCl3 D.NH4C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分子 D.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O、NH4Cl、H2O2中只含有共价键
B.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Na2O、NaOH和Na2SO4为离子化合物,HCl、NH3、NH4NO3、H2SO4为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或某些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1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
A.H2O2 B.NH4Cl C.Na2O2 D.MgCl2
14.硫酸盐(含SO、HSO)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有H2O参与反应 B.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C.NO2是生成硫酸盐的催化剂 D.该过程中有氧氢键断裂
15.某恒星内部发生的一种核反应为X+He→Y+H,X、Y为短周期元素,X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Y含14mol中子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X的氧化物均只含离子键 D.X、Y均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②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③完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④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⑥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①④ D.②⑤⑥
二、综合题(共4题)
18.利用铜萃取剂M,通过如下反应实现铜离子的富集:
(1)X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晶体。
(2)X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 。其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
(3)上述反应中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有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共价键
(4)M与W(分子结构如图)相比,M的水溶性小,更利于Cu2+的萃取。M水溶性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碳化硅的晶胞(其中●为碳原子,○为硅原子)。
①三个碳原子和三个硅原子相间构成一个_____式(船、椅)六元环。
②如果我们以一个硅原子为中心,则与硅原子次近的第二层有_______个原子。
③已知:碳原子半径为a×10-8cm,硅子半径为b×10-8cm,假设碳、硅原子是刚性小球,在晶体中彼此相切,计算碳化硅晶体的密度为____g/cm3(只要求列出算式),查表知该密度比实测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1)氮的固定有利于生物吸收氮。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填序号)。
①工业上N2和H2合成NH3 ②N2和O2放电条件下生成NO ③NH3催化氧化生成NO
(2)治理NO通常是在氧化剂作用下,将NO氧化成溶解度高的NO2,然后用水或碱液吸收脱氮。下列物质可以用作氧化NO的是___(填序号)。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D.KMnO4溶液
若以NaClO溶液氧化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和数目___。
(3)CO与NO在Rh催化剂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关键反应。用Rh做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如图:
①过程Ⅰ为_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过程Ⅱ生成的化学键有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已知过程Ⅰ的焓变为akJ/mol,过程Ⅱ的焓变为bkJ/m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②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3)②与④的一种化合物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该物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4)①③④⑧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还可以用作化肥,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⑤⑥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写出⑤⑥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B和D的价电子数也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C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2D的电子式________,其分子中________(填“含”或“不含”)σ键,________(填“含”或“不含”)π键。
(4)A,B,C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A
7.A
8.A
9.C
10.D
11.B
12.D
13.C
14.C
15.C
16.C
17.C
18.(1)分子 (2) N > O >C sp2
(3) be
(4) M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5) 椅 12 ρ= 密度偏小,说明实际晶胞体积比计算值小,即碳、硅原子间的距离应比两个半径小,实际上碳、硅原子间共价键作用,而不能假设成相切(是相交)
19.(1)①②
(2) D
(3) 吸热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NO(g)+2CO(g)=2CO2(g)+N2(g) ΔH=(a+b)kJ/mol
20.(1) (2) Na>Al>C H2SO4>H2CO3>H2SiO3
(3) (4) (NH4)2SO4
(5) Al(OH)3+ OH-= AlO2- +2H2O
21.(1)Na:―→Na+[::]-
(2) 1s22s22p63s23p64s1
(3) H::H 含 不含
(4) NaOH 离子键、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