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章末综合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章末综合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08: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章末综合练
一、单选题
1.“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为一体的茶道形式,图是泡“工夫茶”用的电茶炉,在电路中用R1和R2代表消毒锅和煮水壶,当闭合开关S后,R1和R2才能工作,但不能同时加热,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两只灯泡连接在由一个电源供电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l电流为0.2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A,由此可判断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图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只小灯泡均发光且L1比L2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B.电路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C.干电池对外电路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如图所示是一种英语听力播放控制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的装置;“定时开关”在电路刚接通时,处于“闭合”状态,达到设定时间后能自动断开。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指示灯立刻发光,播放器立刻播放声音
B.到达设定时间后,指示灯熄灭,播放器立刻开始播放声音
C.到达设定时间后,指示灯发光,播放器立刻开始播放声音
D.定时开关断开前后,“指示灯”和“播放器”分别处于并联和串联状态
5.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L1与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通过a b c d四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6.小聪受楼道灯电路的启发,在爷爷的卧室里安装了这样一个“聪明”电路。晚上只要拍拍手,灯就亮了,过一会自动熄灭,给爷爷带来了方便。不过遇到晚上有雷雨,就麻烦了,雷声使灯不断被点亮,影响爷爷休息。还有爷爷睡觉前需要这盏灯一直被点亮。小聪利用两个开关S1、S2改进了电路。通过对开关S1、S2的操作,可以取消自动功能,使灯一直被点亮或者一直不亮。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7.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8.位于医用口罩中层的过滤层是由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制成,能够吸附飞沫。下列事例的原理与熔喷无纺布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  )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吸起碎纸屑
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
9.三只小灯泡在电路中的连接如图所示,当开关S突然闭合时,三只灯泡(  )
A.只有灯L1熄灭
B.三只全部熄灭
C.L1、L2同时熄灭,L3仍然会发光
D.三盏灯都不会熄灭
10.将两个电流表分别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两个位置测量,此时电流表A1和A2读数分别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大小分别为(  )
A.0.24A 0.7A
B.1.2A 0.7A
C.0.24A 0.46A
D.1.2A 0.14A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是绝缘体
B.电源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
C.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简单电路由用电器 导线 开关三部分组成
12.在如图所示,导体A、B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A和B等长,但A比B的横截面积大,当S闭合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A的电流比通过B的电流小 B.通过A的电流比通过B的电流大
C.通过A的电流和通过B的电流相同 D.无法比较通过A、B电流的大小
13.图中的电加热眼罩,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它有两个发热电阻。当开关S1闭合时,R1工作,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R1、R2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眼罩停止发热。下面电路图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小纸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梳子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梳子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梳子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梳子与纸片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15.如图所示,小明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得到电子带上负电
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金属箔片带正电荷而互相排斥
C.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金属箔片上
D.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片流向玻璃棒
二、填空题
16.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电;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是因为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
17.如图所示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若用一根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验电器B将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瞬间电流的方向为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18.小莹同学测量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原因是电流表______;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______继续进行实验。
19.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将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1)与丝绸相比,玻璃中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______
(2)金属箔带上______电。这是因为______(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通过金属杆( )
A.从玻璃棒转移到了金属箔 B.从金属箔转移到了玻璃棒
20.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______的(填“断开”或“闭合”)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引爆起爆器,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__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的“负压病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在特殊装置下实现将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专门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医护人员相互感染,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撑。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从空气流通的角度分析,“负压病房”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到室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所以室外新鲜空气可以流入室内,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不会流到室外;
(2)图中的该“负压设备”装置其内部且有一个复杂的电路结构,可用电流表______连接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测量其工作时的电流;
(3)下列实例中处于“负压”状态的有________。
A .正常工作时的吸尘器 B .正在漏气的气球
C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 .高空飞行中漏气的飞机机舱
22.综合考虑下表各方面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年产量104t 密度103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为最强,9为最弱 导电性能1为最强,9为最弱 市场价格大约元/t
铝 15000 2.7 660 4 4 16000
铜 8000 8.9 1083 2 2 17700
金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钢铁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铅 3000 11.3 327 9 9 4900
镍 800 8.9 1453 7 6 103000
银 8 10.5 961 1 1 1365000
(1)哪两种金属导电性更好?你认为导电性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2)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23.阅读《口罩心脏》,回答问题:
“口罩心脏”——熔喷无纺布
医用口罩至少包含3层无纺布,其中位于中层的熔喷无纺布,是口罩能够实现过滤功能的核心“心脏”,它具有出众的吸附和过滤能力。
相对于大小在5微米左右带有新冠病毒飞沫而言,熔喷布空隙较大,怎么过滤环境中尺寸约为100纳米的新冠病毒呢?熔喷布生产工艺中有一步是“驻极处理”,使聚丙烯网状静电纤维带上足够量的电荷。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就会被静电吸附在熔喷布表面,无法透过。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后,为了填补口罩市场供应缺口,我国某石化企业的一个生产基地迅速建设了2条熔喷布生产线,每天可生产6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全国人民携手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口罩的“心脏”就是熔喷布,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由聚丙烯制造而成,是一种______纤维;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由于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会被吸附在其表面,让病毒无法透过;
(2)下列选项用到的原理与“驻极处理”后的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
(3)秋冬季节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带上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而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24.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5.安全防疫话物理
2020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复产复工复学工作中,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做好防控。
生活中,我们在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向空中喷出飞沫。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0.1纳米左右。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它藏在飞沫里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飞沫传播病毒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在特殊时期的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配戴口罩。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复合多层纤维结构(如图所示),外层为使用纺粘无纺布制成的防水层,主要是防止血液等液体的喷溅。中层为使用熔喷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用是阻挡病毒。内层也是用无纺布制成,用来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湿气。
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如何防止空气中的病菌传播的呢?当尺寸较小的微粒运动到口罩的过滤纤维上时,会受到分子的引力作用而被吸附。而对于那些随气流运动的飞沫,在通过口罩的过滤层时,会被过滤材料截住,停留在口罩的过滤层上。此外,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戴口罩犹如给我们的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而摘下口罩时,它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能够把绝大部分病毒、颗粒物阻隔在身体之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 ;
A.飞沫 B.分子 C.病毒
(2)飞沫传播 __________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口罩的过滤层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了相同工作原理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多项选择)。
A. B. C. D.
26.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就______(会/不会)出现实验中的现象.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
(2)1 μm金泊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阅读了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你认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子结构图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电路图中,当闭合开关S后,R1和R2才能工作,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可以同时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路图中,当闭合开关S后,R1和R2才能工作,当开关S1闭合时两电阻可以同时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路图中,当闭合开关S后,R1和R2才能工作,开关S1为单刀双掷开关,只能使R1和R2中的一个接入电路,则R1和R2不能同时加热,故C符合题意;
D.电路图中,当闭合开关S后,R1和R2才能工作,当开关S1断开时两电阻可以同时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当两只灯泡串联时,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当两只灯泡并联时,如果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也相等;所以这两个灯泡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故选C。
3.D
【详解】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图知两灯串联,则流过L1的电流与流过L2电流大小相等,故A错误;
B.铜导线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开关闭合后,该电路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故B错误;
C.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而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定时开关在电路刚接通时,处于闭合状态,则当闭合开关S时,播放器被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所以指示灯立刻发光,但播放器不能播放声音,故A错误;
BC.达到设定时间后,定时开关自动断开,此时播放器和指示灯串联,电路中有电流,指示灯发光,播放器立刻开始播放声音,故C正确,B错误;
D.定时开关断开前,播放器被短路,电路为指示灯的简单电路;定时开关断开后,指示灯和播放器串联,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由电路图知道,两灯并联,Ia 为干路电流,Ib 、Ic 是两条支路的电流;
AB、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知道
Ia =Ib +Ic
故AB错误;
C、由于两个小灯泡是不同的规格,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知道
Ib ≠Ic
故C错误;
D、由于a、d点都在干路上,所以
Ia =Id
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晚上光控制开关闭合,此时只要拍拍手,声控开关也闭合了,灯就亮了,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应串联。雷雨天,通过对开关S1、S2的操作,取消自动功能,灯始终不会被点亮,说明开关S1、S2中有一个接在干路上,起总开关的作用。晚上睡觉前,通过对开关S1、S2的操作,取消自动功能,灯一直被点亮,说明其中一个手动开关与声控、光控开关这一支路并联;入睡后,只要断开手动开关中的一个开关,自动功能恢复,此时只要拍拍手,电路接通,灯就亮了,过一会自动熄灭。先将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串联,然后再与S2并联,并联后再与灯泡、开关S1、电源串联连接,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
A.气球与头发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而气球得到电子后仍然为绝缘体,故B错误;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即头发失去电子,故头发带正电荷,故C正确;
D.气球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利用的是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因为与头发的摩擦带上电,可吸起碎纸屑,利用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
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利用的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
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利用的是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该电路灯泡L1、L2并联后再与灯泡L3串联,开关S与灯泡L1并联。当开关S突然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S、灯泡L3、回到电源负极,灯泡L1被短路,因灯泡L1、L2并联,灯泡L2所在的支路也被短路,所以L1、L2同时熄灭,L3仍然会发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根据电路图,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干路电流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而从两表指针偏转位置来看,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即通过灯L1的电流是0.24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7A,即干路电流0.7A,通过灯L2的电流
I2=I-I1=0.7A-0.24A=0.46A
故选C。
11.D
【详解】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碳棒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胶木、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净的水、空气等。塑料是绝缘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源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简单电路由用电器 导线 开关和电源组成,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
由实物图知,是导体A、B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两导体的电流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
由题意可知,R1、R2应并联,开关S1位于干路,开关S2位于R2支路;
A.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只有R1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后,R1、R2并联同时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电路断路,眼罩停止发热,故A符合题意;
B.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2闭合时,只有R2工作,再闭合S1后,R1与R2同时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R1与R2同时工作,再闭合S2后,只有R1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由该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R1与R2同时工作,再闭合S2后,只有R2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梳子是不容易导电的,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头发失去电子的带正电,故C正确;
D.梳子因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小纸片,故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玻璃棒带正电,那么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也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故B正确;
C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后,部分电子由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不是正电荷移动,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子带负电,故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CD错误。
故选B。
16. 正 同
【详解】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夺得电子的本领强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玻璃棒由于缺少电子,会从金属球上夺得电子,使金属球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金属球通过金属杆和两片金属箔相连接,故两片金属箔也带正电.
17. 负 从B到A
【详解】
[1]若A带负电,用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相连,则电子将从A到B移动,故B也带负电。
[2]由于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故电流的方向是从B到A。
18. 正负接线柱反接 改接小量程
【详解】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说明电流表中的电流方向反了,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反接。
[2]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至图乙所示位置,指针偏过角度过小,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改接小量程继续进行实验。
19. 弱 正 负电荷 B
【详解】
(1)[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与丝绸相比,玻璃中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相互摩擦时,玻璃棒上会有一些电子受丝绸原子核吸引而转移过去,所以玻璃棒因为缺少电子对外显示带正电。
(2)[2][3][4]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电子带负电,中和玻璃棒上的正电荷,所以金属箔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闭合 a
【详解】
[1]起爆器当有电流经过时工作,当开关S闭合时,起爆器被短路,没有电流经过起爆器,起爆器不工作,所以起爆前开关S闭合。
[2]拆弹时如果剪断b处导线,有电流经过起爆器,会引起爆炸,如果剪断a处导线,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不会引起爆炸,所以应该在a处剪断导线。
21. 病房内气压低于室外气压 串联 AC
【详解】
(1)[1]根据题意知,所谓“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既能保证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能在特殊装置下实现将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专门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
(2)[2]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该“负压设备”装置其内部且有一个复杂的电路结构,可用电流表串联连接在电路中测量其工作时的电流。
(3)[3]A.正常工作时的吸尘器,吸尘器扇叶周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即吸尘器扇叶周围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处于“负压”状态,故A符合题意;
B.漏气的气球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C符合题意;
D.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外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小于机舱内的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22.(1)银和铜。铜更适宜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高,价格便宜;(2)导热性能强的其导电性也强。
做这种类型的题关键是要看懂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银、铜的导电性能最好。适宜做导线,因为银产量低,价格高;铜产量高,价格低,所以选铜做导线材料。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规律: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强(合理即可)。
23. 静电 吸引轻小物体 B 异种 吸引
【详解】
(1)[1][2]医用口罩的过滤层,由聚丙烯制造而成,是一种静电纤维,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会被吸附在表面,让病毒无法透过。
(2)[3]“驻极处理”的原理是:使聚丙烯网状纤维带上足够量的电荷,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就会被静电吸附在熔喷布表面,利用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利用的是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利用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
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利用的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4][5]秋冬季节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头发随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4. 灯泡坏了(灯丝断了) 电池没电 开关或其他部分电路接触不良
【详解】
(1)[1]用导线将电源、开关以及灯泡顺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①[2]灯丝断了,没有电流通过灯的灯丝,所以灯不亮。
②[3]电池没电,没有电流通过灯的灯丝,灯泡不能发光。
③[4]开关或其他部分电路接触不良,没有电流通过灯的灯丝,所以灯不亮。
25. 不属于 B
【详解】
(1)[1]由材料知,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故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ACB 。
(2)[2]由材料知,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故飞沫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3)[3]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利用的是:带电体具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的原理。
A.拍打除尘,是利用惯性使灰尘从物体上脱离,故A不符合题意;
B.静电除尘,是利用带电体具体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除尘的,故B符合题意;
C.真空吸尘,是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吸尘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物料在高压电场内电性的差异而达到分选目的,当物料经过旋转的鼓筒带至电晕电极作用的高压电场中时,物料受到各种电力、离心力、重力的重用。由于各种物料的电性质的不同,受力状态的不同使物料落下时的轨迹不同,从而将金属与非金属混合物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 不会 原子核 B C
【详解】
(1)[1][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不会出现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即不会出现实验中的现象。今天我们知道原子中“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填B。
(3)[4]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与C模型最相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