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2: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以下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只留清气满乾坤。(清香的气味)
B.欲将轻骑逐。(追赶)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习)
D.欲作针。(想要)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B.“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C.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D.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
3.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4.下列词组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飘亮 省心 可怜 脑袋
B.溜走 烫手 向日葵 介绍
C.剌骨 来临 毛毯 漫长
D.允许 漂香 喧闹 脾气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B.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C.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D.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内容完成练习。
(1)对于童话人物王葆的评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好吃懒做、不思进取 B.机灵活泼、想象力丰富 C.懒惰厌学、不讲卫生
(2)文中的王葆想要一个宝葫芦,你想要吗?根据提示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想要宝葫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要宝葫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乖( ) 拆( ) 罢( ) 牌( ) 溜( )
乘( ) 折( ) 摆( ) 脾( ) 留( )
三、语言表达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8.上面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强调,引出下文。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9.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王葆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0.根据要求写句子。
1.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宝葫芦带给他的不是幸福。宝葫芦带给他的是烦恼。(用合适的关系词写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巨人看到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11.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填空。
近义词:害怕——( ) 后悔——( )
反义词:自私——( ) 凶狠——( )
13.为什么春天不肯到巨人的花园来呢?( )
A.巨人的花园里没有树木。
B.巨人非常自私。
C.巨人的花园有围墙。
14.发挥你的想象力,完成练习。
(1)巨人拆除围墙后,孩子们会对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巨人说:“_________________。”
15.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
……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
许多年过去,巨人老了。他不能再跟孩子们一块儿玩了,只能坐在椅子上看孩子们玩各种游戏,同时也欣赏着他自己的花园。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16.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先是____________,后来是______________。作者在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17.巨人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8.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与表达
你的身上一定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为自己喝彩!请你以“为自己喝彩”为主题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件事夸夸自己,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认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中的字词的理解。C项中“练囊”的“练”指白色薄绢。
2.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项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语意未完,应该用逗号。
3.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断句,结合句子的整体含义进行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是,(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所以断句应该结合句子的含义进行分析。应该选择A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飘亮——漂亮:(形)①好看,美观:衣服~|打扮~|图片~。[近]美丽|标致。[反]丑陋|难看。②出色,优秀,完美:~话|手法~|动作~|~的传球。
C.剌骨——刺骨:(动)形容冷风或寒风极其寒冷。[反]炽热。
D.漂香——飘香:指被和缓的气流飘送且能被感觉到的香味。
5.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B中省略号应换成破折号。表示表示解释说明,奶奶讲的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6. B 想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切,不想坐享其成 可以想要什么有什么
【详解】
(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赏析。“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说明王葆很机灵,想办法让奶奶给自己讲许多奇妙的故事。王葆由“8”想到了宝葫芦并幻想出得到宝葫芦的情景,这些体现了他想象力丰富。
(2)本题考查对课文的评价鉴赏。这篇课文表面上写王葆在遇到困难时总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故事,后来王葆认识到不劳而获是不对的,从而改正错误,回归正常生活,在成长中,如果没有经历撞折,总想不劳而获,人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7. 乖巧 拆除 罢了 牌子 溜走 乘机 折断 摆放 脾气 留下
【详解】
本题主要考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毎组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8.A
9.爱幻想

10. 繁星闪烁着,在深蓝的空中窃窃私语。 冬天到了,春天很近了。 衡量一个人的品质,不是他的外貌长相,也不是学习成绩。 宝葫芦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型的掌握和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1.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2.把句子改为肯定句,首先把问号改为句号;接着,删掉疑问词,例如:“怎么样呢?”、“这样吗?”等;然后把疑问或者否定改为肯定,就可以了。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不是……也不是……”是并列关系。
4.考查句子的合并。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进行关联。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选择“不是……而是……”来合并句子。
11.巨人的花园
12. 恐惧 懊悔 奉献 温和
13.B
14. 谢谢您让我们在花园里玩耍,有我们陪着您,您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 您的分享使我们更快乐,我也要向您学习
15.人不能太自私,好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
11.
本题考查短文出处。
选自《巨人的花园》,作者为奥斯卡·王尔德。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害怕的近义词有:恐惧、惊慌等;后悔的近义词有懊恼、怨恨、懊悔等。自私的反义词有大方、奉献等;凶狠的反义词有善良、温和等。
13.
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阅读短文可知,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春天不肯到巨人的花园来,因此答案为B。
1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
结合短文,发挥想象,言之有理即可。巨人拆除围墙后,孩子们会对巨人说:“谢谢您让我们在花园里玩耍,有我们陪着您,您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你想对巨人说:“您的分享使我们更快乐,我也要向您学习。” 
15.
本题考查短文主旨的把握。
阅读短文,回顾课文内容可知,主要讲述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花园变得不再美。有天,由于孩童的来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最后巨人明白了人不能太自私,好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
16. 砌了一道高墙,不允许孩子们到花园里玩 拆除了围墙,欢迎孩子们到花园里玩 对比
17.孩子们是最美丽的花
18.做人不能太自私,好的东西要与大家分享。
16.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由选文第一段“我不允许”和砌起高墙,可以看出,巨人开始是排斥孩子进入花园的,不让孩子进去的。
由“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和“巨人老了。他不能再跟孩子们一块儿玩了”可以看出,巨人欢饮孩子们来花园玩甚至陪他们玩。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这是对比的写作手法。
17.
考查了找中心句,中心句是直接表明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中心。一般有统领全文、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的作用。
本选段中心句是在文末,巨人自己的语言“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做了概述。
18.
开放性试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出自课文《巨人的花园》,讲述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童的再度来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
要联系文章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情感谈看法,以文章内容为基础,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产生这些看法的原因,这样才能得分。
19.为自己喝彩
我的童年好似一本厚厚的书,在书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为自己喝彩”。
那天,我写作业到很晚。可不巧的是,橡皮没有了!没办法,我只能穿上外套去买。离家最近的便是那条小巷的尽头的一间杂货铺,没办法,为了不走远道,我只好去那家了。可那条道黑黑的……。
最后,犹豫不决的我还是决定去那间杂货铺买。我为什么犹豫不决呢?哎,怕黑!当我走出家门的第一步时,我就后悔了。此时,我这一步之差,仿佛相距万里。我挣扎着,可不论有多么挣扎,有多么痛苦。我都要去!因为我要挑战自己怕黑的坏习惯!
我一步一步地走着,此时,我身后好似有一群“看不见的生灵”在跟着我,我的心“怦怦”直跳,那些看不见的生灵,随时就可能把弱小的我……“啊!”我尖叫起来。别担心,我没有被“看不见的生灵”袭击,也没有遇见什么“怪人”,我只是遇见了一只死老鼠……,我心惊胆战地绕过它,继续往前走。慢慢,我发现黑夜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像母亲一样呵护着小小的我。在它的怀抱下,任何东西都显得那么神秘……我完全放心了,我的身子一下子轻松起来,我无忧无虑地跑着,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啊!新鲜又自然……。
那次的小巷之旅,让我战胜了黑暗,战胜了自我。我要为自己喝彩!
【详解】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