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这场发生在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中,这些新知识分子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材料中这场“思想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维新变法 D.社会主义
2.胡适先生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此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右图所示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时期的某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见作者的宗旨是( )
A.提升民众思想的觉悟 B.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治
C.否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D.鼓吹国民革命的开展
5.图中是某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该目录中“……”处最恰当的是( )
A.发展工业 B.民主自由 C.民主科学 D.民主平等
6.与如图关联正确的事件是
时间:1915年 报刊:《新青年》 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 口号:民主与科学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红军长征
7.从一个“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擂响了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战鼓,标志着新一代知识分子走上了历史舞台。材料中的“刊物”是
A. B.
C. D.
8.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人们用各种方式重读鲁迅。在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表情包火出圈、文创产品热卖之外,关于鲁迅的出版物也在持续升温。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敬告青年》
C.《文学改良刍议》 D.《文学革命论》
9.“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10.下面是欣欣历史学习笔记内容,她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
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旧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意义
11.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张之洞 D.陈独秀
12.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民主义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变法图强
A.④②③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13.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下列关于这场“中国文艺复兴”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使用白话文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1920年,上海《解放画报》上发表《靠不住的》一图。下图一妇女正孤独无助地背靠着一根刻着“三从四德”的石柱,漫画意在宣传( )
A.尊孔复古思想 B.民主科学思想 C.封建专制思想 D.三从四德思想
15.“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倡( )
A.旧道德和旧文化 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进行文学革命 D.民主与科学
二、综合题
16.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给“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历史争鸣·回顾戊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我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3)列举出材料三中人物为“求中国的自由平等”四十年革命生涯中的历史贡献。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的主要内容?
(5)说说近代中国的变革有什么特点?
17.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策。简单的说,这个方案要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方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1894年11月,正是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自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请举一例他们“学习及制造西洋军器的”例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国家危亡,采取哪些重大行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提出这“两位先生”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发生在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中,这些新知识分子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科学,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维新变法是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排除AC项;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
依据“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言论出自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在文学形式上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在文学内容上提倡要有思想和情感,因此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主张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项正确;此言论体现的是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新道德”,排除ABC项。故选D项。
3.A
【详解】
根据漫画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民主与科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而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A项正确;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排除B项;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指的是戊戌变法,排除C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说明作者认为实现立宪政体的唯一根本的条件是多数国民具有主人翁意识,其宗旨是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A项正确;题干针对是国民,而不是国民党,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C项;“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指的民众的思想意识,而不是要开展国民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目录”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播了“民主、科学”,C正确;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运动,故A排除; 新文化运动播了“民主、科学”,而未涉及“自由”“平等”,B、D错误。
6.C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真正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于是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旧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与题干图片关联正确的事件是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领导人是孙中山,排除A下关;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代表人物是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排除B项;红军长征从1934年10到1936年10月,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C项正确;《时务报》和《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报纸,排除AB选项;《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A
【详解】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A项正确;《敬告青年》是陈独秀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杂志,排除B项;《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的文章,排除C项;《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
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内容,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在于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意义在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0.A
【详解】
通过材料“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科学,主要就是倡导民主启蒙,所以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A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1.D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D项正确;林则徐的重要历史活动是主持禁烟运动,排除A项;左宗棠 、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排除B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1895年公车上书提出变法图强,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3.D
【详解】
根据题干“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中国文艺复兴”反映的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不是新文化运动,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提倡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做了思想准备,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B
【详解】
根据材料“1920年,上海《解放画报》上发表《靠不住的》一图”“妇女正孤独无助地背靠着一根刻着‘三从四德’的石柱”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提倡的妇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反映的是一种落后的,愚昧的封建伦理思想,而新文化运动则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思想,宣扬民主与科学,将矛头指向中国落后,旧文化、旧思想及旧道德观念,反映的是世界的进步思想潮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思想的宣扬,对封建传统旧道德的抨击,排除A项;漫画是对封建传统旧道德的抨击,没有宣传封建专制思想、三从四德思想,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
15.C
【详解】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出自胡适,他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故材料反映的事件是进行文学革命,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排除A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与材料“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等内容不符,排除B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6.(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依据: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革命活动: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创办黄埔军校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民主和科学;抵制旧道德和旧文化;文学革命(写出两点即可)
(5)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给“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2)
根据材料二“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以后发生的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戊戌变法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人物为孙中山。他的革命活动主要有: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创办黄埔军校等。
(4)
根据材料四“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在思想领域的探索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民主和科学;抵制旧道德和旧文化;文学革命。
(5)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器物)、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因此,近代中国的变革的特点是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17.(1)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例:江南制造总局(或安庆内军械所)。
(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
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同治初年由奕祈、文样、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举例:根据所学知识,从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中任举一例即可。
(2)
根据材料二“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根据材料二“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可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
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即民主与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位先生”及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