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探寻新航路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7 21: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一、选择题
1.15—16世纪,欧洲人进行了新航路的探索.其中“发现"美洲的著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2.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美洲原住民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种族灭绝政策的推行 B.黑奴贸易的盛行
C.外来疾病的影响 D.欧洲人的大量涌入
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4.《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5.历史的因果联系指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发生。以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存在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
A.罗马帝国扩张——基督教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扩张
C.启蒙运动兴起——法国革命进入高潮 D.君主立宪制建立——工业革命兴起
6.下图是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当时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
《万国宇宙图》
A.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人类还未进化完毕
B.西方人一直以来存有对东方人仇视的心态
C.基督教的宣传使西方人的想象力逐渐低下
D.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7.1497年7月,受葡萄牙国王派遣,一支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到达印度西南部。这支舰队的领航者是的( )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8.1500年左右,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引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三角贸易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9.下图荷兰画家马苏斯的名画《放贷人和他的妻子》中:掌柜正在称量金银,夫人翻阅画册,眼睛却斜视着丈夫的活动。这种以兑换金钱的人物或场景为题材的风俗画在16、17世纪的西欧非常流行。其根源在于
A.新航路开辟带来巨额财富 B.西欧绘画艺术的流行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 D.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10.“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条件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右侧图,选出图中路线与人物连线正确的是( )
A.C线一麦哲伦及船队 B.A线一哥伦布 C.B线一达 伽马 D.D线一迪亚士
12.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不满。由此可见( )
A.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 B.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
C.新的史料总会颠覆传统观点 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1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14.观察下面“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其中属于麦哲伦船队航线的是( )
A.①航行路线 B.②航行路线 C.③航行路线 D.④航行路线
15.史学家一般认为1500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光荣革命”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达.芬奇说:“好人的天生的愿望是知识。”米朗多拉说:“至于我,决心探讨所有的观点,研究一切知识。不了解一切知识,就不能提出个人观点。”
——摘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史》
材料二 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据材料一,欧洲人文主义者的核心追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对当时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最早从哪国开始?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一、二所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航海时代的记忆
材料二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材料三 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搜集的《西方食糖利用简史》。
西方食糖利用简史
中世纪 糖(英文的Sugar),源自1500年前的印度梵文中“糖”的读音,因此世界公认制糖工艺就是起源于印度。随着战争和商业带来的文化交流与物品流通,蔗糖传入欧洲,砂糖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价格极其昂贵。
16世纪 美洲试种甘蔗成功,种植甘蔗需要极其繁重的人工劳动,美洲以种植园的形式大量生产甘蔗和蔗糖,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成为欧洲最大宗进口商品。
17世纪 17世纪初英国的砂糖进口量并不大。到了17世纪末,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
18世纪 英国砂糖进口量迅猛增长,达到17世纪初的几十倍之多。1764年英国议会通过《食糖法案》,就非自英国进口的食糖向北美殖民地征税。
19世纪 英国工厂主普遍设置“茶歇时间”,让工人进行片刻休息,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
——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等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郑和、哥伦布等人各自航海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就梁启超的感叹“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谈谈你的感想。(可以从背景与条件、动机与效果等方面发表感想。)
(3)根据材料三,指出自中世纪以来糖在欧洲食品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食糖业发展带来的世界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美洲的著名航海家是哥伦布,故选B;迪亚士到达了非洲好望角,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他们都没有“发现”美洲,排除AC;麦哲伦及其船队收下完成了环球航行,但他到达美洲是在哥伦布之后,排除D。故选B。
2.A
【详解】
新航路开辟以前,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加上欧洲殖民者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A符合题意。BCD项不是导致美洲原住民人数锐减的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C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强调新航路开辟对封建势力的打击和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的影响是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故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对封建势力的打击和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根据材料“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疆界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喻指商业活动范围.新航路开辟导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故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D项正确;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属于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排除A项;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的条件之一,排除B项;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解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B项正确;罗马帝国扩张,与基督教的兴起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项;启蒙思想为法国革命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但启蒙运动兴起,与法国革命进入高潮没有明显因果关系,排除C项;君主立宪制建立,为英国工业革命兴起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不是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原因,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D
【详解】
根据材料《万国宇宙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互不了解,所以欧洲人把遥远国度的人想象成奇形怪状的人,D项正确;“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人类还未进化完毕”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西方人一直以来存有对东方人仇视的心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的宣传使西方人的想象力逐渐低下”,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497年7月,受葡萄牙国王派遣,达·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到达印度西南部,开通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A项正确;迪亚士只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排除B项;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线,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了环球航行,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C
【详解】
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故C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是从1405年到1433年的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海活动,排除A;在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奴隶贩子活跃于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以贩运黑奴为主,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故又称“黑三角贸易”,排除B;工业革命始于英国,爆发于18世纪中后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D。故选C。
9.C
【详解】
根据材料“这种以兑换金钱的人物或场景为题材的风俗画在16、17世纪的西欧非常流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7世纪,当时人们对财富十分渴求。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需要大量的金银作为商业交换的媒介,故以称金的人物或场景为材的风俗画在当时非常流行,C项正确;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带来巨额财富”并非其根源,排除A项;“西欧绘画艺术的流行”和题干描述不相符,排除B项;“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是材料现象的思想因素,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
根据“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知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社会转型,因此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非条件、过程和性质,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航线是哥伦布到达美洲,B航线是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C航线是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D航线是达 伽马到达印度,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传统观点认为传统商路和巨额利润被土耳其垄断,出于竞争,迫使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热那亚商人渴望开辟新航路,但是新的史料表明是威尼斯商人从土耳其商路运送大量香料到欧洲,引起欧洲其他国家不满,说明随着新史料的补充,人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认知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B项正确;材料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并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观点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并没有颠覆传统观点,排除C项;D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故选B项。
13.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并传遍世界。水稻、甘蔗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说明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从四个选项看,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④航线完成了环球航线,D符合题意;①②③航线没有完成环球航线,ABC排除。故选D。
1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左右的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因为被视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故B正确;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的复兴,故A错误;“三角贸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故C错误;“光荣革命”是在1688年,故D错误。
16.(1)追求知识和美德;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葡萄牙;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等(任意两点即可)
(3)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可知,欧洲人文主义者的核心追求是追求知识和美德。材料反映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根据材料二“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葡萄牙。影响根据“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可归纳出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根据“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可归纳出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根据“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可归纳出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文艺复兴,材料二反映的新航路开辟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7.(1)郑和:弘扬国威,维护朝贡体制,发展与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哥伦布:寻找金银、香料等财富,传播宗教,开拓海外殖民地。
(2)郑和和哥伦布都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但郑和航海活动对世界的影响不及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 背景与条件: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背景是建立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欧洲也具备了开辟新航路开辟的不关条件和客观条件,所以西方的新航路开辟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郑和下西洋是建立在封建专制体制强化的基础之上的,具备了远洋航行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随着政治目的的满足郑和下西洋也就会结束,不具备持续性。动机与效果: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财富的要求,这为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西方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是为了宣扬国威,尽管在效果.上达到了宣扬国威的目的,但是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不具备持续性。
(3) 由奢侈品变为一般消费品。中世纪欧洲不能种植甘蔗,而新航路开辟后,引入美洲的甘蔗在种植园大量种植。
(4)近代食糖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交流;使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给黑人带来巨大苦难;改变英国的饮食风尚;激化了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矛盾,推动北美独立进程;适应了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消费需求。
(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同时要维护朝贡体制,发展与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航海的目的是要寻找香料和财富,而且要传播基督教,开辟殖民地。
(2)
从材料“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郑和和哥伦布都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从材料中“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郑和航海活动对世界的影响不及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关于感想,首先要分析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以及条件和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分析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影响,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郑和下西洋不可持续,而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具有持续性和广泛的影响。
(3)
由材料“奢侈品”"砂糖进口量迅速增长",可知由奢侈品变为一般消费品。关于“原因”,可从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奴隶主种植园大量种植甘蔗来说明。
(4)
欧洲不能种植甘蔗,因此近代食糖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地间的经济交流;根据材料“美洲试种甘蔗成功,种植甘蔗需要极其繁重的人工劳动,美洲以种植园的形式大量生产甘蔗和蔗糖”可知,使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给黑人带来巨大苦难;根据材料“英国砂糖进口量继续增长,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可知,改变英国的饮食风尚;根据材料“1764 年英国议会通过《食糖法案》,就非自英国进口的食糖向北美殖民地征税”可知,激化了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矛盾,推动北美独立进程;根据材料“英国砂糖进口量继续增长,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可知,适应了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消费需求。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