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7 15: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蒙古的兴起
蒙古族善于骑射,
逐水草而居,
过着游牧的生活。
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祖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
—《蒙枢备录》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生活方式
“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
反映了当时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互相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食物。
有皮草的地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
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材料反映了12世纪蒙古草原上怎样的局面?当时的人们最渴望什么?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的兴起
P50:课后活动
背景: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渴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9岁,父亲被仇敌毒死,孤儿寡母被部落亲朋抛弃
16岁,在食不果腹的困境中,连续在密林中呆了9天躲避仇敌追杀
28岁,被拥戴为乞颜部汗,但经历了一生60余场战争中唯一的一次战败。
45岁,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_______年, _______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____________,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
铁木真
蒙古政权
成吉思汗
1206
“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
阅读教材47-48页,完成下列填空。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的统一
铁木真
(1162年—1227年)
年幼时的铁木真,经历了许多磨难,重重困境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变得坚强,机敏;
他切身感悟到只有统一草原各部,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哈伯斯杂志》
铁木真统一蒙古族各部的原因
客观因素:
个人因素:
①部落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②拥有强大善战的军队。
铁木真机敏果敢,具有坚强的意志。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的统一
蒙古铁骑
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
冷兵器时代地球上最强大的征服者
相关史事: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1)政治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2)军事方面:建立护卫部队。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统一后,铁木真是如何使蒙古强大起来的?
蒙古的统一
成吉思汗是会安于眼前之乐?还是另有雄心壮志呢?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
俄罗斯
中亚
印度河流域
西夏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对内

对外
1252-1260年
1235-1242年
·
·
·
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
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地,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
三次西征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把中国的发明,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传到西亚及欧洲等国;同时亦将西方的天文、医学、历算等传入中国。
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
——刘乐土《成吉思汗》
1219-1225年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进攻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
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
知识拓展:
在25年里,以总数不到20万的军队,先后灭了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过千万人,征服各民族人口数6亿。向西一直打到中亚和多瑙河,向南征服印度河流域。一个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形成。
西辽(内乱最弱)
丝绸之路要地,财富丰富
西夏(最小)
直通中原,南下统一
金 (世仇)
实力较大,不敢妄动

求救

蒙古军队进攻西夏
西夏向金求救,遭到金拒绝
1227年,蒙古灭西夏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蒙古灭西夏
1227年,夏末帝出城投降,西夏灭亡,历时22年的蒙灭西夏之战宣告结束。
成吉思汗
六盘山
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和马镫
成吉思汗止步六盘山——攻西夏时病逝
成吉思汗安排部下秘不发丧——轻松攻下西夏
1227年8月25日,西夏将灭之际,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时留下联宋灭金的策略和秘不发丧的遗嘱。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蒙古灭西夏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
蒙古与南宋结盟
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金朝灭亡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蒙古灭金
1234年,金朝政权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夹击之下终告灭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100余年的对峙。
蒙古
蒙古灭吐蕃、大理
蒙古与南宋对峙局面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影 响
相关史事 蒙古军队作战,往往是凭借精锐骑兵打围歼战。南宋军队在野战中难以抵抗蒙古铁骑的进攻,因而加强长江防御体系,在守城战和防御战中与蒙军较量。
蒙军在攻打城市时经常遭到南宋军
民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损兵折将。
如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率军攻打合州,
5个月未能攻下。交战中蒙哥被宋军的
矢石击中,伤重而死。
蒙古骑兵
孛儿只斤·蒙哥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①接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背景
②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尽管忽必烈征服了中国,但他本人首先就已经被华夏文明所征服。
——法国蒙古史学家格鲁塞
忽必烈继位后的措施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忽必烈(1215—1294)
铁木真之孙,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笔记:p49
注重农桑,鼓励垦荒。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广开言路,整顿吏治。
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
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和文化,有什么作用?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问题
思考
课本:P49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次年(1272年)定都于大都。
元朝建立
大都城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部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大都
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72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元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开展抗元斗争。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
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276年,南宋宋恭帝投降
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后,陆秀夫负宋末帝赵昺殉海像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南宋灭亡与元的统一
元朝的统一过程中,南宋各地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抗元斗争,涌现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众多的抗元英雄。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读P50知识拓展,说一说文天祥的言行体现了哪些高贵的品格?
舍家为国、威武不屈、誓死如归、忠贞节操的精神。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2.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下列地图变化,分析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西夏

北宋
西夏

北宋
西夏

南宋

南宋
蒙古/元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笔记:p49二自然段
首先,结束了我国历史唐末以来370多年的分裂割据、政权分立的政治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及边疆地区开发,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外交流和中西交通发展。其次,元朝统一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深度思维
从统一角度: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具有进步意义。
正义爱国角度:但元朝的统一战争,使南宋境内的汉族人民遭到残酷的屠杀和压迫。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
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受到后人敬佩,二者是否矛盾?
提示
①要从不同角度思考
②辩证看待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这两个历史事件。
③明确社会历史的主流和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思考: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成吉思汗
忽必烈
统一蒙古
灭西夏
灭金
建立元朝
南宋灭亡
统一全国
1227
1206
1234
1271
1276
1279
易错点和易混点:
2、灭掉西夏与金的是蒙古政权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
忽必烈:统一全国(1279年)
1、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功绩
3、灭掉南宋的是元朝政权
六件大事
两个人物
课堂小结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统一和发展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背景:蒙古族相互杀伐,急需一统
概况: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分裂战乱的局面
措施: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稳定政权
灭西夏和金:进攻西夏、灭金
元朝的建立: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
元灭南宋: 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元朝的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蒙古的统一
蒙古的发展
三次西征: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
1.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 )
A.它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C.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D.形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第一次全面交融
2.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中统五年,他选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将“中统五年”改为“至元元年”。至元八年,改国号为元。其中的“他”指的是( )
A.铁木真 B.窝阔台 C.阿保机 D.忽必烈
D
C
课后练习:
3.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 )
A.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B.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D.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比较发达
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及军事家之一,
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
在“政治和战场上的光辉”是 (  )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灭亡南宋
C.抗击倭寇,反抗侵略 D.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