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背景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③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⑴ 时间:
⑵ 会议:
⑶ 内容: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恢复
【合作探究】美国的阻挠下,中 国 为 什 么 能 够 在 19 7 1 年 恢 复 联 合 国 合 法 席 位?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①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③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④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3.意义
材料一: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材料二: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②对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
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自豪、胜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71年,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乔的笑》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20世纪70年代初:
政治上:敌视、孤立
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
中美共同要求改善关系,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思考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正常化
思考2: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改善? (从美国、中国两个角度考虑)
(2)原因:
美国方面—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②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国霸主地位下滑
④想改善中美关系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中国方面—
①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②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③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
两厢情愿
共同需求
根本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3)过程:
周恩来总理会见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小球转动大球
“乒乓外交”
1971年
4月
1971年
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1972年
2月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毛泽东主席
会见尼克松
小球:指乒乓球
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
“乒乓外交”以小球推动大球,从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知识拓展: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在机场迎接尼克松夫妇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思考: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这一历史性的握手,表明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右)
2月24日,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
2月26日,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赴杭州飞机上
2月27日,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
(3)过程:
周恩来总理会见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小球转动大球
“乒乓外交”
1971年
4月
1971年
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1972年
2月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毛泽东主席
会见尼克松
1979年
1月
中美正式
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
1979《中美建交公报》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中美《建交公报》中,你能看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台湾问题
合作中摩擦不断
看图,分析当前中美关系:
(1)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两国关系;
(2)坚持中美建交三原则;
(3)加强各领域合作、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恐怖主义;
(4)以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坚持互利共赢……
(1)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前提下,两国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2)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合作应大于分歧,两国应加强合作对话,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探究
1、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
2、对中美两国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冰释雪融】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2.中日建交
周恩来同田中角荣会谈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加强合作、和平解决争端;
◆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维持稳定。
探究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带来哪些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的高潮,打开了外交工作新局面;
②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③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有利于中国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资金等,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
1949至今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新建交国家
单位:个
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三、“全方位外交”
1、时间
改革开放后
2、外交政策、原则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新时期外交活动表现(措施)
周边国家
⑴
发展中国家
大国
改善和发展友好睦邻关系
加强政治经济合作
稳定发展中美、中日关系;
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双边外交
理念
⑵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⑶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⑷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4、外交布局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外交成就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参加100多个政府间
国际组织的工作
2014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在杭州
举办G20领导人峰会
2017年,在厦门举办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8年,在成都
举办亚信峰会
举办重要
国际会议
6、影响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2021年全球最有影响力国家排行榜
①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② 2001年,中国加入WTO
③ 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 2001年,申办奥运会成功
⑤ 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北京奥运会
⑥ 2010年,成功承办上海世界博览会
21世纪初中国外交事业还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合作探究
1、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当今政策)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
外交家们的努力;(外交人才)
2、对比下面几幅图,分析中国的外交形象有何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任人宰割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参与者、建设者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
【思维拓展】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16、17课的学习,你认为影响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综合国力
国际形势
国家利益
外交政策
国内政局的变化
外交家的智慧……
(外交的基础)
(外交的出发点)
【课堂小结】
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背景
概况
意义
中美、中日
建交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外交影响
外交活动表现
外交布局
外交成就
外交政策、原则
随堂练习
1、1971年10月26日,获知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毛泽东表示:“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拾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据此可知,中国重返联合国得益于(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社会主义阵营帮助
C.中国自身的争取 D. 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指的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
A
3. 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 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 )
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B.推动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有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与非洲拉美、阿拉伯等地区的具体合作规划,不断深入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中国多家广播电台也在东盟国家落地。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布局是 ( )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全方位外交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