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 北京的春节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3)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4)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急剧下滑;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有的同学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误入歧途。
A.比喻 设问 拟人 排比 B.拟人 设问 比喻 排比
C.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D.排比 反问 比喻 拟人
2.下列节日按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
B.除夕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C.除夕 元宵节 清明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D.除夕 春节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话说春节的“彩排”,也就是人们提前过春节。
B.这句话把人们过小年说成是春节的“彩排”,说明过小年很热闹,也预示着过春节更加隆重。
C.“彩排”还不是真正的过年,还没有过年的味道。
D.这句话是说北京人很重视过年,为了把年过好,提前彩排一下。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很是分外热闹。
B.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C.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打过我们,更没有骂过我们。
D.他紧紧地不得不用两只手抓住雄鹅的羽毛。
5.给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蜜饯(xiàn) 掺和(chān) 通宵(xiāo)
B.小贩(bǎn) 娴熟(xián) 水浒传(hǔ)
C.毛驴(lǘ) 黏米(nián) 正月(zhēng)
二、填空题
6.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腊月 春联 扫除 店铺 万不得已
彼此 通宵 间断 亲戚 截然不同
轿车 骆驼 彩绘 分外 悬灯结彩
万不得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安慰——( ) 简陋——( ) 野蛮——( )
空虚——( ) 缥缈——( ) 惊惶——( )
解救——( ) 坚硬——( ) 浪费——( )
鄙夷——( ) 骄傲——( ) 清瘦——( )
三、语言表达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农业产品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春节____________这一民俗特点。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的是许海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小鸟在树上不停地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织女》里的织女是一位美丽贤惠、心灵手巧的女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会做家务。我们父母不放手给我们做家务。(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0.选段_______(A.详细 B.简略)地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请你根据选段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体会作者是如何写除夕热闹场景的。
11.“万不得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加点的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请你将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瓣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2.画“ ”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
13.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说有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
14.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填序号。
①林冲 ②贾宝玉 ③宋江 ④武松 ⑤林黛玉 ⑥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 __________。属于《红楼梦》的有: __________
15.用“﹏﹏”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16.写出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的句子,读这句话要读出_________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略
2.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活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需要运用平时积累的生活常识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根据不同节日的时间加以判断。
除夕:农历腊月最后1天是除夕。除夕是指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又称为年三十。
春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元宵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一般是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中秋节: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
因此不同节日的正确顺序为: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3.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本句话将过小年说成是春节的“彩排”,一方面借助春节的盛大来说明过小年的热闹,另一方面也能预示着春节会更加的隆重。
4.B
略
5.C
略
6. 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本文中指实在没有办法赶回来过年。 形容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文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完全不同。
略
7. 责备 豪华 文明 充实 真实 镇定 迫害 柔软 节约 崇拜 谦虚 肥胖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责备;豪华;文明;充实;真实;镇定;迫害; 柔软;节约;崇拜;谦虚;肥胖
8.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 比喻 熬腊八粥
【详解】
1.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句式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或“还有……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者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含义。题干中,把“粥”比作“农业展览会”,而“农业展览会”指的是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真的在说农业部主办的大型综合类农业博览会。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的民俗习惯。
9. 难道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的不是许海峰吗? 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小鸟在树上婉转的歌唱。 织女是女人。 不是我们不会做家务,而是我们父母不放手给我们做家务。 老师对我们说:“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略
10.A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热闹场面 酒肉香味、红红、各色、鞭炮声
11. 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风俗的重视,感受到习俗背后人们浓浓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0.
这道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这段话详细描写了人们过除夕的情景,属于详写。补充思维导图时,要先从选段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抓住关键词进行提取或概括。
11.
这道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查词典,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作批注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人们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写出来。
12. 排比 夸张 老铺子的气派,景色的壮观。
13. 悬灯结彩 各形各色
14. ① ③ ④ ② ⑤ ⑥
15.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
16.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高兴、幸福
1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可以看出是排比句,从“几百盏灯”可以看出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13.这道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从“处处悬灯结彩”可以看出灯的数量多,从“各形各色的纸灯” 可以看出灯的种类多,学生在文中填入上述句中的成语即可。
14.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在课后多看课外书,尤其是四大名著,并且理清楚其中的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15.这道题考查学生提取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有声”说明是有声音能够听得见的,“有光”说明是眼睛能够看得见的,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去找句子即可。
16.这道题考查学生查找文中关键句子的能力,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查找。在查找之前需要通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应该是“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