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7*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A.12345 B.13425 C.14325 D.12354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这一项是( )
A.急躁 陈词烂调 不可思议 卑恭屈膝
B.坐落 挖墙脚 一筹莫展 相辅相成
C.布署 锋芒必露 挑拨事非 如法炮制
D.沉缅 再接再厉 消声匿迹 浮想联翩
3.《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部作品讲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 )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A.伏尔加河 B.圣劳伦斯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这里简直人真多啊,仿佛欢腾的海洋。
D.六年的光阴,有如白驹过隙,一晃我们就要毕业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D.通过加大对市场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二、填空题
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中的“辉煌”还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互相搭配。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丽丽取得了好成绩,便认为自己是最努力的人了,老师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一直进步。”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朋友间的情谊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岁月的洗礼。
(3)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了不少外国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其中,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是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课外,我还阅读了其他外国文学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语言表达
8.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有‘理’(数理化)走遍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说一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选段, 回答问题。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 失足)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 历)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 叫唤)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10.在文中括号里最正确的字、词打上“√”。
11.找出文中两对近义词。( )——( )( )——( )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感情基调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赖,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成了小镇的英雄。
汤姆的冒险心一刻也没有消失过,他知道传说中海盗都会把金银财宝埋藏在干枯的老歪脖树下,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些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14.选文写了汤姆的哪几次历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16.《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著名小说家( )的代表作。小说以( )为线索,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17.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原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陈词烂调——陈词滥调:形容语言陈腐、空泛。
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卑恭屈膝——卑躬屈膝:卑躬指低头弯腰,屈膝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B.正确
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C.布署——部署
锋芒必露——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挑拨事非——挑拨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播弄是非,调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如法炮制:本指按照成法制造中药,引申为依照现成的方法办事(含贬义)。
D.沉缅——沉淀
再接再厉:意思是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浮想联翩: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3.D
略
4.C
略
5.C
【详解】
A中语序混乱,应是“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B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D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6. 灯火 灿烂
略
7.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日久见人心 鲁滨逊 坚强、勇敢、聪明 海底两万里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增广贤文》上集百(节选)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度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知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一切都是命道,半点不由人。一年之计在于内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8. 无“文(语文历史等文科)寸步难行”。 第一、语文是工具,学好语文,才能增强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学好文史,通晓古今,有助于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略
9.我了解了主人公汤姆索亚的聪明、顽皮、善良、有正义感、为了理想而努力的精神。通过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在生活中要笑口常开,细心观察,以一颗正义善良的心积极的面对一切困难,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略
10.走失 厉 呻吟
11. 悲伤 悲痛 祈祷 祈求
12.走失的汤姆和贝琪没有回来,大家悲痛欲绝,几乎不抱有希望。
13.凄惨的、哀伤的
10.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在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字。
走失:出去后迷了路,回不到原地,因而不知下落。符合句子语境。
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或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厉”和“历”虽然读音一样,但笔画不一样,一个里面是“万”,一个里面是“力”。
“厉”表示严格、严肃、猛烈,例如:严厉、厉害。
“历”表示经过、经历,和时间有关系,例如:日历、历史、历练、游历。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联系上下文,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软弱无力,应该用“呻吟”更恰当。
叫唤:大声叫。
11.
本题考查寻找近义词。
近义词指的是意思相近的词语。除了意思上的相近,还有可能带有相同的字眼。题目要求从文中寻找,阅读文章前可以先把题目看一遍,在阅读时就能一边读一边有意识地寻找,节约时间了。
12.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写人记事的段落,我们可以直接提取主要人物及其所做的事情来快速获取主干信息。这段话的主人公是“镇上的人们”,“镇上的人们”怎么了?他们为走失的两个孩子祈祷,并为之孩子的走失感到悲痛。
学生能把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完整,即可得分。
13.
本题考查朗读的情感。
读懂段落的内容,体会内容中所体现的人物情感。这段话中有不少显示情感的词语,比如“悲伤”“凄惨”“让人心碎”“绝望”。我们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将这种情感基调读出来,音调是低沉的,情绪是哀伤的,语速缓慢。
14.墓地历险,海盗历险和鬼屋历险三次。
15.C
16. 美国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
17.聪明、勇敢、富有爱心,敢于冒险的孩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