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袁世凯接受的大部分“二十一条”是下列哪个国家提出的(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2.下表为袁世凯后北洋军阀的执政情况表,该表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
A.军事独裁 B.政局动荡 C.社会黑暗 D.民生凋敝
3.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政治局面是( )
A.军阀混战 B.割地赔款 C.徭役繁多 D.贪官横行
4.1916年,袁世凯登基,令举国哗然,不仅遭到革命派的反对,而且引起了以段祺瑞、冯国璋为代表的袁氏部属的公开反对或暗中抵制。由此推断,此事
A.加速南京政府的覆灭 B.导致二次革命的爆发
C.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引发北洋军阀的混战
5.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与上述表述密切相关的是( )
A.清帝退位 B.宋教仁遇刺 C.二次革命 D.军阀混战
6.在昆明有一条路,名为护国路,意在纪念1915年的护国战争。在云南宣告独立并且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人物不包括( )
A.蔡锷 B.李烈钧 C.唐继尧 D.冯国璋
7.1915年,下列哪个国家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8.下表为中国1914-1918年间的统计数据,此表可以用于论证( )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A.二次革命阻碍社会进步 B.北洋政府反对农业发展
C.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D.军阀割据破环经济发展
9.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国民党的是( )
A.孙中山 B.黄兴 C.宋教仁 D.蔡锷
10.“宋案发生,中山先生其时适归沪上,知袁氏将拨专制之死灰而负民国之付托也,于是誓必去之。”在此背景下,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发动了(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11.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发动护国战争 ④发动护法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爱国人士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战争。此战争的发起地是
A.云南 B.广西 C.广东 D.四川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个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说
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种革命是指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 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4)有人说“辛亥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是失败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责任内阁制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议会负责任是也。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
材料二:袁世凯曾向杨度透露:“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势的位置上。”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材料三:第四号: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为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之目的.兹订立专条如左: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摘自《中日交涉始末》附件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讨袁檄文》
材料五: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部文献所规定的政体?这部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此时袁世凯为何担心自己会被“摆在无权无势的位置上”?对此他采取了什么行动?最终引发了哪场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的条款出自中国近代史上什么条约
(4)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回答为什么称袁世凯为“民贼”?国人是如何戮此民贼?结果如何?
(5)挽联是为哪位先生撰写?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先生的“未竟之功”指的是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及相关的历史事件谈谈你的感想或认识?
15.中华民国的建立,打破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但是在实践中却屡遭挫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参议院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猿猴倒行逆施”指的是什么事件?“国民群起攻之”,发起什么战争?
材料四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理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1915年,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C项正确;美国、俄国和德国不是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的国家,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点睛】
2.B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个历史人物掌握北洋政权的时间很短,说明这一时期政权更替迅速,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B项正确;仅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军事独裁和军阀之间的混战和社会黑暗,排除AC项;表格信息不能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据对联“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可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这与当时军阀混战有关。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在1915年称帝,后爆发护国运动,1916年3月取消帝制。此后,中国进入北洋各系军阀混战的局面。A项正确;BCD项是社会黑暗的表现,不是局面,排除。故选A项。
【点睛】
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袁世凯登基违背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引起了众人反对,C正确;南京政府是在1927年建立的,排除A;二次革命爆发于1913年,而且迅速被袁世凯镇压,排除B;洋军阀混战发生在袁世凯死后,排除D。故选C。
5.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是因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军阀混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严重影响正产生产生活,D项正确;清帝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结束,与北洋军阀统治导致的政治、社会黑暗腐败无关,排除A项;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体现的是袁世凯独裁专制,排除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15年12月,袁世凯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史称护国战争。故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项。
【点睛】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其支持。A项正确;美国与 “二十一条”无关,排除B项;法国与 “二十一条”无关,排除C项;英国与 “二十一条”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4-1918年”、“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正是处于北洋军阀时期,各军阀互相为战导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出现以上现象,D项正确;二次革命的时间是1913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洋政府反对农业发展”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期间也制定了一些利于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袁世凯的破坏责任内阁制的行为,更多的体现的是经济方面遭到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C
【详解】
1912年,宋教仁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是中国"宪政之父",故C符合题意;孙中山建立的是同盟会,排除A;黄兴建立的是华兴会,排除B;蔡锷组织的是护国运动,排除D。故选C。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宋案发生,中山先生其时适归沪上,知袁氏将拨专制之死灰而负民国之付托也,于是誓必去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上台后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于1913年派人刺杀宋教仁,“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反袁,发动了二次革命,但是很快归于失败,B项正确,排除A项;1915年,袁世凯公然复辟称帝,遭到举国反对,孙中山号召大家反袁,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排除C项;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称护法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发动护国战争 ,1917年发动护法运动,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先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A项正确;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
13.(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只答民族民权民生不得分)
(2)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任写两点)
(3)原因: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谁:袁世凯(北洋军阀)
(4)理解: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写两点)
【详解】
1)根据材料“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是指推翻清朝统治,即“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是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 这是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的内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是指中国仍然是专制统治。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北洋军阀(袁世凯)。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说“辛亥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是失败的”。
14.(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因为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占据明显的优势。刺杀宋教仁,所以有了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引发了二次革命
(3)二十一条
(4)卖国并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孙中山;反帝反封的任务没完成、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改变
(6)袁世凯倒施逆行不符民意,更不符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最终众叛亲离,以失败而终。或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或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或救亡图存之路任重而道远等。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责任内阁制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议会负责任是也”可知,这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责任内阁制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议会负责任是、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可知,因为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占据明显的优势,宋教仁组阁,袁世凯就会处于无权无势的位置上;因此,他刺杀宋教仁,所以有了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从而引发了二次革命
(3)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可知,这是“二十一条”的条款。
(4)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四“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一人冠冕”可知,他卖国并复辟帝制,是民贼;于是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
根据所学和材料五“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未竟之功”可知,这是在纪念孙中山,孙中山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改变
(6)
此关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袁世凯倒施逆行不符民意,更不符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最终众叛亲离,以失败而终。或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或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或救亡图存之路任重而道远等。
15.(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3)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4)袁世凯死后,加剧了北洋军阀的分裂,北洋军阀公开分裂成许多派系,各路势力拥兵自重,画地为牢,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5)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图片图例武昌起义地点、清帝退位诏书,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结合课本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材料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依据材料二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结合课本所学,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依据材料三袁世凯时期发明的铜钱文字:中华帝国,可知反映的是袁世凯称帝,复辟帝制。结合课本所学,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倒行逆施,推行独裁统治,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在孙中山的号召下,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死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分裂。北洋军阀公开分裂成许多派系,各路势力拥兵自重,画地为牢,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从而导致社会混乱,人民生活苦难不堪。
(5)依据前面的材料,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但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推行复辟帝制,致使共和国没有推行下去。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