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7 15: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信史”指的是有文字记载的较为详实可信的历史。我国信史始于发现(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化石
2.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它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
A.河姆渡遗址 B.大汶口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二里头文化
3.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当下的疫情,就是特殊的课堂。我们可以从我国数千年来的抗击疫病历史中汲取对当下防控疫情的启示,假如商代有“瘟疫”,有关“瘟疫”的文字记载可能出现在(  )
A.龟甲和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牌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4.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①甲骨文 ②司母戊鼎 ③云冈石窟④圆形方孔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相传禹九鼎,“九鼎既成,迁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证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的反映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6.如图为“次”字的甲骨文,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这表明商朝时期(  )
A.刑法异常残酷 B.非常注重礼节
C.思想封闭保守 D.文字已经成熟
7.相传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做“龙骨”卖给中药店。后来学者经过研究,这些“龙骨”上的符号是商朝的文字。这文字是( )
A.小篆 B.金文 C.甲骨文 D.隶书
8.高度发达的殷商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华丽篇章。以下堪称殷商文明名片的文明成果是( )
A.青铜器甲骨文 B.分封制禅让制 C.造纸术铁农具 D.都江堰秦长城
9.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一处古蜀文明遗址。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这段文字说明( )
A.中外交流构成中华文明 B.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
C.中国青铜文明的多样性 D.中国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10.据图可推知(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精书
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11.下列通过观察右图而解读出的商朝的历史信息中,错误的是( )
(幸) 幸就是古代的手拷、脚拷
(执) 把手用“幸”拷起来
(劓) 用刀把鼻子割掉
A.商朝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B.商朝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商朝的甲骨文有象形、会意等多种造字方法 D.商朝为巩固统治制定酷刑
12.小明在研究某段历史时作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小明研究的主题是( )
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 最初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 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
A.高超的青铜铸造艺术 B.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C.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D.清代金石学的发展
13.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字的刻写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的产生,使人类脱离了野蛮和蒙昧,跨入了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重大的里程碑。那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西周 B.夏朝 C.商朝 D.东周
15.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许多青铜面具、青铜站立人、青铜神树等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距今约3000年。在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00l号讲解员张国立与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为大家展示了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一件青铜大面具,它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的青铜面具。根据考古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另外,三星堆青铜器上的云纹、夔龙纹等,都是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这反映出( )
A.中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相互影响
B.中原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深刻影响
C.三星堆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原文化
D.三星堆文化的产生比较孤立而自成体系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时史。”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原始社会是“天下为公”,后来就出现了天下为家,“天下为家”指的是建立什么制度开始?始于哪一朝代?
(2)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3)青铜器是古代文明的又一代表。中国堪称青铜器大国,请列举一个古代著名的青铜器。
17.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生活在哪一流域? 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
(2)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河南安阳,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推断此碎片上的文字最有可能记录哪个朝代的历史?
(3)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周时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A项正确;西周时期出现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排除B项;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后通令全国使用的字体,排除C项;化石是指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同一时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它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所以此题选C。
3.A
【详解】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此商代有关“瘟疫”的文字记载可能出现在龟甲和兽骨上,A项正确;竹简或木牌、 丝帛或麻布、 宣纸都是商代之后的书写材料,排除BC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通过甲骨文和青铜器可以了解商朝时期的历史,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云冈石窟是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圆形方孔钱是秦朝时期全国通用的货币,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鼎是礼器,“九鼎”最终演变成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代表是王权,D项正确;“九鼎”是政治概念,是最高统治的合法性,不是民心民意,也不单单是重要礼器、青铜工艺水平的反映,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B
【详解】
根据“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可知,材料表明商朝时期非常注重礼节,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刑法是否残酷,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封闭保守,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文字已经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
这些可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是商朝的甲骨文,C项正确;小篆是秦朝全国通用文字,金文是商周时期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秦朝出现隶书,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青铜器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殷商文明名片,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资料。A项正确;分封制始于西周,禅让制始于原始社会,排除B项;造纸术出现于西汉,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C项;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秦长城修建于秦朝,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9.C
【详解】
据“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可知,题干这段文字说明中国青铜文明具有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国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可以看出,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并且前后字形有密切联系,一脉相承。A项正确;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C项错误,排除C项;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1.A
【详解】
根据图片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有象形、会意等多种造字方法; 商朝为巩固统治制定酷刑。可是从解读出的商朝的历史信息中,不包含“商朝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A项错误,符合设问,选A项;BCD项属于从解读能看出的商朝历史信息,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点睛】
12.B
【详解】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故小明研究的主题是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B项正确;高超的青铜铸造艺与“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不符,排除A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与“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不符,排除C项;清代金石学的发展与“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的文字,被成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其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才能刻写出来,A正确;金文主要刻在青铜器上,不要灼烧,排除B;CD项不要用到刻写,排除。
1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选C项。
15.B
【详解】
根据材料“根据考古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另外,三星堆青铜器上的云纹、夔龙纹等,都是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结合所学可知三星堆的青铜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等都与中原出自同一系统,可见中原文化对三星堆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B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三星堆文化影响到中原文化,排除A项;从材料看出三星推文化不是孤立存在而自成体系的,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王位)世袭制;夏朝
(2)甲骨文
(3)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可知“天下为家”指的是建立世袭制的开始,始于夏朝。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因此可知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如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17.(1)黄河流域;司母戊鼎。
(2)商朝。
(3)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根基。
【详解】
(1)依据图一信息可知,图一文物是半坡原始居民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图三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依据题干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河南安阳,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可知碎片上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最有可能记录商朝的历史。
(3)综合题干问题的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认为我们应该自觉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根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