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12:5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3 直线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该飞机从上海飞到相距1500km某地时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段的平均速度为14.3km/h B.CD段的平均速度为420m/s
C.DE段为匀速飞行阶段 D.AE段的平均速度为750km/h
2.取三个相同的羽毛球甲、乙、丙,并在乙、丙羽毛球上固定不同质量的小金属球,然后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分别自由落下,用数码相机自动连续拍摄的方法分别记录三个羽毛球某一阶段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已知数码相机连续拍摄时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该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只有甲、乙羽毛球 B.甲、乙、丙羽毛球
C.只有甲、丙羽毛球 D.只有乙、丙羽毛球
3.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交通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
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5m/s
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
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随自动扶梯前进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5.下列现象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神舟十三号绕地球飞行 B.高铁在平直轨道上驶入站台
C.大型商场电梯载着乘客上行 D.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
6.甲 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运动的
B.t2—t4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年车的平均速度
C.0—t1时间内,甲 乙两车相遇了两次
D.t1—t3时间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7.图像能够直观的反映物理规律,下列图像与其对应的物理规律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图表示物体静止
C.丙图表示物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D.丁图表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8.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
C.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B物体运动0.5s通过的距离是1m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0s,两物体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5s,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
C.0~10s,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
D.10~20s,物体甲速度
10.如图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两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0~5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在1~3s时间内,速度为1m/s
C.甲、乙两物体在2s时相遇,是乙物体追上甲物体
D.两物体在5s内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1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3m B.物体在0~3s内平均速度是1m/s
C.t=0.5s时速度是t=4s时速度的2倍 D.物体在3s~5s内的速度增加了2m/s
1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二、填空题
13.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小车乙的速度是______m/s。
14.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______的时间内通过的______都相等,如它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则它通过16米路程需要的时间为______秒。
15.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 ___________运动,其速度为 ___________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图乙中汽车在0~40s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
16.如表是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记录的有关数据,根据表中数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4 8 12 16
三、综合题
17.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它们运动的“路程﹣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2)所示:
(1)甲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________?合多少千米每小时_________?
(2)乙物体在6秒内运动的距离是多少米________?
(3)在图(2)中画出甲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____.
18.同学们在操场上观看800m比赛时发现:同学甲开始阶段的速度很快,后面阶段的跑步速度逐渐减慢;同学乙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速度;同学丙在开始和冲刺阶段时的速度很快,中间阶段速度较慢.一同观看比赛的物理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三位同学在比赛中所做的运动属于_____(“匀速直线”或“变速曲线”)运动.
(2)如果上面三位同学的比赛情况如下表所示:则:_____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大.
19.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速度 (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先用铅笔,确定后再用标准答题笔涂黑)
( )
(2)一起发生在限速50千米/时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25米.请你根据上面图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________.(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3)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______
A.疲劳驾驶 B.酒后驾驶 C.打手机 D.超速驾驶
(4)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 ______.
2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汽车在到达A点位置时,发现一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3)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拟写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由图可知,AC段通过的路程sAC=1430km,AC段所用的时间为tAC=100min,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CD段通过的路程为
sCD=1500km-1430km=70km=7×104m
CD段所用的时间为
tCD=110min-100min=10min=600s
则CD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B错误;
C.DE段的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运动路程无变化,说明此段时间内为静止状态,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E段通过的路程为sAE=1500km,AE段所用的时间为:tAE=120min=2h,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从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三个羽毛球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相同,故甲、乙、丙三个球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的距离
s反=vt反=10m/s×0.5s=5m
故A错误;
BC.从图中可知,0.5s开始踩刹车,1.5s停止,故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
1.5s﹣0.5s=1s
故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0,故BC错误;
D.开始踩刹车的速度为10m/s,刹车后速度变小,平均速度小于10m/s,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A.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神舟十三号绕地球飞行时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属于圆周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高铁在平直轨道上驶入站台时速度会减慢,属于减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梯载着乘客上行时的速度和方向都没有改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
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可知,此过程中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而甲 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错误;
C.由图知,0—t1时间内甲乙的图像没有交点,则甲 乙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离出发点的距离不变,则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甲图是s﹣t图像,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是v﹣t图像,速度不为0,且不随时间而变化,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丙图温度先下降后不变再下降,可以表示物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图温度是先上升后不变,可以表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C.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是B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正确,AC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速度
所以
又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在前、B在后,若以B为参照物,A物体向东运动,故B错误,B符合题意;
D.有选项C可知,B物体的速度为,0.5s通过的距离为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A.由图像看出乙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乙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在10~20s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此时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像看出0~15s,甲乙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相同,则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像看出0~10s,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v甲>v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故C错误;
D.由图像看出10~20s,物体甲静止不动,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AB.在1~3s内,甲的s﹣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此段时间内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此段时间内甲的速度为零,因此甲在0~5s内并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在0~1s内甲通过的路程始终大于乙通过的路程,说明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大,在1~2s内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到t=2s时甲、乙图线相交,说明此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即乙物体追上甲物体,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5s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可知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物体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A.由物体的s—t图象可知,当t=5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为2m,故A错误;
B.由图象知,物体在0~3s内的路程s=1m,平均速度
故B错误;
CD.物体在0~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程为1m,速度为
物体在3s~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通过的路程也为1m,速度为
所以物体在t=0.5s时的速度是t=4s时的速度的2倍,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当t为6s时,路程s为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有图像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
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甲 丙 6
【详解】
[1][2][3]由图1可知,小车甲的速度
小车丁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的速度
由图2可知,小车乙的速度
小车丙的速度
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小车乙的速度是6m/s。
14. 相等 路程 8
【详解】
[1][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3]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的速度
v==2m/s
它通过16米路程需要的时间
=8s
15. 匀速直线 30 20
【详解】
[1][2][3]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0~3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900m,所用时间为30s,所以甲车的速度为
由图乙可知,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所以汽车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即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16.不能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每4s通过的路程都是20cm,即在4s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但4s内的每一时刻的速度是不知道的,所以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17. 5m/s 18km/h 36m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s-t图像可以求一定时间内的路程,可以求物体的运动速度,分析图像然后答题.
(2)根据求出的甲物体的速度,然后再作出物体的v-t图像.
【详解】
(1)由图甲所示s-t图像可知:则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6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30m;物体的速度;
(2)由(2)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乙=6m/s保持不变,由可得,乙物体在6秒内运动的距离.
(3)甲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答:(1)甲物体的速度是5m/s;合18km/h;
(2)乙物体在6秒内运动的距离是36m;
(3)见上图.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及作v-t图像,物理学上经常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一定要掌握作图的方法,学会读图、识图.
18. 变速曲线 乙
(1)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速度保持不变;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曲线,速度变化;
(2)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详解】
(1)800m比赛应在标准跑道上跑两圈,三位同学做的是曲线运动,由题意及表中数据可知,他们的速度不断变化,因此三位同学做的是变速曲线运动;
(2)由表中数据知,三位同学的路程相等,乙用的时间最短,乙运动的最快,因此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19. 是 D 长
分析题干可知,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车速过快,那么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都会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描点发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详解】
(1)将速度和制动距离分别对应横纵坐标,在图上描出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
(2)在图上找到制动距离25m对应的速度大约是70km/h,大于50km/h,因此该司机超速;
(3)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打手机都会使司机反应迟钝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增加反应时间;超速行驶会增加反应距离,与反应时间没有关系;
(4)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与地面摩擦力减小,则在相同情况下,会导致制动距离变长.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观分析能力、数据观察能力,通过描点法画出图像,结合图像的横纵坐标找出相应刹车距离时所对应的速度即可判断司机肇事时的大致车速.
20. 匀速 变速 0.06 大于
【详解】
(1)[1]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2]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2)[3]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4]乙球所用的时间为
所以,甲球所用时间大于乙球所用时间。
21.(1)27m(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详解】
已知:反应时间是t=1.2s,速度是v=15m/s,
∴反应距离

再经过1s的时间汽车到行走路线,此时人走过的路程为:

考虑到车的宽度,汽车能撞上行人.为了行车安全,请勿酒后驾车 请按信号行走 过马路时小心车辆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