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13: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如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零下40℃的低温 B.在1083℃下,铜可能为液态,也可能为固态
C.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 D.-260℃的氢是液态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6℃ B.60℃ C.75℃ D.80℃
3.如图所示,对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河水结冰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B.图—2,树叶上的露珠由高空中的冰晶熔化形成
C.图—3,樟脑丸变小是樟脑丸从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后跑到空气中
D.图—4,霜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形成的
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 B.用吹风机吹湿头发
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5.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如下图中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融水开 B.雾绕险峰
C.露润绿叶 D.霜打枝头
7.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8.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打开保存疫苗的冰箱时看到冰箱周围有“白雾”,“白雾”是冰熔化形成的
D.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9.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10.“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白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中的(  )
A. B. C. D.
1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 B.“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固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放热液化 D.“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放热凝华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1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14.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15.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  )
温度计 温度计示数(℃)
冰水混合物 沸水 教室
甲 7 93 t1
乙 4 96 t2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6.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17.冬天水管被冻裂是由于水发生了______;春天,地板上出现“冒汗”的现象,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若没有甩就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4℃、38.8℃,而经此体温计测量:甲的读数是___________;乙的读数是_________。
(2)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9.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0.相信你经历过:①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得及时吃,就会用保鲜膜包起来或者放入冰箱冷藏起来,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②年终时节,会买来许多牛肉烘干,方便储藏,已备来时之需,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_________蒸发的(填“加快”或“减慢”)。
三、综合题
21.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__________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 __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 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请阅读《“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回答问题。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如图1所示),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 场馆的曲面幕墙系统,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打造出象征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的“丝带”造型。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馆内拥有亚洲最大的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条400米速滑比赛道、1条速滑比赛练习道、2块多功能冰场及1块活动冰场(如图2所示)。
国家速滑馆力求打造出世界上平原地区“最快的冰”。要想提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工人师傅们制出的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在4毫米左右,非常平整。制冰时,混凝土冰板层下方总长约为130km的管道内输入的是低温的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直接蒸发,使混凝土冰板层的温度降低到零下十几摄氏度,通过洒水作业,冻成厚度为几毫米的冰面,经过很多次这样的工序,厚度几十毫米的冰面才能冻结成功。冰面温差被控制在0.5℃以内,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不同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面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两个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专利。
二氧化碳制冷剂是环保性最好的冷媒之一,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同时,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冷热综合利用能效比较高,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环保、节能型场馆。
(1)要想提高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对冰面和冰温的要求是______。
(2)制冰时,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为什么说国家速滑馆是一个绿色节能型场馆_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的工作物质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致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
(1)致冷设备主要由冷凝器、___________和压气机三部分组成。
(2)在致冷设备中,“工作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
A.熔点低 B.沸点低 C.熔点高 D.沸点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冷凝器中的氨是用降温的方法液化的
B.液体汽化时有致冷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
C.蒸发器里发生的是放热变化
D.流入冷凝器的水温高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
(4)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水的凝固点。
(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4.海浩与海雾
2021年1月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15℃左右。受冷空气影响,岛城前海云雾升腾,宛若仙境。大海突然“开了锅”,一时间青岛出现“海浩”的视频便在全国微信圈传开。网查,所谓“海浩”现象是在极寒天气中才会出现的一种奇观。当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呈现出“白茫茫云雾”的现象,形成了“浩气”。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已有文献资料表明:过冷的水蒸气在有凝结核的情况下,-30℃以下可以凝结成冰雾,-10℃以上凝结的都是水雾,-30℃至-10℃之间凝结的冰水混合雾。因此中国海洋大学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认为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
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认为,此次出现的大气现象应当是海面的水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此次现象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描述的真正的“海浩”现象时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平流蒸发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员在播报新闻时,说“1月7日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负15度左右”,小明认为播报员对气温的播报有误,正确的说法应为“1月7日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_________左右”;
(3)如图所示,物理课上老师曾带领同学们用小瓶、橡皮塞、细玻璃管、有颜色的水自制温度计。2021年1月7日小明想要用这个自制温度计粗略测量一下室外的温度,没有成功。请你说一下他测量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失败原因:________
改进建议:_______
25.请阅读《湿度》回答问题。
湿度
湿度表示空气干燥的程度,是对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一种度量。湿度又可以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内含有的水蒸气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蒸气越多,则空气越潮湿。但绝对湿度只有与温度一起才有意义,因为空气中能够合有的水蒸气的量随温度而变化,也就是最大含量与温度有关。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一定体权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的百分比。例如,10℃时,1m3的空气能够容纳8g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落气含量为8g,那么它的相对湿度就是100%;如果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只有4g,那么相对湿度就是50%。
相对湿度可以用“干湿温度计”测得。“干湿温度计”上有两支温度计,湿球温度计和干球温度计,如图所示,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由一块浸满水的沙布覆益。当两支温度计放在相同的空气中时湿球温度计因燕发作用而降温,所以它的读数比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要低。
如果相对湿度大,那么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得比较慢,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与干球温度计的差异不大;如果相对湿度小,那么湿球温度计上的水就蒸发得比较快,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就低得多。相对湿度可以比较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再通过右侧的相对湿度表格而查找出来。首先,分别读出湿球温度计和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然后在表格的左拦中找到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在表格的右上方找到两者的温差,表格中两个读数相交处的数字就是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读数/℃ 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之间的温差/℃
1 2 3 4 5
10 88 76 65 54 43
12 88 78 67 57 48
14 89 79 69 60 50
16 90 80 71 62 54
18 91 81 72 64 56
20 91 82 74 66 58
22 92 83 75 68 60
24 92 84 76 69 62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湿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 ______
(2)依据文中所说“10℃时,1m3的空气能够容纳8g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为6g,则相对湿度是______%。
(3)“干湿温度计”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_(选填“大”或“小”)。
(4)请在上文的表中查出温度为20℃,“干湿温度计”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的差值为4℃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
26.温度计是生活和实验中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但有的温度计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化、科学性的要求,因此会出现温度计刻度上的不准确性。小雨手里有一支玻璃管内径和刻度均匀(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但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10℃,在沸水中的示数是115℃。
(1)该温度计的1℃(1格)比实际温度的1℃要_________(填“大”或“小”),差值为________℃。
(2)若该温度计测得温度用t1表示,实际温度用t表示,则实际温度的表达式可以归纳为:t = ______。
(3)该温度计指示温度是20℃时,实际温度是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水银凝固点为-38.8℃,故不可以测量-40℃的低温,故A错误;
B.铜的熔点是1083℃,温度在1083℃时,也可能铜刚开始熔化的固体状态,也可能是刚熔化完全的液体状态,故B正确;
C.铁的熔点为1535℃,而金的熔点为1064℃,故金会比铁先熔化,故C错误;
D.常温下的氢是气体,氢的凝固点为-259℃,则零下260℃时的氢是固态,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在温度的定义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然后将0到100℃平均分为100份,每份1℃;本题中,按照温度的定义,题中的温度计1℃对应的标准温度计的的度数为
当测得水温温度为70℃时,实际温度为
1.25℃×(70-10)=75℃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A.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而冰是晶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
C.用久了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使杯子上方空气流速变慢,蒸发减慢。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吹风机吹湿头发使头发上方空气流速变大,蒸发加快。故B符合题意;
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使蔬菜上方空气流速变慢,蒸发减慢。故C不符合题意;
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使水果温度降低,蒸发减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A错误;
B.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故B错误;
C.图中操作是正确的,故C正确;
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
A.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A错误;
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蒸气变成固态,即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白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用酒精对皮肤消毒,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所以皮肤感觉凉爽,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晶体吸热达到熔点,若不再吸收热量,则晶体不会熔化,此时处于固态;若能继续吸热,才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全部熔化后不吸热也不放热,物质处于液态。海波是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均为48℃,所以48℃的海波可能处于固态,还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处于固液混合态。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金属钛是一种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熔化前和熔化后温度要升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
B.“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B错误;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D.“晓驾炭车辗冰辙”,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错误。故选C。
12.C
【详解】
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
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
A.冰棍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故B正确;
C.“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
D.冰棍是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
甲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
乙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
设室温为t,用甲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
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用乙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
则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所以
当t1=t2时解得
t=50℃
由于室温一定小于50℃,故150℃-3t>0,所以t1>t2。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 吸热 减慢 ①②③
【详解】
[1]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
[2]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一定程度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
[3]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把手伸开,吹出的风也会使液体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增大,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故①②③正确。
17. 凝固 液化
【详解】
[1]冬天水管被冻裂是由于水由液态凝固为固态,体积膨胀。
[2]“冒汗”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
18. 热胀冷缩 36.8 36.8℃ 38.8℃ 降低
【详解】
(1)[1][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观察图中的体温计可知,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示数为36.8℃。
[3][4]待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但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能够保持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读数高于实际温度,故甲的读数是36.8℃;乙的读数是38.8℃。
(2)[2]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球形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球形容器就是感知空气温度的,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
19. 先下降后上升(或先变低后变高) 见详解
【详解】
[1][2]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然后水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所以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
20. 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降低液体温度 加快
【详解】
[1]用保鲜膜把菜包起来,保鲜膜使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慢蒸发的。
[2]把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菜的温度降低,是通过降低液体温度来减慢蒸发的。
[3]把牛肉烘干时,提高了牛肉的温度,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牛肉中水分的蒸发,防止变质。
21. 热胀冷缩 甲 38.5 -5 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 水银 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
【详解】
(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2][3][4]由甲乙两图知,甲是体温计,因为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甲乙两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5℃和-5℃。
(3)①[5][6]南极的最低气温为-88.3℃,而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所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南极的气温。
(4)②[7][8]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而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22. 冰面平整,冰温均匀 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见解析
【详解】
(1)[1]由题意“要想提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可知,要想提高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要求冰面平整,冰温均匀。
(2)[2]由题意可知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在制冰时会使冰板混凝土温度下降。
(3)[3]因为国家速滑馆在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过程中,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冷过程中排出的余热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满足观众席供暖、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能源需求,所以说它是一个绿色节能型场馆。
23. 蒸发器 B B 低于 增大散热面积
【详解】
(1)[1]由题干可知,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
(2)[2]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
(3)[3]A.由题文“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可知,冷凝器中的氨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故A错误;
B.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具有致冷的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故B正确;
C.由题文“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可知,汽化时需吸热,则在蒸发器里发生的是吸热变化,故C错误;
D.由题文“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可知,流入的冷水在冷凝器内吸收了热量,因此流出的水温会升高。即流入冷凝器的水温低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故D错误。
故选B。
(4)[4]水凝固成冰需要温度降到凝固点,还需要放热。而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温度差,因此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则食盐水的凝固点必须低于水的凝固点。
(5)[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弯曲的形状,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热量的传递。
24. 凝华 液化 负15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1]由材料可知,“海浩”现象是水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3]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应为“1月7日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零下15摄氏度左右”。
(3)[4]失败原因:水的凝固点为0℃,外界气温低于0℃,水结冰无法粗略测温。
[5]改进建议:将液体更换为酒精。
25. 空气干燥的程度 75 小 66
【详解】
(1)[1]由文中材料得,湿度表示空气干燥的程度,是对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一种度量。
(2)[2] 10℃时,1m3的空气能够容纳8g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为6g,则相对湿度是
(3)[3]由题文材料得,如果相对湿度大,那么湿球温度计上的水蒸发得比较慢,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与干球温度计的差异不大;如果相对湿度小,那么湿球温度计上的水就蒸发得比较快,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就低得多。“干湿温度计”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小。
(4)[4]由表格中数据可得,温度为20℃,“干湿温度计”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的差值为4℃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6%。
26. 小 0.2 0.8(t1+10) 24
首先明确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然后结合题中沸水和冰水混合物对应的温度值,就可求出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用显示温度与示数-10℃相差的格数乘以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可得出实际温度,由此可得出温度的表达式。
【详解】
(1)[1][2]该温度计在-10℃~115℃之间一共有125格,表示的是0℃~100℃,故分度值为
故比实际温度的1℃要小,差值为
(2)[3]若该温度计测得温度用t1表示,实际温度用t表示,则显示温度与示数-10℃相差的格数乘以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可得出实际温度,则温度表达式为
t =0.8(t1+10)
(3)[4]温度计指示温度是20℃时,带入表达式可得
t =0.8(20+10)=2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