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必修三 6.5 量子化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普朗克提出能量子的概念 B.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
C.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 D.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波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用微波炉加热食物
B.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C.新冠肺炎诊断中,要用X光扫描肺部,是因为在电磁波中X光的穿透能力最强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3.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提出了能量子假设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普朗克 C.奥斯特 D.爱因斯坦
4.“啁啾(zhōu jiū)激光脉冲放大技术”是高强度激光研究的重大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如图所示,该技术原理可以简化为:种子激光脉冲经过单模光纤的色散作用,将时长为飞秒脉宽的激光脉冲在时间上进行了展宽;展宽后的脉冲经过激光增益介质放大,充分提取了介质的储能;最后使用压缩器将脉冲宽度压缩至接近最初的脉宽值。上述技术中的关键是“啁啾”脉冲。种子激光脉冲包含有不同的频率分量,因此在单模光纤中,频率高的部分和频率低的部分传播速度不同,这样光脉冲在时间上就被逐渐拉宽,形成脉冲前沿、后沿频率不同的现象,宛如鸟儿发出的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展宽过程使脉冲各频率分量的频率都变小
B.在传播方向上,“啁啾”脉冲前沿频率低于后沿频率
C.若激光脉冲能量约为,则其峰值功率一定不能达到量级
D.通过“啁啾激光脉冲放大技术”获得的激光脉冲与种子激光脉冲能量几乎相同
5.下列关于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C.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跟温度无关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B.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C.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大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7.实际物体是具有多重属性的,但是,当针对某种目的,从某种角度对某一物体进行研究时,有许多对研究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属性和作用却可以忽略不计。物理学上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就是理想模型。下列不属于理想模型的是( )
A.质点 B.元电荷 C.点电荷 D.黑体
8.“千克”这一基本单位原由国际千克原器来定义。国际千克原器是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制造的,它是一个用铂依合金制成的圆柱体,高度和直径均为,原型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因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出现细微变化,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因此科学界一直想用一种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来取代。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千克由普朗克常量h及米和秒定义,即。该决定已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此次标准实施后,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不变的自然常数基础上,保证了国际单位的长期稳定性和通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常量h是一个无单位的常量
B.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
C.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
D.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
9.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
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10.关于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传播的距离
B.黑体可以吸收一切光,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黑体的热辐射实质上是电磁辐射
C.红外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医学上常用于透视人体,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的皮肤健康
D.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11.近日,由义乌城建携手中国移动建设的浙江省首个5G停车场——江滨绿廊三公园停车场正式投入运营。在过去的10年,义乌市通信行业经历了从2G、3G、4G到5G的飞速发展。5G信号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每秒传送的数据量也实现了数量级的增大。相比与4G信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G信号的光子能量更大
B.5G信号的衍射更明显
C.5G信号的传播速度更大
D.5G信号的波长更长
12.太阳帆航天器是一种利用太阳光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没有空气的宇宙中,太阳光光子会连续撞击太阳帆并以原速率反射,使太阳帆获得的动量缓慢增加,从而产生加速度,太阳帆飞船无需燃料,只要有阳光,就会不断获得动力加速飞行。有人设想在探测器上安装有面积很大、反射功率极高的太阳帆。并让它正对太阳。已知太阳光照射太阳帆时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探测器和太阳帆及航天器的总质量为m,太阳帆的面积为S,此时探测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3.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大量应用,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波比可见光的波长大
B.麦克斯韦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电磁波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无关
14.许多科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在物理学发展中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现象与磁现象是有联系的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用“力线”形象地描述了电磁场
C.安培的能量子假设是对经典物理学思想与观念的一次突破
D.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
15.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牛顿提出的微粒说
二、填空题
16.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______。
17.黑体只是从外界吸收能量,从不向外界辐射能量( )
18.普朗克的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_____。即能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______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_____。
1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一定是黑色的物体。( )
(2)能吸收各种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叫黑体。( )
(3)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越大。( )
(4)能量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其大小与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成正比。( )
(5)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
三、解答题
20.对应于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1.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有关,因此被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①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②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③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σT4,其中常量σ=5.67×10-8 W/(m2·K4).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成黑体。
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S=6.96×105 km,太阳表面温度T=5 770 K,火星半径r=3 395 km,球面积S=4πR2,其中R为球的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 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以认为垂直射到面积为π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22.生活中很多地方杀毒都用到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大致是100nm﹣400nm . 100nm、400nm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是多少?
23.太阳的辐射功率(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为,已知射到大气层的太阳能只有45%到达地面,另有55%被大气层吸收和反射,而未到达地面.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视为垂直于地球表面,把太阳光看成是频率为的单色光,求地球表面上的面积每秒接收到多少个光子?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最后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有一真空中波长为6×10﹣7m的单色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 s求此:
(1)单色光的频率;
(2)单色光的的1个光子的能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能量子的概念由普朗克提出的,故A正确;
B.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故B正确;
C.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故C正确;
D.静电力常量是一个无误差常数,既不是库仑通过扭秤测出来的,也不是后人通过库仑扭秤测出来的,而是通过麦克斯韦的相关理论算出来的,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项,故选D。
2.D
【详解】
A.微波炉能快速加热食物是利用了微波的频率与水的频率相接近,从而使水振动而发热的,A错误;
B.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B错误;
C.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较强的,但是 射线穿透能力最强,C错误;
D.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可知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首次提出了能量子假设。
故选B。
4.B
【详解】
AD.正“啁啾”的频率随时间增加,展宽过程使脉冲各频率分量的频率都变大,所以通过“啁啾激光脉冲放大技术”获得的激光脉冲与种子激光脉冲能量是不相同的,AD错误;
B.正“啁啾”的频率随时间增加,一个脉冲上升的前沿是低频,下降的后沿是高频,所以在传播方向上,“啁啾”脉冲前沿频率低于后沿频率,B正确;
C.激光器产生超短脉冲时长为,根据功率的定义有
C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故A正确;
B.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故B正确;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C错误;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6.B
【详解】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故A错误;
B.由能量子的表达式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故B正确;
C.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由可知,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小。故C错误;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频率越小,能量子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物理学上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就是理想模型,如质点、点电荷、黑体,但是元电荷是一种电荷单位,所以B错误,符合题意;A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根据,可得,则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为,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则
故B错误;
CD.根据功的定义
可知
则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不同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能量中,频率小的波越多,所以T1>T2,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黑体的辐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有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会增大,同时最大辐射强度向左侧移动,即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应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传播距离的一半,A项错误;
B.黑体可以吸收一切光,黑体辐射本质上是电磁辐射,普朗克最早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他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能量子,B项正确;
C.X射线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医学上常用于透视人体,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皮肤有害,C项错误;
D.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电场,但均匀变化的磁场只能产生恒定电场,D项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
A.因为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比4G高,根据公式
可知,5G信号的光子能量比4G光子能量更大,故A正确;
BD.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即波长更短,故5G信号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BD错误;
C.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在介质中要看折射率,故C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每秒光照射到帆面上的能量
光子的平均能量
光子的频率
每秒射到帆面上的光子数
联立解得
每个光子的动量
光射到帆面被反弹,由动量定理得
对飞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故选C。
13.A
【详解】
A.根据电磁波谱可知,微波比可见光的波长大,选项A正确;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B错误;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而稳定的磁场周围不产生电场,不会产生电磁波,选项C错误;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
A.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现象与磁现象是有联系的。故A正确,与题意不符;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用“力线”形象地描述了电磁场。故B正确,与题意不符;
C.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是对经典物理学思想与观念的一次突破。故C错误,与题意相符;
D.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故D正确,与题意不符。
故选C。
15.B
【详解】
ABC.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只能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故B正确,AC错误;
D.牛顿提出的微粒说只能局限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不能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故D错误。
故选B。
16.增加
略
17.错误
【详解】
[1].黑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且向外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与温度有关,故原题说法错误。
18. 整数倍 一份一份 能量子
【详解】
[1] [2] [3] 由理论可知,普朗克的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 即能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19.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略
20.,
【详解】
能量子与频率的关系为
解得其电磁辐射的频率为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
解得其电磁辐射的波长为
21.(1)3×1013~1.5×1015 Hz (2)1.38×1030J (3)204 K
【详解】
(1)由ν=得
ν1=Hz=1.5×1015 Hz,ν2=Hz=3×1013 Hz
所以辐射的频率范围是3×1013~1.5×1015 Hz
(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
E=P0t·S=σT4t·4π,
式中t=3 600 s,
代入数据得
E=5.67×10-8×5 7704×3 600×4×3.14×(6.96×105×103)2 J=1.38×1030 J
(3)火星单位时间内吸引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P入=4πσT4·
火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向外辐射的能量为σT′4
所以火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
P出=4πr2σT′4(其中4πr2为火星的表面积,T′为火星的温度)
火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P入=P出,即
=4πr2σT′4
得火星的温度T′==204 K
22.100nm、400nm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分别是19.9X10-17J和4.98X10-17J
【详解】
由,100nm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E1=6.626×10 34×≈19.9×10 17J;400nm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E2=6.626×10 34×≈4.98×10 17J.
23.个
【详解】
设想有一个以太阳中心为球心,以太阳到地球表面距离(近似等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R)为半径的大球,这个大球面上单位面枳每秒接收到辐射的功率为:
(式中P为太阳的辐射功率)
则地球表面上的面积每秒接收到的能量:
设地球表面上的面积每秒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由于光子的能量为,则:
个.
24.(1)f=5×1014Hz (2) E=3.3×10﹣19J
(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3×108m/s,而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c=λf,由此式可求得频率f.
(2)光子能量公式E=hf.
【详解】
(1)由c=λf,得
(2)1个光子的能量E=hf=6.63×10-34×5×1014J=3.3×10-19J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