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13: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
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2.如图所示,在20N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重8N的物块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8N B.12N C.20N D.28N
3.一个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 )
A.做减速运动 B.做加速运动
C.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某时刻所受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
A.仍做圆周运动 B.静止 C.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
6.如图是人们采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动的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的情景,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体有惯性(  )
A.凳子 B.手 C.锤柄 D.锤头
7.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成为首位跑进10秒内的中国人。赛跑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
B.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C.运动员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
8.用如图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端的细绳上挂等重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将(  )
A.向左下运动 B.向右上运动
C.仍静止不动 D.转过一定角度
9.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
D.足球离脚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下列物体不受摩擦力的是(  )
A. B. C. D.
11.如图,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A、B、C,C拉着A、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  )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物体B水平方向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
C.物体B受到桌面对其水平向左,大小为mg的摩擦力
D.物体C受到细线拉力大小大于其自身重力大小
12.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
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在手上涂抹镁粉
C.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打球时要用力握紧球拍
13.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投铅球
B.跳远助跑
C.系安全带
D.紧固锤头
1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7牛,乙物重3牛。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秤的示数分别是(  )
A.0牛,3牛 B.0牛,4牛 C.4牛,10牛 D.4牛,3牛
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加满油后的战机的惯性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加油前战机的惯性。
17.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通过总结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条定律。这也说明了力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如图所示,水平用力按压使正方体木块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当手的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支持力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9.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与路面的摩擦是______摩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车轮与路面的摩擦是______摩擦。
20.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_______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三、综合题
21.物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1)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此过程中若雨滴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做__(选填“静止”“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
(2)雨滴下落过程中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重力__,受到的阻力__;(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雨滴受到的阻力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时,雨滴开始匀速直线下落。
22.近年来机器人在反恐、防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是一种排爆机器人,使用电力驱动。它的特点是:装有履带,体积小,质量小转向灵活,便于在狭窄的地方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几百米到及公里以外通过无线电或光缆控制其活动;装有多台彩色CCD摄像机,用来对爆炸物进行观察;机器人上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机械手,锋利的夹钳可将爆炸物的引信剪断,并把爆炸物举起运走;还装有猎枪,利用激光指示器瞄准目标后,可把爆炸物的定时装置及引爆装置击毁;另装有高压水枪,可以切割爆炸物。
请参照示例写出图中这个机器人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信息与知识对应)
示例:物理信息:装有履带
物理知识:增大受理面积,减小压强
作答:
物理信息1:___________
物理知识1:___________
物理信息2:___________
物理知识2:______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安全带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我国2017年生产各种汽车2300多万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的装置,尤其在行驶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弹簧,如图乙,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①当汽车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______而造成伤害;
②汽车制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D.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④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
A. B. C. D.
24.如图小明同学在做模拟引力实验时,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
(1)在图中画出橡皮受到的拉力;( )
(2)橡皮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3)橡皮转动过程中受到的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4)橡皮正在转动时,若绳子突然间断开的瞬间,所有的外力消失,则橡皮将处于___________状态(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
25.一橡皮筋右端与水平桌面上的固定钉子相连,左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铁块相速,铁块旁边有一固定于面上的电磁铁,当闭合开关时铁块靠近电磁铁可被其吸紧、断开开关时铁块被水平拉紧的橡皮筋拉开,若图甲装置放在暗的环境,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铁块会被照亮,底片记录此时铁块的位置图乙是开关断开后铁块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段频闪照片示意图,根据照片记录的铁块位置量得s1=s2。
(1)比较铁块在s1、s2两段运动快慢:______ (选择 “s1段较快”、 “s2段较快”、 “两段快慢一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判断照片中运动的铁块水平方向所受的力______(选择 “是”、 “不是”)相互平衡,理由是_______。
2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静止的状态,拉力F的大小为10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6N(忽略空气阻力)
(1)请在方框内画出小车的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点B代表小车;______
(2)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是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若小车向右加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故A错误;
BD.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BD错误;
C.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小金在整个跑步过程中,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2.A
【详解】
物块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与摩擦力,形成二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就会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才会改变运动状态(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等)。
【详解】
一个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会处于平衡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选C。
4.C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某时刻所受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5.D
【详解】
A.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拉,方向不受限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而不是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
当锤柄下端撞击到凳子的时候,锤柄受到阻力立即停止运动,但是锤头因为具有惯性,不会马上停止,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且锤头的质量一般较大,惯性也就越大,因此很容易利用这种方法套紧锤头。
故选D。
7.D
【详解】
A.比赛中的运动员与坐着的观众之间的位置不对发生变化,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故A正确;
B.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达到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故B正确;
C.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故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
塑料片两端挂等重的钩码,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此时塑料片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是一对平衡力,原本静止的塑料片受平衡力作用,故仍然保持静止。
故选C。
9.A
【详解】
A.踢球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对球施压一个作用力,同时球对脚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因此脚会痛,故A正确;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因为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脚对球的作用力等于球对脚的作用力,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足球离脚后,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
A.图中物体静止,受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没有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图中物体静止,受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拉力和静摩擦力,且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体静止,受力平衡,由于相对于斜面由向下的运动趋势,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平衡,则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
A.对A受力分析,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若受摩擦力,必然有力与之平衡,发现没有施力物体,没有力与之平衡,故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对B受力分析,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了拉力和地面对其的摩擦力,共2个力,故B不符合题意;
CD.因为C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C处于平衡状态,细线对物体C的拉力等于物体C重力的大小等于mg,再对B受力分析,发现向左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绳子的拉力,等于mg,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在手上涂抹镁粉,增加了手与单杠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打球时要用力握紧球拍,增加了手与球拍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
A.投铅球时,铅球离开了手但是继续向前飞行,是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助跑后能够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因为惯性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故C符合题意;
D.撞击锤柄,锤柄已经停止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套紧,是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
由于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弹簧秤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这个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这个拉力,即拉力等于乙的重力,为3N。
故选A。
15.B
【详解】
A.因为A、B两个物块,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个物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无相对运动趋势,不满足摩檫力的产生条件,所以,A、B之间无摩檫力,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水平向右的摩檫力,因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物块的摩擦力为5N,故B正确;
C.对B物块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B物块受到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B物块,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受力物体是B,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6. 静止 大于
【详解】
[1]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机加油时,空中加油机与战机速度相同,空中加油机与战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
[2]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加满油后的战机的质量大于加油前战机的质量,加满油后的战机的惯性大于加油前战机的惯性。
17. 牛顿 不是
【详解】
[1]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是否运动与受力与否没有关系,只有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需要受力的作用,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 变大 不变
【详解】
[1]水平用力按压使正方体木块静止在竖直的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向左的压力和向右的支持力,压力与支持力是平衡力,故压力增大,支持力变大。
[2]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由于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
19. 滚动 滑动
【详解】
[1]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所以车轮与路面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2]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车轮在路面上滑动,此时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20. 牛顿 力
【详解】
[1][2]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为了纪念他对物理学做出的杰出贡献,物理学以牛顿的名字命名力的基本单位。
21. 大于 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增大 等于
【详解】
(1)[1][2]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由于开始重力大于阻力,合力方向向下,所以速度越来越大;雨滴原来是运动状态,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以一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3][4][5]雨滴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由公式G=mg知,受到的重力不变;由“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知,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雨滴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时,雨滴的速度不再改变,开始做匀速运动。
22. 激光指示器瞄准目标 光的直线传播 质量小转向灵活 惯性
【详解】
[1][2]由材料可知,机器人利用激光指示器瞄准目标,其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3][4]机器人的特点是转向灵活,原因是机器人的质量小,所以机器人所具有的惯性小。
23. 惯性 运动状态 C B
【详解】
[1]当汽车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车从运动变成静止,驾乘人员会由于惯性向前运动,那么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汽车制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即运动状态在变化,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由题意可知,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那么汽车突然拐弯时,即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软带被拉紧,安全带不能自由伸缩,故A错误;
B.为了安全,安全带不是系得松一些,应该是系得紧一些,故B错误;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会被锁住,故C正确;
D.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由于惯性,向后倾,这时不需要安全带的保护,安全带没有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是有拉力的,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开始增大,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开始减小,到最后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拉力大小稳定。
故选B。
24. 细线 不是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拉力的方向是沿绳方向,如图所示:
(2)[2]细线给橡皮一个向中间的力,故对橡皮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3)[3]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方向不断在变化,运动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橡皮受到的不是平衡力。
(4)[4]运动的橡皮具有速度,若绳子突然间断开的瞬间,所有的外力消失,橡皮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
25. s1段较快 已知s1=s2,并且从图中可知,铁块通过的路程为s1时,所用时间为0.02s;而通过的路程为s2时,所用时间大于0.04s,因此s1段较快 不是 铁块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变速运动,所以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
【详解】
(1)[1][2]已知s1=s2,并且从图中可知,铁块通过的路程为s1时,所用时间为0.02s;而通过的路程为s2时,所用时间大于0.04s,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运动速度越快,因此s1段较快。
(2)[3][4]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铁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说明铁块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变速运动,所以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
26. 6 水平向右 不变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示数6N,A处于平衡状态,表明B车给A的摩擦力是6N,方向向右,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给B的摩擦力也是6N,且方向水平向左,则B车受三个力的作用,还有向右10N的拉力,地面给B向左的摩擦力,故地面给B向左的摩擦力为
如图所示
(2)[2][3]物体A相对地面静止,但小车水平向右运动时,物体A相对向左运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6N,方向为水平向右。
[4]小车与物体A之间属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此时这两个因素均不变,则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