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08: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就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拿破仑法典》 D.《医学集成》
2.法律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与河流相伴相生,《汉谟拉比法典》属于
A.古埃及文明 B.中国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3.下图是1881年在伊拉克南部出土的泥板,它是已知最早的世界地图。该成果属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4.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B.黄河流域——中国
C.地中海——古罗马 D.爱琴海——古巴比伦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6.河流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文明与其所属国家及河流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金字塔——古代埃及,尼罗河
B.《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尼罗河
C.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
D.长城——中国,黄河
7.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下列文明成果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 B.长城 C.佛教 D.《汉谟拉比法典》
8.东西方文明古国,创造出灿烂的各具特色的文明。下面是他们的代表的陈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古埃及:我们建造了金字塔,发明了太阳历
B.古印度:我们创立了佛教,还建立了种姓制度
C.古巴比伦:我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还发明了象形文字
D.古希腊:我们的哲学成就突出,有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
9.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
A.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C.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前处于封建社会
10.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佛教④楔形文字
A.① ② B.① ④ C.① ③ D.②④
11.《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内容共有282条,内容涉及奴隶、处罚、借贷、买卖、财产、婚姻等方面,从中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当时社会情况。这反映了这部法典的特点是( )
A.内容广泛 B.维护奴隶主利益 C.影响深远 D.思想落后
12.古代大河流域的文明灿烂辉煌且交相辉映。下列与之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象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楔形文字 D.种姓制度
13.“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下列文明成果,产生于这个区域的是( )
A.胡夫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汉谟拉比法典》 D.大竞技场
14.1851年,英国学者罗林生译出了坐落在今伊朗哈马丹(靠近两河流域)附近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据此,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应当是( )
A.象形文字 B.玛雅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15.下列选项反映两河流域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16.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只是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的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当时没有清规戒律限制这些阶层之间通婚,也没有不能与某种人共餐的禁忌。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后,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
——林太《印度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哪一世界古代文明?列举其文明成果一例。
(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一王国?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4)材料中三大古代亚非文明均发源于什么文明?
1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上面四幅图片,请按照史料的载体和可信度将其分为两类并指出分类标准。
(2)结合所学知识,按可信度划分,两类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什么联系?
(3)除了文字信息外,你还能从以上史料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证明人类的法制建设渊远流长,A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组织编纂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在法国执政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排除C项;《医学集成》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医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杆儿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儿的线条儿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再结合题干地图中“用楔形文字描述的世界观”、“幼发拉底河”等信息可知,B项正确;古埃及在非洲,使用象形文字,排除A项;古代印度境内的河流是印度河和恒河,排除C项;古代希腊是欧洲国家,没有幼发拉底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而非爱琴海,D项符合题意;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中国位于黄河流域,古罗马位于地中海,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5.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的发源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为法典,B项错误,符合题意;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的纸草上。古埃及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A项;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明数字,被阿拉伯人改造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C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C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长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D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古巴比伦王国属于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D项正确;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尼罗河属于古代埃及的文明的摇篮,排除A;长城属于中国文明成果,黄河和长江属于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排除B项;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印度河流域,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来源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时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发明了楔形文字,C项错误,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发明了太阳历,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印度创立了佛教,建立了种姓制度,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希腊的哲学成就突出,有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的法律,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B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排除A项;首陀罗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第四等级,排除C项;大化改新前的日本处于奴隶社会,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西亚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而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汉谟拉比法典》是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记载的,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种姓制度、佛教属于古印度文明,古印度属于南亚地区,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
由材料“内容涉及奴隶、处罚、借贷、买卖、财产、婚姻等方面”,可得出《汉谟拉比法典》具有内容广泛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汉谟拉比法典》影响深远、 思想落后的特点,排除CD。故选A项。
【点睛】
12.B
【详解】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加强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两河流域,B项正确;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对应的大河流域是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象形文字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明的,AD项对应错误,排除AD项;楔形文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兽骨上的文字,对应的大河流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排除C项。故选B项。
13.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指的是两河流域,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颁布《汉谟拉比法典》,C项正确;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的文明,排除A项;帕特农神庙是希腊文明,排除B项;大竞技场是罗马的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4.C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位于两河流域附近,所以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应当是楔形文字,C项正确;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创造的,排除A项;玛雅文字是美洲玛雅人创制的文字,排除B项;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C项图片为《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文明成就,C项正确;A项图片为古埃及的金字塔,反映的是尼罗河流域古代文明成就,排除A项;B项图片为阿拉伯数字,印度的数字符号被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传播至世界,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排除B项;D项图片为四羊方尊,是中国商代晚期青铜礼器,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6.(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
(2)古巴比伦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3)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
(4)大河文明。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诞生古埃及文明;其文明成果有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
(2)依据材料二“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典”出自古代巴比伦王国,该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3)依据材料三“尤其是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恐惧自己被同化;结合所学知识,“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
(4)材料中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古代亚非文明均发源于什么文明?
17.(1)图一和图三,实物史料;图二和图四,文献史料。
(2)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和证据,可以相互佐证。
(3)图一甲骨文存于商朝是目前我国被发现的最早文字。图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四《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的重要文献。(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任选一幅图片,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文献史料是记载在某载体上用来研究或讨论历史的根据。由此可知,图一“甲骨文”是文物和图三“汉莫拉比法典”是碑刻属于实物史料;图二《史记》和图四《大唐西域记》属于文献史料。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是第一手资料,文献史料是第二手资料,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和证据,可以相互佐证。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甲骨文存于商朝,是目前我国被发现的最早文字。图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四《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后,他的弟子根据其口述而写成的,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