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一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一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08: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一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 性器官开始形成
C. 大脑兴奋性增强 D. 心脏的收缩能力大大提高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B. 精子与卵细胞在卵巢内形成受精卵
C. 受精卵形成意味着一个新生命诞生
D. 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B. ②是输送卵细胞的通道
C. ⑤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 D. ①能分泌雌性激素
在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  )
A.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 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 糖类、脂肪和维生素 D.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进入青春期,男子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变低,对此起直接作用的是(  )
A. 生长激素 B. 雌性激素 C. 促性腺激素 D. 雄性激素
下列器官属于同一系统的是(  )
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食物经过人体消化系统的正确顺序是(  )
A. 口腔→咽→食道→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肛门
B. 口腔→食道→咽→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 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患龋齿的人的牙齿损伤的先后顺序是(  )
A. 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B. 牙釉质→牙骨质→牙髓
C. 牙骨质→牙本质→牙髓 D. 牙釉质→牙本质→牙髓
南通位于沿海地区,海产品多且含碘丰富,因此人们预防患(  )
A. 坏血病 B. 地方性甲状腺肿
C. 贫血症 D. 骨质疏松症
下列有关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在人体内彻底消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B. 消化分解鸡蛋中的蛋白质首先发生在口腔
C. 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没有吸收功能
D. 淀粉在人体内彻底被消化的产物是麦芽糖
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主要的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很长,有5 7米
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D. 小肠绒毛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示意图,其中① ④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有消化脂肪的酶
B. ②是胃,是蛋白质起始消化的部位
C. ③是胰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D. ④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淀粉、蛋白质、脂肪
C.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蛋白质、淀粉、脂肪
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消化道器官有(  )
A. 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B. 小肠、大肠
C. 口腔、胃、小肠和大肠 D. 口腔和胃
“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包着面团的纱布在水中揉挤后,纱布中留下的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B. 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C. 胆汁乳化脂肪 D. 胰液消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春天来临,学校将举办一场春季运动会,同学们热情高涨,比赛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体育水平。下列在完成人体运动动作的过程中起到调节功能的系统是(  )
A.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 运动系统
C. 呼吸系统 D. 消化系统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钙 铁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贫血症
A. A B. B C. C D. D
如图表示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a、b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a是麦芽糖
B. 物质b是葡萄糖
C. 最早进行①的场所是食道
D. 完成②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和胰液
某生物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处理 适量碎屑
加入液体 唾液2毫升 清水2毫升 唾液2毫升
搅拌情况 搅拌
温度(℃) 37 37 0
滴加碘液 ① ② 变蓝
A. 实验现象为试管1不变蓝,试管2变蓝
B. 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了
C. 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 1和2号可以形成对照,变量为温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将相关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骨的煅烧
①用镊子夹住一小段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观察到鱼骨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成灰白色。
②用镊子轻轻敲打煅烧后的骨,骨碎裂。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的特点。
(2)骨的脱钙
①将一根鱼肋骨放入盛有10%盐酸的试管中,观察骨的周围是否有______产生。
②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肋骨并用清水漂洗,观察骨是否变软。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 的特点.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 ______组成的。
(2)①胃是人体消化道的膨大部位,其消化液中含有 ______(选填“胃蛋白酶”或“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 ______。
(3)③______(填名称)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 ______,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4)图中④______(填名称)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A正确。
B、性器官从一出生就形成了,青春期性器官开始成熟,B错误。
C、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大脑兴奋性增强,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期,C正确。
D、青春期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大大提高,D正确。
故选:B。
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掌握青春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错误。
C、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所以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C正确。
D、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D错误。
故选:C。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等构成。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
熟记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受精的部位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③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A正确。
B、②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通道,B正确。
C、精子在②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
D、①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D正确。
故选:C。
图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⑤子宫内膜。
人体生殖发育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熟练掌握。
4.【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等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有三类能够供给人体能量即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是简单的无机物,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的作用,关键点: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5.【答案】D
【解析】解: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得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控制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D正确.
故选:D.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只要熟练掌握了男孩和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即可轻松答题.
6.【答案】A
【解析】解:A、③肝脏和④胃都属于消化系统,A符合题意;
B、②肺属于呼吸系统,④胃属于消化系统,B不符合题意;
C、②肺属于呼吸系统,③肝脏属于消化系统,C不符合题意;
D、①大脑属于神经系统,④胃属于消化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系统是指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图中:①大脑,②肺,③肝脏,④胃。据此解答。
哺乳动物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7.【答案】C
【解析】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食物经过人体消化系统的正确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选:C。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8.【答案】D
【解析】解: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如图牙齿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牙冠、牙颈、牙根等。牙髓内有丰富的神经,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患龋齿损伤牙齿的顺序是应该从外到内:釉质---牙本质---牙髓腔。
故选:D。
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牙冠、牙颈、牙根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牙齿的结构,记忆时注意图文结合。
9.【答案】B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海产品含碘丰富,因此常吃海产品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故选:B。
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幼年时缺乏该激素可患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时该激素超过正常值可患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如食物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关键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
10.【答案】A
【解析】解:A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A正确;B错误。
C、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C错误。
D、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进行初步消化,在小肠中彻底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在小肠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化学消化是在小肠中被消化的,维生素不经消化就可以被吸收.据此解答。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的。
11.【答案】D
【解析】解:小肠约长约5~7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这是小肠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的特点。
故选:D。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理解掌握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②胃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并能初步将蛋白质消化为多肽,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B正确。
C、③是胰腺,可以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食物,C正确。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正确。
故选: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据此分析解答。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13.【答案】B
【解析】解: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 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三者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的先后顺序。
明确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开始部位,以及消化的情况。
14.【答案】B
【解析】解:人体消化道内的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功能。其中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少量酒精。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能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如图: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
15.【答案】B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包着面团的纱布在水中揉挤后”,纱布中留下的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蛋白质”.
故选:B.
种子的成分实验过程如下:
1.水分:取数十粒干燥的小麦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的地方,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试管内壁出现许多小水珠.
2.无机盐:用解剖针把一粒小麦种子串起来,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燃烧,种子先变成黑色的碳,碳继续燃烧尽后剩余少量灰烬.
3.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水变成乳白色液体;取洗液5毫升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色变蓝色.
4.蛋白质:继续揉挤面团,直到面团基本上消失,纱布内有淡黄色的具有粘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向黄白色的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面筋变成红褐色,说明种子里含有蛋白质.
5.油脂:取小麦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纸上挤压,纸上出现透明的油迹.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鉴定种子成分的实验.
16.【答案】C
【解析】解:A、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消化。
B、胃液使蛋白质分解,是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蛋白质生成了新物质--多肽,属于化学性消化。
C、胆汁乳化脂肪,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消化。
D、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属于化学性消化。
故选:C。
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其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性消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质状态或形状上的变化为物理性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等,解答即可。
判断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的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7.【答案】A
【解析】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可见A正确。
故选:A。
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各有其功能,整个人体再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8.【答案】B
【解析】解:A、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
B、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和神经炎,故B错误;
C、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骨成人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
D、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D正确。
故选:B。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
19.【答案】C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①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a麦芽糖,再到②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b葡萄糖,故C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发生的变化,由图示知,b是由a变化来的,a是由淀粉变化来的,因此,如果物质a是麦芽糖,物质b是葡萄糖,①表示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②表示淀粉和麦芽糖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20.【答案】A
【解析】解:ABC、用试管1和试管2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清水不消化淀粉,所以2号变蓝。由此可见: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了,A正确;BC错误。
D、试管1和试管2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试管1和试管3进行对照,变量为温度。D错误。
故选:A。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21.【答案】无机物;脆硬;气泡;有机物;柔韧
【解析】解:(1)骨的煅烧
①用镊子夹住一小段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观察到鱼骨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成灰白色。
②用镊子轻轻敲打煅烧后的骨,骨碎裂。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它使骨具有脆硬的特点。
(2)骨的脱钙
①将一根鱼肋骨放入盛有10%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骨的周围有气泡产生。
②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肋骨并用清水漂洗,观察到骨变软。
③实验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蛋白质),它使骨具有柔韧的特点。
故答案为:
(1)无机物;脆硬;
(2)①气泡;有机物;柔韧。
(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
(2)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
(3)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点是: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
22.【答案】消化腺 胃蛋白酶 蛋白质 肝脏 胆汁 小肠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①胃是人体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胃内含有胃腺,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
(3)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速脂肪的消化。
(4)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1)消化腺。
(2)胃蛋白酶;蛋白质。
(3)肝脏;胆汁。
(4)小肠。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如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图中①是胃,②是胰腺,③是肝脏,④是小肠,据此分析解答。
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