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7 09: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共16题)
1.由碳、氮、磷、硫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对应的酸不正确的是
A.碳→碳酸 B.硫→硫酸 C.氮→硝酸 D.磷→磷酸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B.通过干馏可分离出煤中原有的苯、甲苯和粗氨水
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
D.淀粉和纤维素作为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不同
3.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nm,怕酒精,不耐高温。下列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越高越好
B.高温、紫外线、过氧乙酸均可使新冠病毒失去活性
C.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中加入浓盐酸可以增强消毒效果
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乙醇和水中,观察现象
B 检验淀粉酸性水解液中含葡萄糖 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入少量Cu(OH)2悬浊液,加热
C 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试样中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层中的水
D 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12%H2O2 溶液,将其中一支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12(CF2Cl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它有2种同分异构体
B.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
C.溴水可以区分苯和乙酸
D.糖类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6.下列关于几种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C.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7.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加聚反应⑤取代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
8.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合成轮烷的基本原料有CH2Cl2、丙烷、戊醇、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B.丙烯能使溴水褪色
C.戊醇与乙醇含有相同官能团,所以性质相似
D.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间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属于物理变化
B.做衣服的棉、麻、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鸡蛋清中加入胆矾可以使蛋白质发生聚沉,加水后重新溶解
D.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10.2012年4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不法商贩将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加工成药用胶囊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的原子序数为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族
B.警察通过装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装置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已知铬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53,则该同位素有53个中子
D.中子数为29的铬原子符号表示为
11.以下一些实验,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钾与冷水的反应较钠更剧烈,实验中常可观察到紫色火焰。
B.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各收集1/5试管甲烷与4/5试管氯气,供取代反应用
C.石油的裂解产物中含有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
D.将钠投入乙醇中,钠会浮在乙醇液面上,但并不熔化。
1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CH3CH2OH、CH3CH2Br三种无色液体,下列试剂不能实现的是
A.Br2的CCl4溶液 B.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FeCl3溶液
13.下列关于柠檬酸(结构如图所示)性质的推测错误的是
A.柠檬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因此可与NaOH溶液反应
C.不能用柠檬酸除水垢
D.柠檬酸分子中的两种官能团都能跟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14.下列实验事实及结论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向无水乙醇中加一小块擦干煤油的金属钠,有气泡产生,经检验为 H2 乙醇分子中存在不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即存在羟基
B 苯在一定条件能与C1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C6H6Cl6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交替排列的结构
C 将CH3COOH、CH3CH218OH、浓硫酸的混合液体加热,产物乙酸乙酯有18O CH3COOH 羧基中的-OH与CH3CH2OH羟基中的H结合生成水
D CHC13只有一种结构 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A.A B.B C.C D.D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集气瓶内的气体为NH3
B 常温时向盛有浓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铜片与铁片后,铜片逐渐溶解而铁片不溶解 金属性:Cu > Fe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分离沉淀后加足量水,沉淀不溶解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向某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 该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A.A B.B C.C D.D
1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蛋白质中的葡萄糖,可以用浓硫酸铵溶液盐析过滤方法提纯
B.实验室中,可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C.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
D.植物油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二、综合题
17.蛋白质溶液中含有杂质Cl-,有人用滴加溶液的方法除Cl-,他这样做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正确除去Cl-的方法是_________。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光导纤维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普通陶瓷的生产原料主要是_______。
③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_______(填化学式)和SiO2。
④水泥的主要性质是具有_______性。
⑤区别真丝织品和化纤织品的方法是取样后灼烧,若是真丝,则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
19.(1)油脂属于_________类,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_________反应,产物为_________(写名称);
(2)在蔗糖和麦芽糖中,_________能发生银镜反应,二者_________同分异构体(填“属于”或“不属于”);蔗糖的水解反应式为_________;
(3)甲醛能使_________变性凝固,所以可用其稀溶液浸制生物标本;甲醛还是非常重要的合成原料,纯净的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加聚生成聚甲醛(是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甲醛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在1861年首次发现在弱碱作用下,6个甲醛分子加合得到己糖,此己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0.已知烃A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B、C、D、E、F、G转化关系如下(以下变化中,有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明)。其中G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F能发生银镜反应,E分子具有浓郁的果香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
(1)写出A分子的电子式:__;G的分子式:__。
(2)写出分子式与B相同,但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
(3)写出B+D→E的化学方程式:__。
(4)工业上制备物质E的方法有多种。其中A与D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E,请判断其反应类型为__;物质C、F__(填“是”或“不是”)同一类物质。
(5)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又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用结构简式书写一种即可)
(6)物质X可由如图装置制备。
①若Z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若Z是一种黑色粉末,则物质Y是__,Z的作用是__。
21.(1)如图所示装置:
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电极式是_____________。
(2)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的鉴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淀粉的水解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检验淀粉水解情况所需试剂是(水解液已调至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医”关系密切,回答下列问题:
(1)衣:市场上的衣物琳琅满目,它们的主要成分有合成纤维,有天然的棉、麻、毛、丝,羊毛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糖类”、“油脂”、“蛋白质”),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食:我们的主食是淀粉,淀粉属于_____________(“单糖”、“低聚糖”、“多糖”),粮食可以酿成美酒,俗话说:“酒是陈的香”,写出生成香味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住:居民小区楼房的铝合金门窗主要原料为金属铝,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行:汽车的出现极大方便我们的出行,汽油是石油通过炼制得到,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乙烯通过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得到的聚乙烯是重要的塑料。汽油中含有戊烷,戊烷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种。
(5)医:苯是合成医药的重要原料,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3.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它不溶性物质。采用如图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的pH 6.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的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①溶解铝及其化合物,②_______。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
(3)“转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如下操作: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
(4)“转化”后加NaOH溶液“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操作Ⅰ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4.I.橙红色化合物A由五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为纯净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C呈黄色,沉淀D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
(1)组成A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沉淀D与足量B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3)A中的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制备,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II.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和酒精混合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1)三颈烧瓶中出现黄绿色气体,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乙醇被氧化为乙醛)
(2)有同学用手触碰三颈烧瓶后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温度升高,所以提出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混有O2,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该同学为了验证O2,打开弹簧夹,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操作的错误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8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变为氨基酸被人体利用,所以选项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2.C
【详解】
体积分数是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最好,A错误;煤中不含苯、甲苯和粗氨水,可通过煤的干馏得到苯、甲苯和粗氨水等,B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分层析出,且能除去乙酸,C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通式相同但聚合度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3.B
【详解】
A.酒精体积分数为75%时消毒效果最好,A错误;
B.高温、紫外线、过氧乙酸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B正确;
C.新冠病毒的直径介于60~140 nm之间,扩散到空气中可能形成胶体,C错误;
D.由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知84消毒液与加入浓盐酸会生成有毒气体氯气,不能增强消毒效果,D错误;
故答案选B。
4.B
【详解】
A.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利用此反应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选项A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葡萄糖中的-CHO时,一定在碱性环境下,往淀粉水解液(硫酸催化)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不行,应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让溶液呈碱性,然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选项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乙酸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于除杂和分离,选项C可达到实验目的;
D.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12%H2O2 溶液,将其中一支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水浴加热的试管中快速产生气泡,通过该实验可以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选项D可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B。
5.C
【详解】
A. 氟利昂-12(CF2Cl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它只有1种结构,故A错误;
B. 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苯环连甲基、—CHO都能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说明它含有醛基,故B错误;
C. 溴水与苯发生萃取,分层,在上层为橙红色,因此溴水可以区分苯和乙酸,故C正确;
D. 糖类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B
【详解】
A. 乙酸乙酯由C、H和O元素组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
B.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羧基可以电离出H+,B错误;
C. 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和水,苯环上的氢被硝基取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
D.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二者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答案选B。
7.C
【详解】
①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②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
③含有羟基,与金属钠可发生置换反应;
④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
⑤含有羟基,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答案选C。
8.D
【详解】
A.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其结构只有CH3CH2CH3一种,故不存在同分异构体,A正确;
B.丙烯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B正确;
C.戊醇和乙醇官能团均为羟基,互为同系物,性质相似,C正确;
D.由于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其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特殊的键,D错误;
故答案选D。
9.D
【详解】
A、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电解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错误;
B、棉、麻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
C、鸡蛋清属于蛋白质胶体,胆矾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聚沉,加水后不可以溶解,故C错误;
D、乙烯和氯乙烯都含有双键,所以都可以通过加聚得到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10.B
【详解】
A. 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ⅥB族,故A错误;
B. 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r3+,橙色变为绿色,以此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故B正确;
C. 铬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53,所以中子数为,故C错误;
D. 质量数为,则铬原子符号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金属性K>Na,金属越活泼,与水反应越剧烈,钾的熔点较低,剧烈燃烧,发出紫色火焰,故A正确;
B.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溶于水生成氯离子,氯离子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用饱和食盐水可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正确;
C.石油的裂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钠的密度比乙醇大,钠沉在乙醇底部,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反应不如钠和水的剧烈,故D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
A. Br2的CCl4溶液与苯是互溶,Br2与CH3CH2OH无现象,Br2的CCl4溶液与CH3CH2Br互溶,因此不能鉴别,故A符合题意;
B. 溴水与苯发生萃取,分层,橙红色在上层,溴水与CH3CH2OH无现象,溴水与CH3CH2Br发生萃取,分层,橙红色在下层,因此能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苯分层,上层无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荣毅仁颜色变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溴乙烷分层,无色在下层,因此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 FeCl3溶液与苯分层,无色在上层,FeCl3溶液与乙醇不反应,互溶,FeCl3溶液与CH3CH2Br分层,无色在下层,因此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BC
【详解】
A.柠檬酸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
B.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因此可与NaOH溶液反应,羟基与NaOH溶液不反应,B项错误;
C.柠檬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以用来除水垢,C项错误;
D.柠檬酸分子中的两种官能团羟基和羧基都能跟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项正确;
答案为BC。
14.AC
【详解】
A.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煤油中的碳氢键不能被钠破坏,乙醇中也含有碳氢键,乙醇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乙醇中存在羟基,故A正确;
B.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说明不含双键,故B错误;
C.产物乙酸乙酯有18O,说明醇脱去氢,酸脱去羟基,故C正确;
D.若CH4为平面结构,CHC13也只有一种结构,则无法由实验事实得到该结论,故D错误;
故选AC。
15.AC
【详解】
A项、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溶于水,溶液成碱性,为氨气,故A正确;
B项、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其中铁发生的是钝化,不能说明金属性铁强于铜,故B错误;
C项、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则有沉淀出现,再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故C正确;
D项、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AC。
16.AD
17. 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渗析
【详解】
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凝结而无法与AgCl沉淀分离,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可以用渗析的方法除去Cl-;
故答案为: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渗析。
18. SiO2 CaSiO3 黏土 水硬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详解】
①光导纤维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制成,其主要成分是SiO2,SiO2导光能力强,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
②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和水制成陶瓷胚胎,经高温烧结而成;
③普通玻璃成分是二氧化硅,硅酸钠和硅酸钙,比例根据原料比例不同而不同;
④水泥具有水硬性,水泥遇水后,能在水中硬化并继续增长其强度的性质,跟水作用形成胶状物并成固体,水硬性最能代表水泥性质;
⑤真丝织品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化纤织物和真丝织品。
19. 酯 皂化 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麦芽糖 属于 C12H22O11+H2O→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 蛋白质 C6H12O6
【详解】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生成的酯,属于酯类;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该反应被成为皂化反应,故答案为:酯,皂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2)蔗糖不含醛基,麦芽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二者结构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12H22O11,所以属于同分异构体;蔗糖的水解生成一分子葡糖糖和一分子果糖,方程式为:C12H22O11+H2O→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故答案为:麦芽糖,属于,C12H22O11+H2O→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
(3)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甲醛含有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甲醛,结构简式为 ;6个甲醛分子加合得到己糖,甲醛的分子式为:CH2O,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此己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故答案为:蛋白质,,C6H12O6。
20. (C6H10O5)n CH3OCH3 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加成反应 不是 CH3CH2CH2COOH或 2Na2O2+2H2O=4NaOH+O2 H2O2(双氧水) 催化作用
【详解】
(1)A为乙烯,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结构简式是CH2=CH2,其电子式为:,G为纤维素或淀粉,其分子式为(C6H10O5)n;答案为,(C6H10O5)n。
(2)B为乙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它的同分异构体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物质为醚类,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答案为CH3OCH3。
(3)B为乙醇,D为乙酸,二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答案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4)A为乙烯,D为乙酸,A与D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E,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属于加成反应,C是乙醛,属于醛类,F是葡萄糖,属于糖类,二者不是同一类物质;答案为加成,不是。
(5)E是乙酸乙酯,它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又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物质是羧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或;答案为CH3CH2CH2COOH或。
(6)X为氧气,①若Z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Z为Na2O2,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
②若Z是一种黑色粉末,则是MnO2,则物质Y是H2O2,Z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答案为H2O2,催化作用。
21. 镁逐渐溶解,铝极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Al+4OH--3e-=+2H2O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加浓硝酸变黄)或者烧焦时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碘水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碘水和银氨溶液)
【详解】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该原电池总反应为,镁为原电池的负极,镁失去电子被氧化,铝为正极,氢离子在铝电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产生氢气,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则观察到的现象为镁逐渐溶解,铝极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该原电池总反应为:,Al为原电池的负极,Al失去电子被氧化,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则负极电极式是Al+4OH--3e-=+2H2O;答案为:镁逐渐溶解,铝极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Al+4OH--3e-=+2H2O;
(2)油脂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在人体内的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答案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利用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即可鉴别:蛋白质灼烧时有羽毛烧焦的特殊气味或有颜色反应;答案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加浓硝酸变黄)或者烧焦时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4)淀粉与稀硫酸溶液共热时可发生水解反应,稀硫酸是催化剂,故水解的方程式是;欲检验淀粉水解情况,主要是检测水解液中是否还有淀粉残留、是否有还原性糖葡萄糖生成,检测淀粉需要碘水,检测葡萄糖所需试剂是在碱性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答案为:淀粉的水解反应方程;碘水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碘水和银氨溶液)。
22. 蛋白质 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蛋白质) 多糖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Al+6H+=2Al3++3H2↑ 加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裂化汽油 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8 +Br2+HBr
【详解】
(1)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羽毛烧焦的气味,可用于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答案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蛋白质);
(2)淀粉属于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酒是陈的香”,因为在密闭保存的过程中,有一些乙醇在微生物催化下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再进一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答案为:多糖;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3)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答案为:2Al+6H+=2Al3++3H2↑;
(4)直馏汽油主要成分为烷烃等,裂化汽油含烯烃,可通过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褪色的是裂化汽油,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汽油中含有戊烷,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3种,正戊烷中有3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3种,异戊烷中有4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新戊烷中有1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1种,则戊烷的一氯代物共有3+4+1=8种;答案为:加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裂化汽油;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8;
(5)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条件是铁或溴化铁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答案为:+Br2+HBr。
23. 除去油脂 Ni2+、Fe2+、Fe3+ 2Fe2++H2O2+2H+=2Fe3++2H2O Fe3+ [3.2,6.2)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Ni2++ClO +4OH =2NiOOH↓+ Cl +H2O
【详解】
(1)油脂在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且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NaOH=2NaAlO2+H2O,将Al及其氧化物溶解,“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故答案为:除去油脂;
(2)结合分析可知“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Ni2+、Fe2+、Fe3+,故答案为:Ni2+、Fe2+、Fe3+;
(3)“转化”是将Fe2+被H2O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结合金属离子沉淀的pH范围可知若将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会使调pH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之后再加H2O2氧化Fe2+,则滤液③中含有转化生成的Fe3+,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Fe3+;
(4)由表格可知,Ni2+开始沉淀时的pH=6.2,Fe3+完全沉淀的pH为3.2,要保证Fe3+完全沉淀而Ni2+不沉淀,“调节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3.2,6.2);硫酸镍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硫酸镍晶体(NiSO4·7H2O),所以操作Ⅰ的具体操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3.2,6.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Ni2+在强碱溶液中被NaClO氧化为NiOOH,NaClO被还原为Cl ,根据氧化还原得失电子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i2++ClO +4OH =2NiOOH↓+ Cl +H2O,故答案为:2Ni2++ClO +4OH =2NiOOH↓+ Cl +H2O。
24. Na 、Cr NH4NaCr2O7 Ag2CrO4+4NH3=2Ag(NH3)2++CrO42- Cr2O3+2AlAl2O3+2Cr 2NaClO+C2H5OH→2NaOH+CH3CHO+Cl2↑ 2ClO-=O2+2Cl- 乙醇易挥发且易燃,与带火星木条存在安全隐患
【详解】
I.(1)根据流程分析: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有NH4+;A为橙红色化合物且由五种元素组成,A与足量NaOH反应得到的溶液C呈黄色,溶液C与AgNO3/HNO3反应得到的沉淀D为砖红色沉淀,说明C含CrO42-,可知A中还含有Cr2O72-,沉淀D是Ag2CrO4;组成A的金属元素是Na和Cr;根据N守恒,n(NH4+)=n(NH3)=0.224L÷22.4L/mol=0.01mol,根据Cr守恒,n(Cr2O72-)=n(Ag2CrO4)=×=0.01mol,则n(Na+)==0.01mol,n(Na+):n(NH4+):n(Cr2O72-)=1:1:1,则A的化学式是NH4NaCr2O7,故本题答案:Na 、Cr;NH4NaCr2O7。
(2)沉淀D是Ag2CrO4,和足量的氨气反应,沉淀溶解,发生的反应是:Ag2CrO4+4NH3=2Ag(NH3)2++CrO42-,故本题答案为:Ag2CrO4+4NH3=2Ag(NH3)2++CrO42-。
(3)铝热反应是利用铝的还原性制备高熔点、还原性比Al弱的金属,可制备金属铬,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r2O3+2AlAl2O3+2Cr,故本题答案为:Cr2O3+2AlAl2O3+2Cr。
II.(1)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酒精具有还原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醇被氧化成乙醛,黄绿色气体是氯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C2H5OH→2NaOH+CH3CHO+Cl2↑,故本题答案为:2NaClO+C2H5OH→2NaOH+CH3CHO+Cl2↑。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温度升高,次氯酸根分解,有O2产生,离子方程式为2ClO-=O2+2Cl-;乙醇易挥发且易燃,所得气体中混有乙醇蒸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存在安全隐患,故本题答案为:2ClO-=O2+2Cl-;乙醇易挥发且易燃,与带火星木条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