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
2.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3.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B表示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各图曲线表示不正确是( )
A. B.
C. D.
4.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
5.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甲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图甲中能量沿着食物链A→B→C流动,其中图乙中的b对应的是图甲中的A
D.若图乙中b数量大量减少,则最初一段时间内a数量增加、c数量减少
6.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7.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幅曲线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若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时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时尿素
B.图乙BC段表示人体的呼气过程,此过程中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C.图丙可表示植物一昼夜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且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d点
D.图丁表示某食物链中草、鼠、狐三者数量关系,则A、B、C依次表示草、鼠、狐
8.甲、乙、丙三个椭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某种属性或某类物质。下列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
A.甲是杠杆、乙是滑轮、丙是简单机械
B.甲是群落、乙是种群、丙是生态系统
C.甲是地月系、乙是太阳系、丙是银河系
D.甲是化合反应、乙是分解反应、丙是置换反应
9.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尾巴,这是为了( )
A.获得水分 B.散热 C.产卵 D.找食物
10.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主要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各成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非生物因素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
C.分解者能够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残骸、排泄物,供消费者再利用
D.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物
12.大豆植株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中细菌的作用是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能引起植物患病
C.与植物共生
D.与植物竞争
13.太原汾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觅食、嬉戏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
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
B.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逃生能力
C.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14.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不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叶片表面积很大
C.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D.叶表面具有较厚的角质层
15.三月下旬, 春暖花开, 油菜田里花儿盛开, 一片金黄, 蜜蜂在忙碌。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片田里的全部油菜可构成一个群落
B.油菜花花冠鲜艳,花蜜鲜美,可吸引昆虫,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适应现象
C.在这片田里,油菜是自养生物,是该农田发展方向的决定性生物
D.照射在这片田里的全部太阳光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现象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
B.温带地区的许多植物冬季出现落叶现象
C.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变为刺状
D.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充沛
17.科学家曾对世界最深的海沟马利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仍有各种蟹、虾,但没有藻类植物.下面哪种解释是不准确的( )
A.环境影响生物的分布 B.环境对动物的影响比对植物的小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
18.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
二、填空题
19.乐清东塔公园于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东塔位于乐成镇东皋山顶,东塔高耸海空,时见云烟缭绕,数十里外就可望见。为“萧台八景”之一。东塔山上动植物种类繁多。东塔公园的河中也有各种水生动植物,某校科学研究小组选取了河中4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记录如下: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鱼 虾
小球藻 /
虾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1)该河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小球藻属于 。
(2)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应的食物链 。
20.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________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________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________环境的表现.
21.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各器官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吃昆虫的鸟;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该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图1为该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其中的①、②、③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填序号)。
A.鼠、蛇、鸟 B.蛇、鸟、鼠
C.蛇、鼠、鸟 D.鸟、蛇、鼠
(3)若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狼所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与乙对应的生物是 。
22.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
动物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蝗虫 鱼类 蛙
蝗虫 √
鱼类 √
蛙 √ √
鸟类 √ √ √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
(2)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动物类群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_____(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_____。
三、简答题
23.三位志愿者从生活了105天的“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标志着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实验获得成功。“月宫一号”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由 1 个综合舱和 2 个植物舱组成,舱内种植有 21 种植物,还有一种黄粉虫(以植物为食)为人提供动物蛋白。为了防止病原菌感染,用于植物栽培的水和人生活所需的水都需先净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个密闭的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
(2)“月宫一号”中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
(3)如下图是“月宫一号”的水循环再生示意图,请根据材料提供信息用箭头将其补充完整。_______
24.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食虫鸟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填序号)
A.食物中的碳
B.矿物燃料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2)根据图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
四、探究题
25.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
花盆编号 土壤种类 浇水量 光照时间长短
1 壤土 +++ +++
2 壤土 +++ ++++
3 砂土 +++ +++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________。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D
6.D
7.A
8.C
9.A
10.C
11.C
12.C
13.A
14.B
15.B
16.D
17.B
18.B
19.(1)群落。生产者。(2)小球藻→水蚤→虾→鱼
20. 针; 减少; 干旱沙漠缺水; 海底
21.(1)4;(2)C;(3)植物;
22. 分解者 植物→蝗虫→鸟类(或植物→鱼类→鸟类) 不利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强
23. 植物→黄粉虫→人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4.(1)D (2)一条,绿色植物→菜青虫→食虫鸟
25.(1)光照时间(2)土壤种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