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物品中主要由天然有机高分子制造的是
A.塑料插座 B.羊绒衫 C.合成橡胶 D.尼龙绳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
A.用图1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B.用图2装置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有水
C.用图3装置分离胶体和溶液
D.用图4装置探究和的热稳定性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4.油脂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B.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C.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熔点相对较高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5.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戊烷的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烯、聚氯乙烯均能使溴的溶液褪色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蛋白质、油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用于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B.图②用于蒸馏75%的酒精制备无水酒精
C.图③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图④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8.某气态烃0.5mol能与0.5molCl2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又可被3mol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2=CH2 B.CH3—CH=CH2
C.CH2=CHCH2CH3 D.CH2=CH—CH=CH2
9.2019年10月13日,无锡一家小吃店因燃气泄漏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亡。已知瓦斯中甲烷(CH4)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1∶4 B.1∶2 C.1∶1 D.2∶1
10.实验室里运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装置甲:石油分馏 B.装置乙:溴苯的制取
C.装置丙:乙烯的制取 D.装置丁:乙酸乙酯的制取
1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难溶于水,可以用来萃取碘水中的
B.通过煤的干馏可将煤中的甲苯、苯等有机物进行分离
C.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是
D.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12.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加热熔融的纯碱固体
B.用乙装置不能测量锌粒和3 mol·L-1硫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
C.用丙装置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D.用丁装置分离植物油和KNO3溶液
13.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14.根据下列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氢硫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 具有氧化性
B 将乙烯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均褪色 二者反应类型不同
C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或
D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 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的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15.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6.“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劣质奶粉”“苏丹红”“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劣质奶粉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低于0.37%,被称为“空壳奶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B.蛋白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葡萄糖等
C.在家中可采用灼烧法定性检查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燃烧可产生特殊的气味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二、综合题
17.非金属元素H、C、O、S、Cl能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单质及化合物的用途很广泛。
(1)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CS2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晶体;
(2)O、Cl两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常用来杀菌消毒,试举例________(写化学式,任写两种);
(3)CH3OH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包装 钢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当溶液中c(Cl-):c(ClO-)=11:1时,则c(ClO-):c(ClO3-)比值等于___________。
(5)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Mg与Ca类似,也能与C形成某种易水解的离子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0.1mol与水完全反应后,产生0.1mol的某种气体。该气体被溴水全部吸收后,溴水增重2.6g。请写出该水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CH4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甲烷高温分解生成氢气和碳。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反应时要通入适量空气使部分甲烷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
(3)以CH4为燃料可设计成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通入a气体的电极名称为_____,通入b气体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4)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CH4与CO2可直接转化成乙酸,这是实现“减排”的一种研究方向。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左右。
②CH4与CO2可直接转化成乙酸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
(5)碳正离子(例如:、、(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是由CH4在“超强酸”中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失去H2可得。(CH3)3C+去掉H+后生成电中性有机分子,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①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______
A.B. C. D.
②CH4与Cl2生成CH3Cl的反应过程,中间态物质的能量关系见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Cl·是Cl2在光照下化学键断裂生成的,该过程可表示为:
B.反应过程一定无CH3CH3生成
C.图示过程放出热量
D.CH4转化为CH3Cl,C-H键发生了断裂
19.消去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引入不饱和键的常见途径,大部分卤代烃和醇都有这一性质。
(1)一定条件下部分卤代烃脱卤化氢或醇脱水后,相应产物及其产率如下表:
卤代烃或醇 相应产物及其产率
81% 19%
80% 20%
80% 20%
90% 10%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卤代烃和醇发生消去反应时脱氢位置倾向的主要结论是_________。
(2)列举一个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物有顺-2-戊烯(占25%)和反-2-戊烯(占75%)两种。写出2-戊烯的顺式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由2-溴戊烷合成炔烃C的反应流程: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中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20.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1)化合物Ⅰ的某些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已知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则所需另一种反应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
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B.化合物Ⅲ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类似于“Ⅲ→Ⅳ”反应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2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2,3,3 四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 二甲基庚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3 二甲基 6 乙基辛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键线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CH=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
CH3CH(C2H5)CH(CH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乙烯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若能,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3.乙烯与甲烷在分子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乙烯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的相比,较为___________。乙烯属于___________(填“饱和烃”或“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反应。
2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很早就被人类发现。然而化学家为搞清楚甲烷的结构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期间曾相继提出下列图示来表示甲烷的结构:
请分析以上图示所蕴含的化学信息__________,与同学交流讨论,并对其进行评价,从中体验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探索历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10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塑料插座为脲醛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错误;
B.羊绒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正确;
C.合成橡胶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C错误;
D.尼龙绳是聚酰胺纤维,是合成纤维,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为:B。
2.A
【详解】
A.装置中虽然导管伸入液面以下,但是但导管上有防倒吸的装置,溶液不发生倒吸,故A正确;
B.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不能检验,故B错误;
C.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不能分离,故C错误;
D.不稳定,应该放在里面的小试管里面,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
A.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A不符合;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B符合;
C.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C不符合;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属于取代反应,D不符合;
答案选B。
4.A
【详解】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故A错误;
B.天然油脂大多为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混甘油酯,故B正确;
C.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熔点相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故C正确;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故D正确;
故选A。
5.C
【详解】
A.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甲基丁烷,故A错误;
B.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甲基丁烷,故B错误;
C. 含2个碳碳双键,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3 甲基戊烷,故C正确;
D.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甲基丁烷,故D错误;
答案选C
6.C
【详解】
A.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是聚合度n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溶液褪色;聚氯乙烯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溶液褪色,B错误;
C.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三种物质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选C。
7.C
【详解】
A.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应采用蒸馏操作分离二者,不能分液;故A错误;
B.直接蒸馏75%的酒精溶液不能制备无水酒精,在75%的酒精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得无水酒精,故B错误;
C.实验室制硝基苯,需要水浴加热至50~60℃,故C正确;
D.乙烷溶于四氯化碳,所以不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该用溴水洗气,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某气态烃0.5 mol能与0.5 mol Cl2完全加成,可知该烃分子中含1个碳碳双键,且0.5 mol加成产物又可被3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中含6个H,则气态烃为CH2=CHCH3,
故合理选项是B。
9.B
【详解】
由得,n(CH4) :n(O4)=,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2,
故选B。
10.B
【详解】
A.分馏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烧瓶支管口处,故A错误;
B.苯与液溴在Fe粉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长导管冷凝回流,图中装置可为溴苯的制取,故B正确;
C.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下,故C错误;
D.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均为液体,图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碘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不可以用来萃取碘水中的I2,A项错误;
B.煤中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煤通过干馏可以分解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B项错误;
C.有机玻璃{}是加聚反应的产物,其 单体是,C项正确;
D.中含有-CH2,故所有的原子不能共平面,D项错误;
答案选C。
12.D
【详解】
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应选铁坩埚,故A错误;
B.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针筒可测定气体的体积,则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推动活塞向外移动,可读取体积,故B错误;
C.氯化铵加热分解,氯化钠不能,图中蒸馏不能分离,故C错误;
D.植物油和KNO3溶液分层,图中分液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13.BD
【详解】
A.X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2个H、3个Br、1个O和苯环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单键可以旋转,X分子中羟基氢与其它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
B.Y与Br2的加成产物为,中“*”碳为手性碳原子,B项正确;
C.X中含酚羟基,X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Y中含碳碳双键,Y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错误;
D项,对比X、2-甲基丙烯酰氯和Y的结构简式,X+2-甲基丙烯酰氯→Y+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BD。
14.CD
【详解】
A.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是S单质,化合价为0价,NaHSO3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具有氧化性,A正确;
B.将乙烯通入溴水,发生的加成反应,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退色,钠盐Na2SO3、NaHSO3、Na2S2O3,还可以其它能与浓盐酸产生漂白性物质气体钠盐,C错误;
D.金属钠与氧气不加热生成的是氧化钠,D错误;
故选CD。
15.BC
【详解】
A.木材纤维属于纤维素,遇碘水不显蓝色,选项A错误;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分别属于油脂和蛋白质,二者均能发生水解反应,选项B正确;
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乙醇,乙醇被氧化可以得到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以制取乙酸乙酯,选项C正确;
D.油脂的皂化反应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C。
16.CD
【详解】
A.蛋白质是营养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A错误;
B.蛋白质在人体内可以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B错误;
C.蛋白质还有两大性质:“颜色反应”和“燃烧反应”,蛋白质(含苯基)遇到浓硝酸时显黄色,在燃烧时产生特殊的气味,C正确;
D.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正确;
故选CD。
17. 分子晶体 )ClO2 O3 Cl2 甲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 HSO3-+Cl2+H2O=SO42-+3H++2Cl- Fe(FeCl3)能催化苯与氯气的反应 1:2 MgC2+2H2O=Mg(OH)2+C2H2↑
【详解】
试题分析:(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则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S2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
(2)O、Cl两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常用来杀菌消毒,例如ClO2、O3、Cl2等。
(3)由于甲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所以CH3OH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
(4)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你氧化亚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Cl2+H2O=SO42-+3H++2Cl-。
②由于Fe(FeCl3)能催化苯与氯气的反应,所以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
③设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1mol,则次氯酸根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氯酸根的物质的量是 ,则c(ClO-):c(ClO3-)比值等于1:2。
(5)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Mg与Ca类似,也能与C形成某种易水解的离子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0.1mol与水完全反应后,产生0.1mol的某种气体。该气体被溴水全部吸收后,溴水增重2.6g,因此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0.1=26,所以该气体是乙炔,因此该化合物是MgC2,水解反应方程式为MgC2+2H2O=Mg(OH)2+C2H2↑。
18. 提供甲烷分解所需的能量 负极 250℃ 100% (CH3)2C=CH2 D B
【详解】
(1)甲烷是共价化合物,故电子式为;
(2)甲烷分解需要热量,燃烧可提供部分能量,故答案为:提供甲烷分解所需的能量;
(3)据工作原理如图,通入气体a的一端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a气体即甲烷,该极为负极,通入b为氧气,获得电子,酸性条件下生成水,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4)①由图知,250℃时乙酸反应速率最大、催化效率最高,故选择250℃;
②CH4与CO2可直接转化成乙酸,则化学方程式为:,原子利用率为100%;
(5) (CH3)3C+去掉H+后生成电中性有机分子,则其分子式为C4H8,且碳架没有变化,但形成了1个碳碳双键,故结构简式为:(CH3)2C=CH2;
(6) ①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因为氯气被消耗了,且有液体生成,所以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量筒中液面上升,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故D正确;
②A. Cl·是Cl2在光照下化学键断裂生成的,故该过程表达式正确,A正确;B.因为反应中存在CH3 间的碰撞,故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外,还会有乙烷等有机物,B错误;C.由图知,图示过程放出热量,C正确;D. CH4转化为CH3Cl过程中,有CH3 生成,过渡态中C-H键发生了断裂,D正确;故答案选B。
19. 氢原子主要从含氢较少的相邻碳原子上脱去(或: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连有烷基较多的烯烃) CH3CH2CH=CHCH3 CH3CH2C≡CCH3 ①③
【详解】
(1)当卤代烃或醇的官能团所在碳的邻碳上有两种氢原子时,其消去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卤代烃、醇消去反应时脱去的氢原子主要来自含氢较少的相邻碳原子,或消去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连有烷基较多的烯烃。
(2)当卤代烃或醇的官能团所在碳的邻碳上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若官能团没有邻碳或邻碳上没有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OH、(CH3)3CCH2OH等。
(3)碳碳双键不能围绕键轴旋转,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位于键轴同侧时为顺式异构体,位于键轴两侧时为反式异构体。2-戊烯的顺式结构。
(4)据(1)所得消去反应规律,反应①主要产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CH3,反应②的产物B的结构简式CH3CH2CHBrCHBrCH3,反应③主要产物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CH3,流程中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有①③。
20. 加成反应 +3H2 CH2O A、B、C B
【详解】
(1)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为,由某些性质类似苯可知, 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H2;
(2)由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可知,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醛的分子式为CH2O,故答案为:CH2O;
(3)A.因化合物Ⅱ分子中含有羟基,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和CH3COO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
B.化合物Ⅲ不含羟基、羧基等,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故正确;
C.化合物Ⅲ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正确;
D.化合物Ⅲ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错误;
ABC正确,故答案为:A、B、C;
(4)化合物Ⅲ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反应生成化合物Ⅳ,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化合物Ⅲ性质相似,也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B正确,故答案为:B。
21. CH3CH2C(CH3)2C(CH3)3 CH3CH(CH3)CH2CH2CH(CH3)CH2CH3 CH3CH(CH3)CH(CH3)CH2CH2CH(CH2CH3)2 C6H14 C7H12 2,3 -二甲基戊烷
【详解】
(1)根据碳四键的原则,可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2,3,3 四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2C(CH3)3 ,答案为:CH3CH2C(CH3)2C(CH3)3
②2,5 二甲基庚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CH3)CH2CH3,答案为:CH3CH(CH3)CH2CH2CH(CH3)CH2CH3
③2,3 二甲基 6 乙基辛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2CH2CH(CH2CH3)2 ,答案为:CH3CH(CH3)CH(CH3)CH2CH2CH(CH2CH3)2
(2)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①为烷烃,含6个C,所以分子式为:C6H14,答案为:C6H14
②分子中有7个C,有2个不饱和度,H的数目为2×7+2-2×2=12,所以分子式为:C7H12,答案为:C7H12
(3)①的键线式为: ,答案为:
②CH3CH=CHCH3含碳碳双键,2个双键C均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有顺反异构体,所以该有机物的键线式为:或,答案为:(或)
(4)有机物CH3CH(C2H5)CH(CH3)2主链为5个碳的碳链,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3 -二甲基戊烷,答案为:2,3 -二甲基戊烷
22. BD ACD 能 加成反应
【详解】
(1)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每个C原子与2个H原子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则乙烯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A.甲烷和乙烯与稀硫酸都不能反应,不能用稀硫酸鉴别甲烷和乙烯,故错误;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反应,可以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故正确;
C.甲烷和乙烯与水在通常情况下都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用水鉴别甲烷和乙烯,故错误;
D.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甲烷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故正确;
BD正确,故答案为:BD;
(3) A.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正确;
B.乙烯不能通过加成反应生成1,1—二氯乙烷,故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正确;
D.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故正确;
ACD正确,故答案为:ACD;
(4)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能;;加成反应。
23.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甲烷分子中全部都是碳碳单键 活泼 不饱和烃 加成 氧化
【详解】
根据乙烯与甲烷的结构可知,两者在分子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甲烷分子中全部都是碳碳单键,由于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的相比,较为活泼,乙烯属于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4.第一个表示的甲烷的组成与结构是错误的;第二个只能表示出甲烷的组成,没有体现结构;第三个体现了组成和结构,但平面的结构是错误的;第四个结构是体现了组成和化学键,但空间结构仍没有体现出来;第五个体现了甲烷的组成和空间结构,是甲烷结构的正确表示(合理即可)
【详解】
从这一组图可以知道:科学家对甲烷结构的认识过程经历了由表及里、由定性到定量、由平面对立体的过程:第一个表示的甲烷的组成与结构是错误的;第二个只能表示出甲烷的组成,没有体现结构;第三个体现了组成和结构,但平面的结构是错误的;第四个结构是体现了组成和化学键,但空间结构仍没有体现出来;第五个体现了甲烷的组成和空间结构,是甲烷结构的正确表示(合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