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8 15:1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前回顾
时间 会议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 解决问题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11课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梦的基本涵义,认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2.知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
3.掌握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等史实。
1.首次提出: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一)中国梦的提出
2.深刻阐述: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中国梦”由谁在何时提出?
2012年11月
习近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4、“中国梦”的本质:
人民的梦
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
“两个一百年”
(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年
2049年
第一阶段:2020年——2035年
第二阶段:2035年——2050年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文件: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目标: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2014年12月
地位: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战略目标
法治保障
政治保证
动力源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
2、“四个全面”的新内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材料1:雾霾来势凶猛,北京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水平。当日环保系统共检查工业企业、施工工地、餐饮企业等763家,发现扬尘污染、未落实错峰生产要求等多起问题。
——中国新闻网,2018年3月13日报道
材料2:我国生产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14.3倍、印度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的2倍。
——刘寒春《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蕴及其重大意义》
材料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9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中共青年报》2008年8月29日
污染严重
能源过度消耗
发展不平衡
三、五大新发展理念
提出
内涵
目的
意义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
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三、五大新发展理念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协调
共享
开放
创新
绿色
三、五大新发展理念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1、表现:
习总书记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三个特点:
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Made in China 到 Made by China
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具体措施:①、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③、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具体措施: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具体措施: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具体措施: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具体措施: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影响: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21年7月1日
1.时间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2.内容
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021年11月
1.时间
(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2.内容
全面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五、开启新征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同心共筑中国梦
播放视频: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宏伟蓝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新发展理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课堂小结
开启新征程
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随堂检测
基础巩固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包括(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1.2019年,中国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2020年,中国在成功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方面表现出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B.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D.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B
能力提升
2.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这就意味着我国(  )
A. 工作中心应该转移
B.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D. 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B
【点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意味着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转移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故B正确,A错误;“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故排除C;“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故排除D。
材料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材料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综合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