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短文两篇(提升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短文两篇(提升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4:10:42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短文两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哲学 浅尝 孜孜不倦 狂忘自大
B.策画 聪颖 修剪移接 欣然忘食
C.顺畅 承认 豁然贯通 文采藻饰
D.粗暴 王粲 味同嚼腊 不求甚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B.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这家餐厅的菜味道一般,味同嚼蜡。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敲(qiāo) 藻饰(zǎo) 诘难(jié) 咬文嚼字(jué)21教育网
B.矫揉造作(jiāo) 睾肾(gāo) 阐证(chǎn) 狂妄自大(wàng)www.21-cn-jy.com
C.统筹(chóu) 狡黠(xiá) 提倡(chàng) 吹毛求疵(zī)【出处:21教育名师】
D.滞碍(zhì) 要诀(jué) 伦理(lún) 豁然贯通(huò)21*cnjy*com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叶圣陶《苏州园林》)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减克家《说和做》)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不能只寻章摘句,而要深刻思考,分析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B.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量越来越好。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书籍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21·cn·jy·com
(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
(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来源:21cnj*y.co*m】
A.湮没 耽搁 关于 B.淹没 耽误 关于
C.淹没 耽误 对于 D.湮没 耽搁 对于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B.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C.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2-1-c-n-j-y
D.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
8.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这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⑤③② D.②⑤④③①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2·1·c·n·j·y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1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201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1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选文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16.下面这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21cnjy.com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D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18.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引出中心论点
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激发阅读兴趣
19.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请简要回答。
20.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 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21*cnjy*com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 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 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2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3.第①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4.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①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 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就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②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③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版权所有:21教育】
④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经历和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⑤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 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选自《蒋孔阳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有修改)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6.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科学上的创造发明,都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B.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主要例子是“四人帮”时的“假、大、空”。
C.“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D.“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者引用这句话主要是强调,阅读的关键是人的心理。
27.文章 ①段说“自然是读“‘活’书好”,②段又说“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 这是为什么呢?简答。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谈读书(节选)
弗朗西斯·培根
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③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④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⑤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28.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9.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0.你在课下,一定搜集了一些读书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31.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你性格的影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21·世纪*教育网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www-2-1-cnjy-com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32.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5.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读书是改善思维碎片化的良药
①起床闹钟响起,蒙胧中打开手机,刷刷抖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两篇拼凑的鸡汤文,如皇帝批阅奏章般浏览朋友圈,以点赞的形式表达自己“深邃”的想法……这已是许多人生活的常态。数字时代,我们接收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不知不觉已陷入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②其实,读书就能够破解这一困境。为什么呢?
③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维凝聚。当我们愿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我们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在安定的思绪的作用下,眼下的文字也会与以往的记忆碰撞,让我们在书籍里越读越深。董仲舒的书房后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产生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④读书,尤其是读整本书,能促进人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完整地思考。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谈道:“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和视觉性强的图片、视频来说,读整本书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本书脉络变得清晰,我们在字里行间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我们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
⑤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我们对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宁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曾国藩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揣摩作者的意图,把书中的留白处加以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把之前的那本薄书再慢慢地读厚。夏丏尊先生曾以《桃花源记》一文举例:陶渊明是晋代人,若想要了解《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要翻阅《中国文学史》;而这篇文章里描写的理想社会,又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想进一步了解,就须读英国人莫尔的著作《乌托邦);至于想要通过《桃花源记》弄懂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就要查阅相关的书籍……如此,就有了新的知识创造和开拓,有了更厚重的思考。因此,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整合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的思雏得到了完整的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链。
⑥清晰、完整的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唯有用好读书这剂良药,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走出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6.在作者看来,读书为什么是改善思维碎片化的良药?
3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38.选文第⑤段加点的两个短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9.下列读书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思维碎片化”?说说你的理由。
(1)知人论世读经典(2)感悟·口味·欣赏
(3)比较与辨微(4)读书动笔
三、字词书写
40.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怡情( ) 狡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诘难( ) 滞碍( ) 阐证( ) 死抠( )
shè( )猎 zǎo( )饰 统chóu( ) 劝jiè( ) làn( )加 要jué( )
liàn( )达 吹毛求疵( ) 豁然贯通( ) 味同嚼蜡( ) 狂wàng( )自大
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渐进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基本的方法。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yē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囫囵吞枣( ) 菜肴( ) 因yē( )废食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循序渐进”中“循”的意思是______。
(4)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论证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短文两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哲学 浅尝 孜孜不倦 狂忘自大
B.策画 聪颖 修剪移接 欣然忘食
C.顺畅 承认 豁然贯通 文采藻饰
D.粗暴 王粲 味同嚼腊 不求甚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忘—妄;B画—划;D腊—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B.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这家餐厅的菜味道一般,味同嚼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D.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此句望文生义,使用有误。故选D。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敲(qiāo) 藻饰(zǎo) 诘难(jié) 咬文嚼字(jué)
B.矫揉造作(jiāo) 睾肾(gāo) 阐证(chǎn) 狂妄自大(wàng)
C.统筹(chóu) 狡黠(xiá) 提倡(chàng) 吹毛求疵(zī)
D.滞碍(zhì) 要诀(jué) 伦理(lún) 豁然贯通(hu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咬文嚼字”中“嚼”的读音应为jiáo;
B.“矫揉造作”中“矫”的读音应为jiǎo;
C.“吹毛求疵”中“疵”的读音应为cī;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叶圣陶《苏州园林》)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减克家《说和做》)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项,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创造和裁断。使用恰当。B项,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使用恰当;C项,吹毛求疵: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使用恰当;D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不恰当。
【点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21·cn·jy·com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不能只寻章摘句,而要深刻思考,分析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B.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量越来越好。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寻章摘句:意思是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使用恰当;www.21-cn-jy.com
B.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褒贬不当;
C.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书总有好处。使用恰当;
D.孜孜不倦: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使用恰当。
故选B。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书籍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2-1-c-n-j-y
(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
(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A.湮没 耽搁 关于 B.淹没 耽误 关于
C.淹没 耽误 对于 D.湮没 耽搁 对于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分析即可。湮没:埋没。淹没:(大水)漫过,盖过。耽搁:耽误,搁置、停留。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对于:表对象。关于:表关涉。根据语境意思,(1)成就没有消失,泯灭,应填“湮没”。(2)把基本的东西耽误了。应填“耽搁”。(3)后面指出所涉及的对象“正经正史”,应填“对于”。故应该选D项。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B.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C.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D.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要把“子自知”后的逗号移到引号外面;
B.将“三、五”之间的顿号去掉,在此是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D.去掉书名号;
故选C。
8.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www-2-1-cnjy-com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的能力。该段论述的是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的重要意义。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可知,这应该是“少读如果彻底”的读书方法,少而彻底才能深思熟虑,而不是“多读如果彻底”。第二空,根据后文的“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可知,这是“多读而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广泛阅读却理解不深。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是批判世俗“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而不是批判“许多读书人”。故选D。【来源:21cnj*y.co*m】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这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⑤③② D.②⑤④③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文字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可用逻辑顺序法、倒推法来解答此题。根据原文中第一句,再抓住第二句中的关键词“但是”,可确定第二句是紧承原文的,是首句;第二句是说“浅阅读”的缺点和不足的,抓住第五句关键词“表现为”,在看内容正是进一步解说“浅阅读”的确定和不足的,所以紧承第二句;第四句是针对“浅阅读”的缺点做出的假设,抓住关键词“如果”,可确定紧承第五句;抓住关键词“那么”,可确定第三句是紧承第四句的;第一句句意发生转折,进而讲“深阅读”,用倒推法可确定为尾句。故选D。21*cnjy*com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例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不求甚解》一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1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项,不合逻辑,“拼图、棋类、卡拉OK”不是体育用品;
B项,“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没有和“回答”相对应的宾语中心语,可以在“各种关系”后加“的问题”。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版权所有:21教育】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201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1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
B.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选文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16.下面这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答案】12.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提出人们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对阅读的作用的论述。
13.会影响。第④⑤段和第⑥段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应第⑦段中“(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两个分论点;且由“精神”写到“生活”,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
14.不能去掉。这一组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了“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
15.B
16.能。事例中士兵通过阅读丰富了精神生活,恢复了士气,具体论证了本文“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
【解析】
12.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定要把“承上”的内容和“启下”的内容答出来,即分别是“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的原因和“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阅读的作用)。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语段顺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一般情况下,如果调整了某些语段的顺序,对文本的表意是会有影响的。细读这三段可知,第四段和第五段论述了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而第六段对应了第七段中的“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由精神写到生活,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作用的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联词语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不仅”和“而且”是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强调的是而且后面“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如果去掉关联词,就没有这种强调的效果,所以不能去掉。
15.B项有误。第①段画线句子中虽然有“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二字,但是这句话只是一般的陈述自己观点的描述性语言,并没有使用对比论证。而是通过战争的残酷来突出阅读意志的强烈。
16.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判断时,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中士兵通过阅读“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与本文中心论点“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培养高尚的心灵。D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18.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引出中心论点
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激发阅读兴趣
19.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请简要回答。
20.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 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答案】17.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18.A
19.品读经典,可以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20.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史记》中的史实为例,充分论证了“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这一分论点。
21.放在A处最为合适。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孔子是古代圣贤,“仁者爱人”的思想富有哲理性,是典型论据,能论证“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的分论点。
【解析】
17.试题分析:考查拟写一个能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心论点的标题的能力。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首先要通篇阅读,整体把握,理解好文章内容,抓住分论点进行整理合并。通读全文,由首段中“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即可得出“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的结论,而此结论就可用于标题。
18.试题分析:考查开头引用名言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首要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林语堂的话是论据,但不是事实论据,而是道理论据。所以A选项错误。
19.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中的“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一句,是谈品读经典的意义,即“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20.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作用。“《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明显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分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点睛: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结合原文分析使用。
21.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如所给材料中的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的内容,可作为典型的论据,恰好能够论证“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的分论点。所以放入A处最合适。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21·世纪*教育网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 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 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2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3.第①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4.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22.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23.引用论证,引用了张潮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24.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 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
【解析】
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论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看题目,二看结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本文论述了阅历与读书之间的关系,那么作者对这问题的主要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文章的结尾段中有相关语句。
2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头作用的把握能力。首先我们要理解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画线句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了张潮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点睛:举例论证的作用: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道理论证的作用: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对比论证的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比喻论证的作用: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24.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第③段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①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 看起来,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就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②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③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④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⑤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 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选自《蒋孔阳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有修改)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6.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科学上的创造发明,都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B.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主要例子是“四人帮”时的“假、大、空”。
C.“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D.“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者引用这句话主要是强调,阅读的关键是人的心理。
27.文章 ①段说“自然是读“‘活’书好”,②段又说“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 这是为什么呢?简答。
【答案】25.中学生应该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26.C
27.读“活”书是就读书的终极目的而言,读“死”书是就中学生的读书、学习而言,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两种方法都有道理,都有实效。21教育网
【解析】
25.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议论文阅读分析题常考的一个考点。一般而言,作者的观点常出现在文章开头,这篇短文的观点就在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即: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21*cnjy*co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出处:21教育名师】
2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篇文章首选有读活书还是读死书引出论题,然后分析了中学生读书的现状,并由此提出了作者的观点: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接着阐述了什么是死读书,并举了自己的事例进行论证,然后阐述了读书的目的是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最后发出要读书的号召。A“都是”错,B主要例子是作者的经历和感受,D“阅读的关键”是人的读书方法。
27.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作者在文中倡导的是中学阶段的目的是打好知识的基础,以后才能灵活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要义。中学阶段不应只强调读“死”书,打基础固然重要,但还要培养灵活学习的能力。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谈读书(节选)
弗朗西斯·培根
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③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④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⑤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28.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9.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0.你在课下,一定搜集了一些读书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31.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你性格的影响。
【答案】28.排比。作用是: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29.观点:读书的益处。举例论证。
3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31.结合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性格的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28.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明显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作用是: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此排比句说明,高雅情趣使人眼界拓展,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29.试题分析:考查文章论述的主要观点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证方法的类型。一问,此题要通读选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读书的益处。二问,“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等,都是运用的举例论证。
30.试题分析: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积累。此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积累名言知识,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写出名言警句即可。
31.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能谈出自己对学科或书籍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学科或书籍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注意要谈的是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性格的影响,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找最为熟悉或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学科或书籍作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2·1·c·n·j·y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32.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5.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答案】32.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33.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4.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21cnjy.com
35.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
【解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从“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中概括为: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本题考查理解开头语段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具体答题规范格式可参考: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合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开篇介绍“读书种子”的由来,解释内涵,引出论题;引用黄庭坚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引出下文对读书重要意义的论述;富有内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划线语句内容可知,列举彭德怀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彭德怀注重学习而且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学习,做一个“读书种子”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的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结合题目的提示,选择其中任何一句话来举例即可。注意要选择名著,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读书是改善思维碎片化的良药
①起床闹钟响起,蒙胧中打开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刷刷抖音,看两篇拼凑的鸡汤文,如皇帝批阅奏章般浏览朋友圈,以点赞的形式表达自己“深邃”的想法……这已是许多人生活的常态。数字时代,我们接收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不知不觉已陷入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②其实,读书就能够破解这一困境。为什么呢?
③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凝聚。当我们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我们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在安定的思绪的作用下,眼下的文字也会与以往的记忆碰撞,让我们在书籍里越读越深。董仲舒的书房后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产生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④读书,尤其是读整本书,能促进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完整地思考。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谈道:“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和视觉性强的图片、视频来说,读整本书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本书脉络变得清晰,我们在字里行间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我们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
⑤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我们对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宁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曾国藩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揣摩作者的意图,把书中的留白处加以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把之前的那本薄书再慢慢地读厚。夏丏尊先生曾以《桃花源记》一文举例:陶渊明是晋代人,若想要了解《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要翻阅《中国文学史》;而这篇文章里描写的理想社会,又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想进一步了解,就须读英国人莫尔的著作《乌托邦);至于想要通过《桃花源记》弄懂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就要查阅相关的书籍……如此,就有了新的知识创造和开拓,有了更厚重的思考。因此,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整合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的思雏得到了完整的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链。
⑥清晰、完整的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唯有用好读书这剂良药,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走出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6.在作者看来,读书为什么是改善思维碎片化的良药?
3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38.选文第⑤段加点的两个短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9.下列读书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思维碎片化”?说说你的理由。
(1)知人论世读经典(2)感悟·口味·欣赏
(3)比较与辨微(4)读书动笔
【答案】36.①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维凝聚;②读书(尤其是读整本书),能促进人独立、完整地思考;③读书有助于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链。
37.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董仲舒读书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维凝聚”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38.不能调换,这两个短语分别对应下文内容,因为下文先论述了读书“由厚到薄”,后论述了读书“由薄到厚”的过程,所以不能调换。
39.(示例1)我认为“比较与辨微”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在比较的过程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让思维得到提升。
(示例2)我认为“读书动笔”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在读书的时候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与疑惑,有助于系统性思考,可以让思维得到完整的训练。
【解析】
36.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仔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审题后,用心研读选文,根据第②段可确定答案在后文,即在③④⑤段中;找到这三段各自的中心句,即第③段的第一句“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维凝聚。”第④段的第一句“读书,尤其是读整本书,能促进人独立、完整地思考。”第⑤段的最后一句“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整合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的思雏得到了完整的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链。”摘取各段的中心句,分条回答即可。
37.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根据画线句可确定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简述了董仲舒专心读书学习一事。具体有力地证明本段的观点“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维凝聚。”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8.本题考查对内容与思路的理解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首先要明确表态——不能调换。然后细读第⑤段,从加点词语与后文内容的对应性方面具体分析,阐明理由。“当我们对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宁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对应的词语是“由厚到薄”;“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把之前的那本薄书再慢慢地读厚。”对应的词语是“由薄到厚”。所以两个词语不能调换顺序。
39.本题考查迁移运用与拓展延伸能力。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表明观点,即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读书方法;然后联系选文内容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读书动笔”可以改善这一现状,随时记录与本页所讲内容相对应的笔记,这样随学随记,简单方便,再复习时也容易查找。勤于动笔,除了有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记忆自然深刻,所学、所听、所看的重点内容便于消化,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三、字词书写
40.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怡情( ) 狡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诘难( ) 滞碍( ) 阐证( ) 死抠( )
shè( )猎 zǎo( )饰 统chóu( ) 劝jiè( ) làn( )加 要jué( )
liàn( )达 吹毛求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豁然贯通( ) 味同嚼蜡( ) 狂wàng( )自大
【答案】 yí xiá jié nàn zhì chǎn kōu 涉 藻 筹 诫 滥 诀 练 cī huò jiáo 妄
【解析】
【详解】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怡情”: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使心情愉快。读“yí qíng”。注意据义定音。如“涉”“藻”“诫”“诀”“练”“妄”等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yē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囫囵吞枣( ) 菜肴( ) 因yē( )废食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循序渐进”中“循”的意思是______。
(4)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论证方法。
【答案】 (1)hú ( http: / / www.21cnjy.com ) yáo 噎 (2)融汇贯通 融会贯通 (3)按照 (4)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解析】
【详解】
(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如“菜肴”:即烹调好的蔬菜、蛋、肉和鱼等品。读“cài yáo”。注意据义定音。如“因噎废飧”的“噎”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汇”与“会”即同音字。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融会:融合领会。注意据义定形。
(3)考查对词语的释义。答此题,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词语(成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词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的词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多识记。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序:按照次序。所以“循序渐进”中“循”是“按照”之意。
(4)考查论证的类型。“读书之法,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为引证;“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为例证;“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为比喻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